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hddxb 于 2017-1-8 18:55 编辑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躺在沙发上面看电视,比在用电脑、用IPAD的要爽多了。屏幕够大,距离刚刚好,不过让我选择新的电视盒子的主要原因还是我妈,我好不容易教会她用盒子看电视的时候,家里宽带送的盒子就罢工了。主要是父母用,个人在选择产品方面会更倾向于一些推出过几代产品的。而且,一直都断断续续的对于小米比较关注,给父母买的小米手机,所以偶尔还用手机升个级什么的,感觉系统方面小米还是有优势的。盒子,我理解简单点,也就是看系统了。除了内存、闪存,系统方面的体验也是很重要的。给父母的,还是要尽可能简单一点,傻瓜式一些。
测评电视:TCL(2013年购入)
测评网络:电信宽带100M图好一半文,当然,阳光好手机党才能拍出马马虎虎的照片。 小米电视盒子3c包装比较的简单,外层覆了一层膜,正面只有一个简单的LOGO,反面贴纸的部分介绍了小米盒子3c的基本参数,整个盒子采用硬壳包装,裱了一层环保纸。其实,用过小米产品的应该很熟悉这种包装了。而我对于小米包装的最初印象在文章里,看了几遍《参与感》里面对于包装有一大段的介绍,如果保证包装盒子的质感又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其实现在很多后起的智能产品,对于小米在包装方面的细节还是值得参考的。 揭开盒子,首先看到的是产品。新推出的小米盒子3s和3c都是采用的同一设计,颜色都是黑色。可以注意一下盒子的细节,上层防止电视盒子的下方有一个小米的官网,是压痕的设计,电子盒子上面也有一个小米的MI符号。
其实,小米从做手机开始,对于品牌的打造就是建立的非常完善的。 移除可以看到,防止电视盒子的区域,除了上面提到的网址压痕,在凹槽的细节是非常的清晰的,下方的方形凹槽是便于拿产品,底部的镂空是便于揭开隔层,中间圆形的环形压痕是和产品底部的轮廓一致,在揭开盒子的内部,还有一个防护的海绵(也有很多产品盒子会做这个,但是不会粘连)!记得之前测评听键的时候,包装上面就有一个为问题,上部分盖压的海绵厚度不够(未沾黏),造成产品经过快递一运,开箱的时候就发现里面的东西都是乱的了。
打开包装盒,可以看到遥控器(带纽扣电池)、HDMI线、适配器,以及说明书。 接口方面:依次是AV*1(老电视支持),HDMI2.0*1,USB*1,电源。乍一看,少了一个有线网卡的接口,但是其实仔细看说明,这里的USB接口除了可以外接储存,还可以外接有线网卡(应该电视盒子都可以,只是小米在这个部分做了具体的介绍)。配一个外接网卡就可以了!如果这里多出一个网卡接口的话,产品的厚度可能至少要增加0.5cm。 小米盒子3c的一些细节部分,可以看到正面的信号灯区域比较宽(有些盒子实在顶部前端一个很细的长条);盒子侧面和背面细节,尤其背面的一圈是带防滑的。 产品基础参数: 长度:101mm / 宽度:101mm / 厚度:19.5mm / 重量:176.5g(+/-1g) / 材质:PC+ABS 。为什么不用尺?我肯定不会说没带,我只能说,我想顺便晒晒机! HDMI线的细节,可以看到小米的LOGO标识。这里需要说明一点,这个线应该只有1米长(没具体量),我家里的电视是挂在墙面的,可能电视柜有一点低,所以目前来看,这根线无法通过隐蔽的方式连接,所以在测试的时候我直接用的直接大麦盒子的线(大概1.5米的样子)这个部分根据每个家庭实际装修的情况来定。
这里小米电视盒子3C遥控器采用的是纽扣电池,遥控器的背面有具体的提示,同时,不带蓝牙,不带红外触控(3S可以红外触控)。
基本上外观就到这里,下一个部分谈一下场景使用,和操作体验。
二、操作体验
系统体验主要看2个方面,一个是操控是否流畅,另一个就是系统的优化如何。不同品牌的盒子都有各自的特色,例如,创维电视盒子在系统方面强调的是三种模式(老人、青年、小孩),而小米盒子这块强调的是人工智能,也就是 PatchWall 。但是到用户这里其实就两个方面:看的是否顺眼,用的是否顺手。 1、界面
主界面方面比较的简洁,采用横向切换的方式操控。第一屏主要是电影、电视等分类的快捷入口,以及播放历史等等;第二屏主要是设置、盒子默认应用,以及自己安装的其他应用。一般盒子目前的首页基本如此,没有太大的初入。
除了界面方面比较简单,在快捷键上面的体验也还行。长按上方向键或者长按菜单都可以快速进入快捷设置。因为用的时候没有看说明书,所以基本上都是按到了才知道。虽然不是很常用,但是觉得系统在这个方面的考虑还是比较周到的。 2、资源
小米在资源方面的布局比较早了,2015年6月, 小米CEO雷军在小米内容生态发布会上宣布,联合国内10家视频网站,创建视频联盟。号称耗资10亿美元的内容布局,让小米无论是在电视,还是在电视盒子方面都具备非常好的基础。 好的资源,不一定是全部免费的。其实我们在家看有线电视,一年也需要300左右的费用,只是我们的习惯思维里面,觉得互联网的东西都应该是免费的。但是,目前来说越来越重视版权的保护,所以电视盒子相对于有线,更多的是资源的丰富性,和便捷,而不是免费。同样的价格在年费方面,各个平台的会员都是足够覆盖的。当然,这里如果是选择小米的会员,会同步覆盖爱奇艺的所有资源,同时,还能提供爱奇艺移动端的会员体验。目前我个人在家使用的就是爱奇艺的年费会员。
3、游戏
个人使用电视盒子的主要目的就是看电视,不喜欢ipad的小屏,觉得在家躺在沙发上面看电视才是最爽的,说起打游戏,还真没有在电视上面试过。不过作为测评,还是简单的看一下。小米电视盒子3c采用了4 核 64位高性能 CPU、3+2 核高性能图形处理、1GB+4GB内存闪存,在前面的操作中,没有出现卡顿。只是在安装游戏的时候,注意到4G的内存还是有一点吃力的,系统占了大概2.1G内容,算上一些基础软件,剩余的空间还有800M左右。我随便下载了几个游戏,小一点的几十兆,大一点类似网友RPG的游戏在150M左右。当然,这些都可以通过外接储存来解决。同时在游戏这个分类,也做了相对应的细分,便于更好的选择。 游戏这个部分大部分的游戏可以通过遥控直接操作,基本上就是按确定选择的意思,当然,也有部分游戏会提示你需要手柄。包括前面没有介绍到的,其实在主频默认应用中,小米已经植入了智能家庭的概念,可以通过电视,实现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的连接。 4、画面
听说,如果电视不支持4K,及时盒子支持,片源支持,也米有什么卵用。还有,小米盒子3c比3s还少了一个功能就是HDR显示,网搜的时候也说,如果电视不支持,那么这个功能也等于摆设。如果是的话,觉得这些增项的功能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如果是新买的电视基本不需要盒子,如果是旧电视,可能对于新功能又不支持。
好了,还是看画面!仅供参考!
移除不知道为什么4K的画面情况下无法截屏,截屏就是黑的。我的宽带是电信50m,上个月业务员打电话说让重启一下猫就是100m了,目前用迅雷下载的速度是10M+。但是在选择4K的时候会提示网络不稳定,偶尔会出现画面黑屏,然后回到资源界面;不过如果缓存过来了,看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卡顿。不知道如果连接有线会不会比无线网络好一点?还是wifi连接的时候连接5G那个网络?
5、直播
很多用户虽然买了盒子,但是并非一定看我们刚刚上面介绍的内容,很多用户可能更多的是为了看直播。所以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
小米盒子在安装第三方的时候比较简单(图略),APK的包直接放U盘,插入盒子后面的USB,界面就会弹出打开U盘的提醒,打开U盘-找到电视应用-安装-打开应用就可以看自播了。具体用什么应用,这个随便搜搜,推荐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这里直接放一个直播界面图: 遥控在直播界面的操作就比较的简单了,下键就是切换频道,右键可以进行一些画面设置。例如中央4台那个片源比较老,可以手动的切换一下全屏等等。
6、APP
把APP放在最后,因为如果是轻度使用者,基本上用不上APP,个人觉得现在电视盒子的优化,遥控已经很方便了,而且实体触摸,比较有感觉(故作单纯状.JPG)。可以简单看一下小米投屏应用的操作界面,整体来说比较的简洁。 操控方面通用的地方就不介绍了,推荐想了解产品的用户可以直接下载APP体验。这里说一下不同的地方。小米投屏神器有2个值得介绍的功能,一个是截屏。今天写贴用的电视图都是通过小米投屏神器这个APP截屏的;另一个就是滑动操控!无论是京东微联,还是阿里智联在遥控器操控方面,基本上都是中间那种图模拟遥控器的操控方式。对于我们这些手机的重度用户,滑动相对而言更为方便。所以,无论是在电视盒子的系统,还是APP的操作体验方面,都比较方便,再次验证了小米在这个方面的优势。
三、总结
不足:
1、长期没货,没优惠。
2、内存闪存比较小,而且发现一个原因,在看奇异果视频的时候,居然有缓存,而且目前还没有找到设置不缓存的地方,仅存的几百兆闪存可能还真不够。
3、遥控操作过快,会出现系统休眠(蓝屏),在按开关提示是否休眠。
优点:
1、相对而言,系统体验很好
2、产品外观、细节设计比较好
推荐大家安装当贝市场,然后从当贝市场里面一键下载软件,方便又省事。 当贝市场直接下载地址:https://webapk.dangbei.net/update/dbmarket.apk
注:本帖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