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CES,大家都在讨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那就是HDR。无论是韩系、国产还是日系,都表示他们最新的旗舰电视将会支持HDR,而一贯以画质为王的索尼更是表示,旗下全线4K产品全都将搭载HDR技术,要大幅实现画质提升。
那么HDR电视到底是什么原理呢?画质真的会比4K电视更好吗?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解析一下:
在此之前先科普一下,电视目前背光分两种,一种是侧入式背光,一种是背投式背光。这两者很好区分,前者用在高端机上面(侧入式),从字面上就能很好理解,那就是把灯珠放在电视上下面或者左右面(侧面),通常是成对两条(大家可以尝试摸一下自己家的电视,如果是侧入式的,你摸电视四条边(四周),应该会有一条边或者两条边温度会很高,大概在四五十度左右,如果是夏天会有明显的烫手。),这样的好处就是不占用空间,从而可以把电视做得更薄,在设计和结构上以及灯珠用料上来说就会复杂一些,成本也会上升。后者就用在中端或者低端机上面(背投),背投就是把灯珠放在屏后面,当然中间还有导光板和膜片,然后才是灯珠,基本上都是6X8这样的排列方式,具体多少颗灯还是根据电视尺寸决定的,大概总灯数在40-80之间(因为空间大,所以每颗灯占用面积就很大。),这样的设计在结构上以及灯珠用料上就轻松很多,成本也会下降很多,也正因为灯珠在屏后面,从而电视整体厚度就会增厚(灯珠会站用一定的空间)。
说了这么多,大家肯定会问,那高亮度到底是侧入式还是背投式,我告诉大家,其实是背投式,大家肯定会再问,你前面写到背投式是用在中端或者低端机上面的,TCLX1那么高端的电视怎么可能用背投式啊,这不是打脸的节奏吗,并且还打的啪啪响。 在这里我给大家讲解一下大概原理,前面说到侧入式只能把灯珠放在电视四周,所以就算放满,也只能放四条边,总灯数大概是4X60,240颗左右(因为能占用的面积小,所以每颗灯就做的很小,从而灯珠的数量就会很多,大概6颗侧入灯珠才比的上1颗背投式的灯珠,从而换算下来才40颗。),最终多少颗还是根据电视尺寸大小所决定,所以侧入式肯定是满足不了高亮度,因为能放灯的空间有限。从而只能选择背投式了,我在前面说过,背投式有足够的空间,所以只要在背后均匀分布更多的灯珠,就能轻而易举的达到高亮度,这就是高亮度的核心之所在,当然还有其它一些设计,我在这里就不一一讲解了,TCLX1背投式总灯数就达到228颗,(普通的背投式最多也就80颗左右,所以高亮度灯的数量是普通的2.5-5.5倍左右。)另外还有两个设计就是动态亮度和动态对比度,我在这里主要说说动态亮度吧,当处理器计算出每一幅画面的时候,就会对应计算出不同区域亮度高低,举个例子,如果左边显示全部是黑色,右边显示全部是白色,处理器就会把左边灯的亮度调节到最低,把右边灯的亮度调节到最高,这样就能形成鲜明对比。其实之前设计的侧入式和背投式,也是有动态亮度调节功能,但是因为灯珠分布稀疏,所以给人的感觉就不会那么明显。这也正好解释有些朋友担心亮度过高而导致失色的问题是多余的。
好了,我说完了,大概原理就是这个样子,所以高亮度电视就目前技术而言无法做到很薄,其中原因相信大家应该都明白了。 本文内容为转载,感谢原作者@胡视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