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观结构设计
在新兴的VR领域,Google做出的一大贡献在于推广普及——以区区一个纸盒子让普罗大众接触到了虚拟现实的概念。谷歌的廉价VR眼镜方案Carboard借助两个凸透镜和硬纸板结构,就能搭建出简易的VR眼镜盒子,动手能力强的完全可以自行DIY。笔者直接网购了一款,采用Cardboard 2.0图纸制作的完成品。
其实两代Cardboard设计原理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二代改进了一些细节,更大透镜带来的视野更宽阔,可以嵌入更大尺寸的手机,能够折叠收纳以及加入一个触屏按钮等等。目前参考Cardboard 2.0图纸生产的谷歌纸盒在网上售价从十元到几十元不等,感兴趣的可以亲自买来体验。
拆开快递外盒,里面的东西很简单,一个瓦楞纸盒还有一根绑带。
将盒子主要结构抽取出来,可以看到它的核心部件就是两个凸透镜。二代盒子的镜片直径为37mm,比一代更大。
盒子本身是折叠起来的,安装过程也就是把它展开。纸板的结构带来的是低成本,好在本身硬度还不错。
在侧边有对称的魔术贴(粘扣带),通过它把纸板结构固定起来,绑带也是用它粘在盒子上的,牢固度没有问题。
二代产品加入了触屏感应按钮,其实就是长条的导电纤维。它的作用是播放过程中用来点开始/暂停,一些VR互动应用里也可以用到。
触屏感应的导电纤维带连到背面中心位置,和嵌入的手机屏幕相接触。
固定手机的位置,可以用橡皮筋套牢,防止滑脱。二代产品盒子结构更大一些,支持的手机屏幕最大可到6英寸。
嵌入手机后的效果,顶部也是通过魔术贴粘住的。使用起来要经常打开,因为放里面操作手机会很不方便。
至此安装完毕,其实过程一点都不复杂。
简单说下佩戴效果,它的分量并不沉,因为整个结构都是瓦楞纸,重量很轻,主要重量还是来自嵌入的手机。佩戴时密封效果不错,没有透光影响,不过瓦楞纸本身的舒适度一般,有点压鼻梁,绑带本身也偏紧。总体来说,考虑到这只是一个十来块钱的小东西,还是可以接受的。
- 观看3D电影效果
目前,针对VR眼镜已有不少应用,举例来说,使用的这款3D播播APP就内容很丰富。它提供了很多3D电影内容,在播放时可以选择普通模式或者沉浸模式。因为通过凸透镜本身的观看效果不方便拍摄出来,以下结合具体截图来说说。
沉浸模式下,观看到的画面效果类似户外影院的大荧幕,截图看上去有明显畸变,但其实通过透镜叠加之后,就和影院的荧幕非常接近了。这一模式下,观看者可以向四周环顾,仿佛置身于影院当中。观看时亮度偏暗,可能也是为了模拟电影院效果。
在普通模式下,观看到的画面尺寸要更大一些,没有头控效果,也就是无论怎么摇头晃脑,画面都是在正前方。两种模式下都有3D效果,但3D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如果是使用暴风影音APP的话,可以把任意片源变成3D效果,播放体验类似3D播播APP当中的普通模式。
其实也可以自行下载左右格式的3D片源,这种片源的3D效果要更为逼真。
在APP里的普通模式下,画面有些枕形畸变,如上面左图所示。而观看自行下载的3D影片,播放时画面为类似右图的桶形畸变。观看时间稍长后,会有一定的眩晕感。
- VR游戏及沉浸式体验
VR设备绝不是单纯的3D眼镜那么简单,前面说到的沉浸式观影就能让使用者体验到仿佛处于影院当中,它其实还有更多的实境体验有待挖掘。
还是回到3D播播APP当中来举例说明,该软件汇集了多款VR游戏,可以自行下载安装。
大多是一些画面有冲击力的3D游戏,佩戴VR眼镜后可以感受到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不过谷歌VR盒子本身没有遥控设计,很多游戏都只能体验下效果,而没法玩。
配合眼镜还能使用诸多场景体验APP,如上图所示,戴上眼镜之后,就像置身于舞台中间,可以通过头部摆动来360度观看现场。
有一些APP本身设计了START键,只要中心点对准START就能开始运行,这本身也是和手机陀螺仪校准匹配的过程。
此外,乐视APP、暴风墨镜APP也提供了很多VR资源,使用效果大同小异。
体验综述:
对于从没有接触过VR的来说,谷歌Carboard呈现的效果是非常新奇的,它也并非只能拿来看3D电影这么简单。搭配沉浸式APP,真正让人通过眼镜就能进入到虚拟世界。当然,它还是缺少足够的交互式体验,不适合拿来玩游戏。由于盒子的凸透镜对画面进行了多倍放大,在使用时画面还是有一定颗粒感的,笔者搭配使用的手机为魅族MX4 Pro,本身已经是2K屏幕,依然可以感受到颗粒感的存在。畸变和眩晕的问题确实也有,不适合长时间佩戴。整体而言,谷歌Carboard设计简易,它向人打开了VR世界的大门,足够提起人们的兴趣。而本身它以场景体验为主,是VR设备的入门款。由于价格低廉,值得入手玩玩。
注:本帖仅作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