软件系统是 智能电视的“大脑”,但这个“大脑”至今尚未纳入“三包”范围,致使智能电视的“智能”出现售后服务盲区,并屡遭消费者诟病。遗憾的是,这一“短板”至今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彩电行业近年来精彩纷呈,OLED、4K、智能电视等新产品颇有令消费者目不暇接之感。电视新品的多元化发展,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之外,也让传统的售后服务出现盲区。一些新的产品、新的营销模式,不断遭到消费者的投诉,且投诉比例不断上升,为彩电业敲响了一记警钟。 作为彩电行业的“新宠”,智能电视是传统电视与互联网交融的产物。据中国消费者协会介绍,目前智能电视的技术硬件已完全成熟,而内容软件却问题频出。主要表现是,APP下载后不能安装使用;使用过程中出现卡顿、死机现象;用户智能交互体验不流畅等。 遗憾的是,智能电视的软件系统安全问题并未纳入电视的“三包”范围,智能电视售后出现服务盲区,屡遭消费者诟病,且至今仍无有效的解决方案。尤其是互联网企业涉足彩电业以后,通过网络预售、制造、配送的形式进行销售,虽然电视的价格降低了,但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问题更显突出,拉低了消费者对 互联网电视的体验感受。 海尔近期推出的模块化开放电视,是专门为解决以上用户痛点所推出的互联网电视,能够根据用户的切实需求进行模块化定制,用户每一分钱都花在了自己所需要的使用功能上,走的是“私人定制“的路线,卖的不单单是电视产品,更确切的讲,卖的是电视带来的服务。作为此款新品的第一批体验者,就让我给各位仔细介绍一下这款海尔的“杀手锏”产品。 软硬件双升级 开启永不过时纪元 当前消费者在谈及智能家电尤其是智能电视时,总是会有这样的担忧和无奈:科技智能产品都更新换代太快,少则三月多则半年,一台原本新潮的电视就过了时,对于电视这种”大件”,再去买台新的成本又太高……海尔模块化电视为此类用户痛点给出完美的解决方案:实现了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的双升级,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应用需求,对电视进行软件硬件上双升级,使电视永远跟得上潮流,永远不过时:在软件方面,系统每周、每月都会自动推送软件升级信息,用户只需确认更新即可完成升级;而在硬件方面,用户也无需更换整机也可追求新潮,根据个性需求定制 游戏、 4K直播等模块,在升级时更换新旧模块即可。更换后的新模块中包含了已经升级的软件系统以及硬件,这意味着用户未来只需付出最低成本甚至是免费形式就可为电视升级换代,而传统电视的用户则需要花几倍的费用再买一台新电视。 功能按需定制 终结功能绑架时代 海尔电视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深入调研,研制出差异化的功能模块,让用户可以自主选择需要的功能。这意味着用户不仅可以实现“组装”电视的想法,而且只需为自己需要的功能买单,结束了传统整机电视功能绑架时代,真正实现了让消费者买的不仅仅是一台电视,买的更是自己所需要的电视生活服务。 有受访用户表示,海尔模块化电视真正做到了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实现了“按需订制”,比如说操作界面、功能模块化的设计等等,让电视根据用户自己不同的使用需求,进行选择性的添加相应应用功能,实现定制化的需求服务理念,为有需要的用户提供互联网时代最佳的智慧生活体验。可以说,海尔模块化电视很好满足了我们80后多变、持续新鲜感、时尚感体的验需求,如此贴心的“私人定制“,没有道理不吸引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的青睐。 首创开放平台 打造平台化生态圈 海尔模块化电视采用了独有的OSIF标准接口设计,具备开放式总线扩展能力,可通过不同的外接模块,实现差异化的功能定制,并且可以通过标准化设计可以搭建起集用户、生产商、内容商等产业角色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不同参与方都可基于这一标准设计相关的升级方案,这样就实现了对硬件配置、操作系统、软件内容等全方位的更新升级,不仅解决了软件功能的升级问题,同时也为以后可能影响电视性能的硬件配置升级提供了解决方案。 事实上,海尔发布模块化电视以及OSIF标准接口设计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也可以说是改变了整个电视行业的传统发展逻辑。在传统经营逻辑下,整个行业处于以企业主导的社会分工体系下,模块化电视的出现正在打破这一体系,重新构建一个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平台化生态圈。 海尔模块化电视的“私人定制”体现在方方面面,它全新的极简UI设计将视频列表分类呈现在桌面上,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看习惯自动推荐内容,以后再也不需要为经常看的节目一页一页的搜找了,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快捷,最大限度的缩短了操作路径。此外模块化电视还自带有业内最全的免费视频资源,让你尽情地享受了互联网电视带来的饕餮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