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ゝ.慌 于 2014-8-19 12:00 编辑
为了方便C2000和C4000用户之间的答疑和交流,lz特开此贴,欢迎大家有问题回帖提问交流,LZ将尽力为大家解答。undefinedundefined
首先是产品详细参数及信息: C2000系列
1、基本介绍
等离子C2000系列产品是长虹公司2013年推出的等离子主流产品;机芯采用Mstar公司V59\V69芯片方案,集成度很高,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2、C2000系列整机型号及显示屏介绍
(1)51寸型号及显示屏介绍型号 包括3D51C2000\3D51C2080\3D51C2280\3D51C1070\3D51C1180\3D51V40\
3D51C2000(PJ001)\3D51C2080(PJ0W)\3D51C2280(PJ0W)\3D51C1070(PJ0W)\3D51C1180(PJ0W)\3D51V40(PJ0W),型号带(PJ0W)、(PJ001)后缀的整机为使用V69方案的整机(即增加地面波数字接收功能---DTMB),V69与V59相比,操作风格和功能基本相同,只是功能上增加DTMB,UI切换为全新UI。显示屏51寸机型使用的是长虹虹欧公司生产的显示屏,型号是CN51G4000
主要参数如下:
序号 | 参数 | 参数规格 | 1 | 型号 | CN51G4000 | 2 | 像数 | 1024(H)×768(V)(1pixel=1 RGB cells) | 3 | 有效面积 | 1124.4(H)×626.7(V)±0.5mm | 4 | 外形尺寸 | 1157(H)×681.3(V)×48(D)±1mm | 5 | 像素形态 | RGB Groove Type | 6 | 色彩数 | 10bit:(R)1,024×(G)1,024×(B)1,024colors(1.073billion)
| 7 | 视角 | 160° | 8 | 重量 | 15.3±0.5Kg | 9 | 画面的长宽比 | 16:9 | 10 | 功耗 | 平均动态功耗:Type:150W; | 11 | 寿命(MTBF) | 60,000小时 |
像素分布示意图
(2)43寸型号及显示屏介绍
n 型号
包括3D43C2000\3D43V40\3D43C2000(PJ001)\3D43V40(PJ0W),型号带(PJ0W)、(PJ001)后缀的整机为使用V69方案的整机(即增加地面波数字接收功能---DTMB),V69与V59相比,操作风格和功能基本相同,只是功能上增加DTMB,UI切换为全新UI。
n 显示屏
43寸机型使用的是三星SDI生产的显示屏,型号是S43AX-YD02,主要参数如下:
序号 | 参数 | 参数规格 | 1 | 型号 | S43AX-YD02 | 2 | 像数 | 1024(H)×768(V)(1pixel=1 RGB cells) | 3 | 有效面积 | 948.94(H)×542.59(V)±0.5mm | 4 | 外形尺寸 | 995.2±2mm(H)×593.6±2mm(V)×49.0±2mm(D) | 5 | 像素形态 | RGB Groove Type | 6 | 色彩数 | 10bit:(R)1,024×(G)1,024×(B)1,024colors(1.073billion)
| 7 | 视角 | 160° | 8 | 重量 | 10.0±0.5Kg | 9 | 画面的长宽比 | 16:9 | 10 | 寿命(MTBF) | 60,000小时 |
像素分布示意图
3、软件最新版本
n V59:PSC42-MXX-V1.06PSC42-MXX-V1.03-Oboni
n V69:PSC46-MXX-V1.03PSC46-MXX-V1.03-Oboni
4、整机功能及参数介绍(以3D51C2000为例)
特色 功能 | 超窄边框 | 整机按照窄边框进行设计
| 强流媒体播放功能 | 1080P、蓝光高清、RMVB等格式视频解码播放功能
| 高能效 | 43寸能效1.7以上,51寸能效2.0以上(一级能效)
| 基本 功能 | 3D功能 | 快门3D、2D\3D互转、蓝光3D播放
| 欧宝丽护眼 | 色温护眼
| 600HZ | 600HZ动态高清演示
| 音频解码 | 支持AAC、MP3、WMA
| 节目预置数 | 100套(ATV)
| 图片格式 | 支持PNG、JPEG、BMP
| 画质 | 增强\改善 | 3D画质增强、运动优化、多图像模式
| 彩色制式 | PAL、NTSC
| 音质 | 音效模式 | 5端均衡、平衡、智能音量控制
| 伴音制式 | D/K、B/G、I、M
| 面板 | 面板类型 | A+ | 响应速度 | 微秒级
| 分辨率 | 1024x768 | 峰值亮度 | 250cd/m2
| 刷新频率 | 50/60HZ | 可视角度 | 160°/160°(H/V)
| 使用寿命 | 60,000h | 屏幕比例 | 16:9
| 电源范围 | AC:100—250V | 扫描方式 | 逐行扫描
| 整机 工艺 | AC开关 | 无 | 材料工艺 | 拉丝面框+玻璃底座
| 按键位置 | 左下 |
|
| 接口 配置 | 输入 | 侧出 | 1路AV输入、2路USB输入
| 下出 | 1路AV输入、1路分量输入、1路VGA视频和伴音输入、1路HDMI输入、1路RF输入
| 输出 | 下出 | 1路AV输出
| 配色 方案 | 面框 | 黑色拉丝面框 | 后盖 | 黑色 | 配套 附件 | | | 遥控器 | RP67F(V59)、RP67D(V69) | 壁挂架 | BG14 | 3D眼镜 | 3D300P系列(不标配) | 功耗参数 | 额定电流 | 1A | IEC功耗 | 165W | 待机功耗 | 小于0.3W | 伴音功率 | 7W+7W(最大不失真功率) | 结构 参数 | 整机尺寸 | 不含底座 | 1173mm*698mm*63 | 含底座 | 1173mm*745mm*210 |
5、整机造型图片
C4000系列
1、基本介绍 等离子C4000系列是长虹公司2013年一季度推出的Android4.0智能系列产品;机芯采用联发科MTK5505芯片方案,集成度很高,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2、C4000系列整机型号及显示屏介绍
(1)C4000系列51寸型号及显示屏介绍 n 型号 包括3D51C4000i、3D51C4000i(PJ002),型号带(PJ002)后缀的整机表示带地面波数字接收功能---DTMB。 n 显示屏 51寸机型同C2000系列51寸机型一样,使用的是长虹虹欧公司生产的显示屏,型号是CN51G4000。
(2)C4000系列60寸型号及显示屏介绍 n 型号 包括3D60C4000i、3D60C4300i,。 n 显示屏 60寸机型使用的是三星SDI生产的全高清显示屏,型号是S60FH-YD03,主要参数如下: 序号 | | | 1 | | | 2 | | 1920(H)×1080(V)(1pixel=1RG or 1GB cells) | 5 | | | 6 | | 1374.1±2mm(H)×799.68±2mm(V)×47.3±2mm(D) | 7 | | | 8 | | 10bit:(R)1,024×(G)1,024×(B)1,024colors(1.073billion) | 9 | | | 10 | | | 11 | | | 12 | | |
像素分布示意图
(3)C1100系列型号及显示屏介绍 型号 包括3D51C1100i、3D51C1080i 、3D51C1080i(PJ002)、3D51V50、3D51V50(PJ0X),型号带(PJ002)、(PJ0X)后缀的整机表示带地面波数字接收功能---DTMB。 显示屏 51寸机型同C2000系列51寸机型一样,使用的是长虹虹欧公司生产的显示屏,型号是CN51G4000。
(4)C1100系列和C4000系列机芯本质区别 C1100系列和C4000系列的本质区别是DDR配置、闪存配置和伴音功放不一样,详细如下:
3、软件最新版本
C1100系列:ZPM41AiJ-V1.00096-F1.13-P1.38-1222-A013-EMMC C4000系列:ZPM41Gi1-V1.00096-F1.13-P1.38-1222-A015-EMMC
4、整机功能及参数介绍(以3D51C4000i为例)
核心 参数 | | | | ARM Cortex-A9 dual core,浮点运算,32K D-Cache和 32K I-Cache | | | | 双核3D图像引擎,支持OpenGL ES 1.1、OpenGL ES 2.0、OpenVG 1.1、MMU | | | | | 画质 参数 | | | | | | 支持mkv、rmvb、avi、mp4、mov、f4v、flv、mt2s、ts、mts、m4v、dat、vob、mpeg格式 | | | 音质 参数 | | | | | | | | | | | 接口 配置 | | | | HDMI×1;分量输入×1;AV输入×1;VGA输入×1;LAN输入×1;RF输入×1 | | | 网络 参数 | | | | | | 支持AR9271,RT3070,RTL8712_8188_8191_8192SU,RTL8192CU 系列的芯片的无线网卡;允许后期添加更多芯片的支持; | 内容服务 | | | | | | | | | | | | 可预置33个网站和huan123 网站导航(最终预置数以实际整机出厂设置为准) | | | 交互 | | 可采用带语音输入功能的遥控器与电视进行语音交互; 支持云端语音搜索及本地语音应用。 | | | 面板 | | | | | | | | | | | | | | | | | | | | | 配套 附件 |
|
| | | | | | | 功耗参数 | | | | | | | | | 结构 参数 | | | | | |
5、整机造型图片
6、遥控器RL89A介绍
遥控器示意图
遥控器功能介绍
序号 | | | 1 |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jpg | 在控制部分界面下向左翻页; 在图片播放时,执行上一个图片的快速切换 | 7 |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jp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2.jpg | 有菜单显示时为菜单上/下/左/右键; 媒体播放无菜单时,执行功能定义的功能 | 8 | | 在只需输入数字时,按此键开启/关闭小软键盘,具体操作详见电子说明书中“小软键盘输入使用说明” | 9 | | | 10 | | 音量增大/减小 正常收看时,按住遥控器上【音量-】键两秒以上,电视机自动静音,再按【音量+】键可恢复音量。 | 11 | | 返回前一观看的节目/信号源;返回上级菜单; 媒体播放界面无菜单时,按此键返回进入播放前的文件浏览页面 | 12 | | 1.选择当前项目或者进入下级菜单等功能; 2.在影视、图片播放时,按此键调出播放控制菜单; 3.在节目源通道按此键显示相关信息 4.在需输入数字、字母、符号等时按此键开启大软键盘,具体操作详见电子说明书中“大软键盘输入使用说明” | 13 |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4.jpg | 在控制部分界面下向右翻页; 在图片播放时,执行下一个图片的快速切换 | 14 | | | 15 | | 1.在主场景下,按此键回到小窗口所在的节目源; 2.在本地媒体、浏览器、应用商店等情况下按此键回到进入之前的节目源。 | 16 | | |
7、电视机控制面板
①本机按键:包括“电源”键、“节目源”键、“菜单”键、“音量+”键、“音量—”键、“节目+”键、“节目—”键。②电源指示灯和遥控接收窗口。 ③3D信号发射窗口。
8、电视机端子布局及连接方式
1、USB1、USB2:用于连接USB存储设备,如U盘、2.5寸USB移动硬盘等。 2、AV输入1、AV输入2:用于连接音视频设备,如DVD、VCD等。 3、VGA输入:可用于连接电脑主机。 4、音频输入:用于输入VGA或HDMI(DVI时)的音频信号。 5、AV输出:可将电视机的监视信号输出作为信号源使用。 6、分量输入(YPbPr):用于连接机顶盒、DVD等具有分量输出端子的音视频设备。 7、HDMI1、HDMI2:支持有HDMI连接的AV设备(机顶盒、DVD和数字电视等)。 8、天线:射频信号输入端口,用于连接天线或有线电视网,接收室外天线信号或闭路电视信号。 9、网络:用网线将此接口与宽带网口连接。 10、数字音频输出:用数字音频线将此接口与数字音响设备连接
9、常用操作介面介绍
(1)工具箱介面按遥控器上【工具箱】键打开“工具箱”界面(如下图所示),按【</>】键选择各项,再按【OK】键进入下一级菜单。进入后可进行相关调整和设置。
(2)主场景介面按遥控器上【HOME】键进入“主场景”界面(如右图所示),按方向键选择各项,再按【OK】键进入。之后可参考用户界面下方的提示,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设置。主场景是所有其他功能的入口界面,所有其他功能均可从此界面逐层进入。
① 主场景界面布局方式 左上角:为当前通道节目源内容,右侧是智能推荐栏;中部:是APP(应用)大水池;n 底部:为工具栏。按【∧/∨】或【</>】循环选择各选项。按【OK】键进入选择的小窗口。按【返回】键退出主场景界面。
① APP应用管理在主场景上,按【菜单】键显示APP应用管理菜单(如下图),按【∧/∨】选择各选项。按【返回】键返回。
APP自动排序:设为“开”时,表示按应用使用热度排序;设为“关”时,表示按应用下载或安装的时间进行排序。 按【</>】键/【OK】键可选择开或关。 APP卸载:按【OK】键进入卸载界面。 APP升级:按【OK】键进入应用商店升级。 APP下载管理:按【OK】键进入应用商店的下载管理。
10、网络安装 (1)安装步骤 本机支持有线及无线(USB WIFI)网络接入方式,由于WIFI无线接入方式具有信号强度随距离增加而衰减加剧的特点,同时,房间内墙壁等障碍物存在“遮挡效应”,因此建议优先选用有线网络接入方式。 n 如果使用有线网络,将网线插入网络端口。 n 如果使用无线网络,将无线网卡(USB WIFI)插入任一USB端口。
(2)无线网卡的选择
由于路由器和USB无线网卡品牌纷杂,性能好坏不一,这些设备的网络收讯效果会直接影响到用户使用智能网络电视的体验感受。推荐优先选用下列芯片组的产品(见下页表格)。
芯片组 | WPA加密方式 | WEP加密方式 | 芯片组:RT3070 | WPA-PSK/WPA2-PSK 安全选项:WPA-PSK或自动 加密方法:TKIP或自动或AES | 安全选项:开放系统或自动 密钥格式:16进制、ascii码 密钥类型:64、128位 | 芯片组:AR9271 | WPA-PSK/WPA2-PSK 安全选项:WPA-PSK或自动 加密方法:TKIP或自动或AES | 安全选项:开放系统或自动 密钥格式:16进制、ascii码 密钥类型:64、128位 | 芯片组: RTL8712/8188/8191/8192SU | WPA-PSK/WPA2-PSK 安全选项:WPA-PSK或自动 加密方法:TKIP或自动或AES | 安全选项:开放系统或自动 密钥格式:16进制、ascii码 密钥类型:64、128位 | 芯片组: RT8192cu | WPA-PSK/WPA2-PSK 安全选项:WPA-PSK或自动 加密方法:TKIP或自动或AES | 安全选项:开放系统或自动 密钥格式:16进制、ascii码 密钥类型:64、128位 |
(3)网络设置 按【工具箱】键(如下图),再按【】选“设置”,按【OK】键进入“设置”菜单,进入后按【∧/∨】选择“网络设置”子菜单,按【OK】键进入,再按【∧/∨】键循环选择各调整项,按【</>】进行相应调整或按【OK】键进入下一级菜单。按【返回】键返回或关闭选项菜单。注:n 也可按【工具箱】键,再按【</>】键选择“网络设置”。n 也可按【HOME】(主场景)键在主场景界面选择“工具箱”→“设置”→“网络设置”。进入后请按菜单下方提示操作。n 可利用此菜单设置网络连接方式、网络参数以及了解当前网络信息。
(4)网络选择
进入 “设置”→“网络设置”→“网络选择”。
选中“网络选择”后,按【</>】键选择“有线”、“无线”或“拨号”。
可分别启用有线、无线网络和宽带拨号连接。
注:
“网络选择”设为“有线”时,“无线设置”和“宽带拨号”选项不可用。
“网络选择”设为“无线”时,“宽带拨号”和“IP设置”选项不可用。
“网络选择”设为“拨号”时,“无线设置”和“IP设置”选项不可用。
(5)无线设置
进入 “网络设置”→“网络选择”设为“无线”→“无线设置”。
注:
网卡设备不存在时,此选项为灰色;网卡启用过程中,菜单选项不可选,直到网卡启用完成,才自动恢复到可选状态。
(6)自动搜索无线网络 进入 “网络设置”→ “网络选择”设为“无线”→“无线设置”→“自动搜索无线网络”后,按【OK】键,系统开始搜索无线网络。搜索成功后,将搜索到的站点信息加入到无线网络列表中。
(7)手动搜索无线网络 进入 “网络设置”→“网络选择”设为“无线”→“无线设置”→“手动搜索无线网络”后,参照菜单下面提示输入网络名称和网络密码后,按【OK】键,系统开始搜索无线路由并连接。连接网络后,将当前的无线网络加入到无线网络列表中。
(8)启用WPS连接 进入 “网络设置”→ “网络选择”设为“无线”→“无线设置”→“启用WPS连接”后,参照菜单提示进行连接。
(9)宽带拨号 进入 “网络设置”→“网络选择”设为“拨号”→“宽带拨号”。按【OK】键确认。 注: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情况下,无“拨号”选项。
(10)IP设置 进入 “网络设置”→“网络选择”设为“有线”→“IP设置”→“设置方式”,再按【</>】键可选择“自动”或“手动”设置。 (注:无线网络和拨号网络情况下,“手动”设置选项无效)。
自动:选择“自动”后,在“确定”按钮上按【OK】键,系统会自动获取IP地址。
手动:选择“手动”后,根据菜单提示分别输入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1、DNS2服务器等各项网络参数,在“确认”按钮上按【OK】键,开始连接网络,待系统显示“连接成功”后表示接通网络。
(11)网络信息 进入“网络设置”→“网络信息”,可了解当前网络信息。
包括:网络接入方式、该方式下的各项网络参数、当前连接网络的网卡MAC地址等。
网络信息显示的内容根据不同的网络接入方式而有所不同
(12)网络测试
进入“网络设置”→“网络测试”,可对当前网络连接情况进行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