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外观 开箱什么的到处都是,这里我做一些简单的开箱说明。 ![]()
盒子正面包装,依然采用简介包装设计风格,以及环保材料。
![]()
盒子背面详细列举了盒子的硬件配置,生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
![]()
盒子侧面,印有小米官网地址,可惜的是小米域名已更换为mi.com,这个还没有更新到最新网址。
![]()
![]()
![]()
![]()
盒子所有配件
![]()
屁股后面的所有接口。
![]()
![]()
整体外观。
更快
![]()
CPU
![]()
(左边为小米盒子增强版参数,右为上一代盒子参数,下同。图片来自官方网站) 更快的处理器。从上图可以看出,新盒子较上一代盒子的处理器有了明显的提升,不仅从双核提升到了四核,而且频率也比上代的1.5GHz提上到了现在的2.0GHz。官方数据显示较上代性能提升300%。在自己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性能确实很快,性能的提升还是很明显的,但是有时候也太快了,操作了一下,却完成了二次的操作,这个硬件性能可能跟盒子的系统磨合的还不是太好,不过盒子的系统跟新频繁,相信后面会改善这个问题。 WIFI 更快的无线网。这次新盒子也将wifi模块进行了升级,支持802.11ac也就是我们常说的5Gwifi,在人少的路上跑的更快,本次盒子去掉了以太网接口,只支持wifi接入网络,这个也应该是以后设备的一个趋势,省去复杂的线路,使用无线接入更加的让设备方便灵活。
RAM&ROM 更快的存储组合,新盒子使用了2G+4G组合。比上代1G+4G组合Ram容量提高了一被,简单来说,RAM决定了可以同时运行多少应用程序;而ROM决定了您的手机可以存放多少视频、音乐、软件等文件。所以在更大的RAM和CPU下新盒子性能翻一翻还是能达到的。
更轻&更薄 新盒子的尺寸比上代小了一圈,如果不看具体数据,很难看出区别,也比上代更薄了一点点。作为家用设备(小米给的定位是高清网络机顶盒),小米也努力将设备往小的方面发展,这样是准备将盒子以后作为便携设备发展吗?
系统方面
系统的话也没什么可说的,小米的系统一向以人性化著称,在盒子方面系统也非常不错和人性化,只是现在新盒子硬件和系统还没有磨合的太好,偶尔有些BUG,死机也出现过几次,不过在正常时用方面没什么影响。 播放4K片源,也是没什么问题的,毫无压力,快进快退也没什么卡顿现象,对得起这个CPU。
总结 在目前来开,智能电视的普及多多少少让这些“盒子”们的地位有些尴尬,或许有些人是为了图新鲜,玩一段时间后就让它墙角落灰了,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存在的。所以在购买盒子前最好先想好,自己会不会真正的将它使用起来,而不是为了一时新鲜,这样认真考虑过后在做决定。所以,买盒子前,还需要“三思而后行”。 小米在经过两代盒子的经验积累后,最新的一代小米盒子继承了前辈的优点,完善了一些不足的地方。系统方面由于要和新的硬件进行磨合所以初期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还有很多不太完善的地方,但是得益于小米的快速迭代更新,相信在不就得将来盒子的软件和硬件完美的结合,是盒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