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死神小学生 于 2017-3-10 14:46 编辑
AWE2017各家电厂商早已蓄势待发,经历了CES2017上的百花齐放之后,AWE2017上的黑电产品又将迎来怎么样的较量?作为中国本土的国际化演出,将会有更多的国产电视厂商乃至互联网电视厂商崭露头角,不过我相信最精彩纷呈的还将是以三星为代表的QLED,和以LG为代表的OLED之间的较量。当然,今年AWE的主题为“智慧生活”,除显示技术黑科技的比拼之外,在智能化、场景化特色功能上黑电军团也将频频出招。
OLED的势头似乎来得越来越猛了,除了LG和国产创维、康佳之外,今年还有索尼、松下重新回归到OLED阵营。随着杜邦、住友化学等在在OLED材料方面的不断研究,新的OLED产品已经逐渐消灭了“烧屏”的难题,LGD也在不断改善面板工艺,良品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那是不是证明现在的OLED就有着翻天覆地的本事了呢?显然不是,做为全球最大的电视巨头——三星,依然坚守在QLED阵营。而且三星在QLED上的布局丝毫不亚于LG在OLED上的苦心经营。三星投资了拥有超过300项量子点技术专利的德国Nanosys公司,还砸下7千万美元收购美国QD Vision,这是一家曾经和LG、索尼等联合开发过量子点电视的公司。在三星新一代的QLED TV中色彩、色数、亮度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升级,进一步表明了这家巨头在QLED上的决心。
在刚刚结束的Samsung China Forum 2017上,三星就以“量子之光 色彩之力”的主题,为我们展现了QLED TV的无穷魅力。三星新一代的QLED TV不仅能够准确地呈现DCI-P3的色彩空间,而且还是世界上首台对100%色量进行还原的电视。相较于OLED,它拥有更高的亮度,以及更丰富的色彩表现,在暗部细节和色彩过渡方面,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技艺。
包括TCL、海信在内的国产电视厂商,也是量子点电视的先行者,很早就涉入到量子点电视的研发当中。从这些大企业的割据局势来看,量子点与OLED短时间之内还难分高下,这其中既有现有市场格局下既得利益的拥护,也有创新者的刺破诉求。
在市场面前,技术并没有好坏之分,决定生死兴衰的关键也并非只有技术。当LCD取代PDP、White OLED取代RGB OLED、QLED取代LCD,足以证明成本优势才+技术导向才是左右市场的核心要素。而反过来,让优秀的技术具有更低的成本,也成为创新者要努力消化的事情。
HDR将为所有显示设备+1S 这个从16年初就初露锋芒的图像技术,受到了各大电视厂商的重视。三星在今年的新品QLED TV中,将屏幕的峰值亮度升级到了1500-2000nit,配合量子点技术,带来了无与伦比的HDR视觉冲击。索尼、LG、TCL、创维等传统大厂也争先把HDR纳入囊中,它就像当年 4K技术来临时一样彻底而猛烈。
HDR带来更高亮度。我们知道HDR电视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很高的亮度动态范围,人眼所能观察的亮度范围是10^5 cd/㎡,电视的峰值亮度越接近这个数值,那HDR的效果就会越明显。当然目前除了一些顶级的电视和监视器之外,普通的电视一般都只有400-800nit。可见三星QLED TV 1500-2000nit的峰值亮度,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值了。
HDR带来更丰富的色彩。高亮度是为了实现什么效果?难道仅仅是为了看太阳光刺眼一点?当然不是。高亮度只是亮度动态范围的一个象限,另外一个是极低的亮度,能够表达纯粹的黑色。而且这种极高和极低亮度之间还要有很好的等级控制,这样才是实现HDR技术的基础条件。三星QLED TV的“100%色量还原”技能,就是在这种极限的亮暗之间,有着相当丰富的层次,就能将极限亮度情况下的色彩表达的更清楚,比如烟花高光里的缤纷、城市夜景中的斑斓,还有在普通亮度下更丰富的画质细节。
今年的AWE上,HDR技术仍旧将成为所有厂商宣传的重点,而且还将带来更多更高硬件规格的产品(如更多的支持Dolby Vision和HDR 10两种标准),在亮度、色深、色域等方面都将带来新的突破。 国内厂商 乐视有自己的内容平台,并砸了重金在体育和自制内容上; 微鲸背靠华人文化有雄厚的内容渠道基础,也越来越懂得用多平台广告来包装自己;创维和TCL等传统厂商也一直和爱奇艺、 优酷、芒果TV等视频平台保持密切的合作;“回了娘家”的夏普, 与阿里、爱奇艺深度合作。
微鲸、 PPTV、CANTV等互联网厂商今年也以新人的身份加入到了AWE阵容,估计他们带来的更多是智能化和内容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