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网络摄像头惨遭毒手,究其原因还是此次漏洞过于简单。这次入侵主要是利用了“弱口令”这个漏洞。
下面我们来看下如何通过几个简单的工具来实现入侵他人摄像头的:
第四步:将文本中的IP、账号密码导入到软件,你就成功窥探到别人家的摄像头了
智能摄像头到底是方便用户的千里眼呢,还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偷窥工具呢?网络摄像头该不该用?笔者个人是不会在家里使用的,也奉劝各位家庭环境中如非必要使用,尽量不要用网络摄像头,一旦隐私被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一定要使用请遵循以下几条使用规则。
1.网络摄像头不要放在隐私区域,否则下一个被偷窥的人有可能就是你
2.如果家中装了网络摄像头,家里有人的时候请遮挡或者断电断网
有人的情况下用白纸挡住 再厉害的黑客也没办法
其实很多被被公开的摄像头不怪别人,只怪用户自己。在网络摄像头的用户群体中,中老年人和不懂网络摄像头设置的用户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笔者也相信有大部分网络摄像头用户其实是连路由器都不会设置的小白用户,对于这种用户笔者不建议使用网络摄像头。
勾选分享摄像头后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就会被自动分享到网络上
比如此次大部分遭灾的网络摄像头,绝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网络摄像头密码设置的过于简单。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你的行李箱一样,密码设置成000000,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别人试开。
5.摄像头尽量选择大牌官方网购 避免线下店被忽悠买到山寨产品
物联网时代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万物互联的概念也正悄悄来临。人类的生活也会因为网络变得更加的便捷。但是在个人隐私频频遭遇挑战的今天,物联网的安全问题也让人担心。智能摄像头作为物联网中占比最大的一环,如今已经因为隐私问题而闹得人心惶惶,而未来随着物联网的全面铺开,安全问题是否会变得更加的尖锐?
通过一些电影镜头我们基本就可以预知到未来将会发生的画面。电影《绝对控制》中,Mike Regan拥有一套超级智能豪宅,在给予方便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灾难。智能豪宅被黑客攻破,隐私被监控,智能家居成了安全隐患,甚至连汽车的刹车都失灵了。在《速度与激情8》里,位高权重的官员,乘防弹车行进于安全路线上,怎样也不会想到,截停他的竟是街边被黑客操纵的“僵尸车”。
智能化产品越来越多 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峻
网络摄像头风险提示: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组织开展了智能摄像头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共从市场上采集样品40批次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2批次样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其中,28批次样品数据传输未加密;20批次样品初始密码为弱口令,或者用户注册和修改密码时未限制用户密码复杂度;16批次样品对用户密码、敏感信息等数据,在本地存储时未采取加密保护措施;10批次样品后端信息系统存在越权漏洞,同一平台内可以查看任意用户摄像头的视频;5批次样品后端信息系统存储的监控视频可被任意下载,或者用户注册信息可被任意查看。
软件和一组用户摄像头的IP地址和账号。经过简单的设置后一组组普通用户家庭监控的画面就会出现在屏幕上,其中不乏卧室、床头这些相当隐私的位置。
那么此次央视曝光的摄像头入侵又是怎样一回事呢?简单的说就是卖家将网络摄像头播放软件和网络摄像头的IP地址卖给买家,买家通过IP登录他人摄像头,完成入侵的目的。而部分被卖家称之为精品的IP地址资源(卧式、床头等位置)也仅仅售价5-10元。
简单的说就像我们访问的网站有一个独立的IP地址一样,网络摄像头也是通过IP地址来实现远程访问的,只要你知道网络摄像头的IP地址和登录密码,通过特殊的网路摄像头播放软件就可以实现远程观看功能。
完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通过卖家提供的信息,简单的几步就可以实现远程登陆摄像头,满足买家窥探别人隐私的私欲。根据笔者的了解,全球范围内有不少网络摄像头因此而中招。
这里也要提醒下这些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卖家,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四十二条,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可以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还希望相关人员能引以为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