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电视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90年代便有了技术雏形电视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90年代便有了技术雏形,2003年便推出了激光电视样机,不过随后几年,因为各种原因,激光电视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直到2012年之后,激光电视重新焕发青春活力,经过几年的发展,激光电视与量子点还有OLED成三分天下之势。
技术原理
激光电视的显示系统由激光器、调制器、光偏转器和屏幕四部分组成。整个形成原理是当系统接收到视频信号后分离三色(红、蓝、绿)的图像信号,经过处理过控制三色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这样就可以发射出相应强度的光。在经过调制输出和信号同步控制后通过光偏转器的光束扫描到屏幕上形成图像。 激光电视与LED电视相比,首先在在图像显示方面,与LED同为固态光源的激光,无论是技术、成本还是领先性等方面。对于激光来说,超高亮度只是最为突出的优势,此外还有广色域、高对比度、长寿命等特点。激光色域覆盖率是传统显示的2倍以上,可显示自然界最真实的色彩。高对比度、高色彩灰度表现能力,让图像层次感更强,极大增强了3D立体效果。在使用寿命方面,达到20,000小时以上,可以长时间连续工作,而高功率氙灯寿命只有1,000小时左右,不足激光的1/20,常用的高压汞灯亮度有限,即使采用4灯也仅能达到20,000流明,但高功率使汞灯寿命也减少到2,000小时。LED光源虽然寿命长,但亮度实在太低,现最高只达到1,200流明。
发展现状
奥图码、优派、宏等厂商今年也有多款激光 LED混合光源产品问世,明基的激光荧光光源技术投影机已正式入市销售。激光在前投影的进展也带动了在背投影方面的发展,在InfoCommChina2012上,巨洋、艾恩光电、大正视讯公司都展示了应用激光荧光光源的背投影显示。微投方面,号称世界最薄的100流明激光微型投影被松下在日本CEATEC2012上展出。事实上着眼激光投影显示的厂商还有很多,索尼、山大华特、华录等不少国内外厂商已明确表示要加入激光光源投影阵营中来。 在漫长的历史中,激光显示有两个问题持续没有被解决。第一个是,高效能绿色激光器产品——不是说没有半导体绿色激光器,而是绿色激光器长期电光转化效率和寿命不满足经济性的需求。第二个是,采用三原色激光体制的激光显示产品,光源灯珠数量高达三四十颗,大幅提升了产品普及门槛。所以,激光显示虽好,却长期不能真正进入百姓家庭。但是,再困难的科学难关都有被突破的时候,为激光电视带来曙光的就是“激光荧光色轮技术”。这一方案,有效解决了激光显示中,亮度、稳定性、成本三者的矛盾使得激光电视登上了人类显示历史的核心舞台。
激光电视优势 1、激光电视的“激光”是100%单色光,R、G、B三色光分别调制,彩色效果非常理想。这样使色域理论上可以超过NTSC色域110%以上,比OLED 100% NTSC色域又提高了一个档次。色域的提高不仅可以使画面看起来更通透、更真实、有层次感,清晰度也会随着色彩饱和度增加有了大幅度提升。由于激光电视的背光源是R、G、B三种激光,只需要一个“屏幕”,可以做的更薄,适合家庭使用。激光电视的光线是通过反射到达人眼,无频闪,使得光线更柔和,也减轻了对人眼的伤害。
2、激光电视的屏幕尺寸灵活,可以投射到各种材料表面(曲面也可以哦),并适应NC制、PAL制和SECAM 制等几乎所有电视标准。
3、超低功耗,健康环保。100寸激光电视的功耗仅相当于40寸LCD电视的水平,室温寿命一般可达数万小时,如果按每天使用10小时计算,那么激光电视的使用寿命可达10年,因此它是一种长寿命高可靠性的产品。
4、激光电视可以发展成为特超大屏幕电视、电影和投影一体化多功能产品。
激光电视与投影仪
从投影的基本原理上,这两类产品确实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采用了相同的投影技术,例如DLP或者3LCD等,不过在投影的配件上二者有所差异。投影机一般采用的是普通白幕,幕布柔软,易收。但是激光电视会搭配抗光幕,这是一种带有特殊涂层的金属幕,能将干扰显示的环境光线反射掉,而使激光电视主机发出的光线反射出来,从而使得显示效果更佳。
此外,二者在光线从镜头出来后的光路上也不一样。投影机一般采用的是直投方式,光线从镜头出来后就不再改变光路了。而激光电视则不同,光线从镜头出来后会再折射一次。这样做不仅使得激光电视的投射比保持在0.5以下,投射超大面积只需要较短的投射距离即可,而且完美避免了人从主机前走过而投出阴影的问题,而不具备超短焦功能的家用投影机则做不到这一点。
最后,激光电视的主机尺寸相对于分辨率的增长来看还是较小的。如果是一台4K家用投影机,主机的大小可能需要一个成年男子伸开双臂才能搬挪,而激光电视则不同,主机能够轻易的挪移,适合用户日常家居使用,小户型也能实现大画面。
激光电视和OLED电视
OLED被称作下一代显示技术,如今OLED市场阵营也在逐渐扩张,LG Display联合LG电子、长虹、创维、海尔和康佳以加快OLED电视的普及。因为自发光的特性,带来了更纯净的黑色、更轻薄的设计、更真实的色彩表现力和超过LCD 5000倍的响应速度,画质被普遍认为优于LCD电视。 但OLED电视功耗高、亮度低和寿命短的问题仍然存在,并且成本较高也被认为是阻碍OLED电视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而在清晰度和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虽是OLED推动技术的不断升级,但当60寸以上的大尺寸电视逐渐成为主流时,OLED电视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局面:客厅的相对局促和屏幕的绝对增量产生矛盾,要想获得家庭影院般的享受,前提是要有更大的屏幕。
由于激光电视是用R、G、B的激光光源,和OLED相比,激光电视则拥有色彩纯度高、色域大等优点。由于激光单色性好,色彩纯度极高,可以达到更高的色域,故而激光电视有着比其他类型电视更高的对比度和饱和度,更大的色域,表现出的效果使色彩更鲜艳,更真实。同时,变焦距镜头可以按需要放大或缩小画面,画面尺寸也更可变、更灵活。 OLED电视50%以上的功耗都来自屏幕,屏幕越大,功耗越大,并且屏幕尺寸增大对材料、工艺和良率都有更高的要求,导致价格迅速攀升。激光电视则以将功耗降低至相近尺寸OLED电视的1/2~1/3,机身尺寸和屏幕尺寸无直接相关性,灵活性更强。
激光电视未来会如何 现在显示技术的竞争其实很激烈,液晶电视的价格之争已经白热化,甚至很多品牌都说,销售液晶显示赚不到多少钱,布局市场才是真的关键。诸如乐视、小米以及微鲸等品牌的液晶电视价格非常的优惠,虽然不能说一点利润没有,但是争取入口更成为这些品牌的重点发展方向。利用这些入口,后期从内容和服务中收费,才是这些品牌的要做的事情。 一个产品从概念到普及都会经历这样一段时期,从产能爬坡到批量生产,从成本高昂到成本下降,我们也相信像海信一样拥有完整硬件垂直整合能力的企业可以加速完成这个过程,让我们也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更优质的生活方式。在技术没有定论前,不同的厂商只是做出了不同的选择,随着消费领域逐渐细分,每种类型的产品都有存在的理由,自然也有优势和不足。在未来很久一段时间内,OLED电视和激光电视,甚至增强型LCD电视(如量子点电视)等产品都会并存于市场,谁是未来新一代显示技术,只有时间会给出答案。
激光电视 撑起半边天 开年以来,中国彩电业虽一直笼罩在销量大幅下滑的阴霾之中,但个中数据却又让不少企业看到机会和拐点。据中怡康一季度数据显示,彩电行业今年以来整体累计下滑超过20%,而65寸以上大尺寸液晶电视却在发生数据逆转。以85寸以上大尺寸电视为例,年度累计销量增加298%,3月较去年同期增长295%。受此数据影响,激光电视这一以大屏消费和核心的新品类正在迎接增长高峰。中怡康数据显示,激光电视3月份同比增长477.78%,年度累计增长410.71%,其中,一线城市3月份同比增长高达987.5%,逼近十倍增长,就连四线城市的年度累计增长也达到了600%。 大屏幕、中高端产品未来可期的放量增长将逐步抵消小尺寸电视的收缩量,新的电视消费平衡点拐点初现。而以主推高端、大屏的企业正从中受益,其中85寸以上大屏电视,海信一家贡献超过一半,剩下一半以三星、夏普等外资为主。受此影响,海信电视依然以16.82%的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第一的位次。消费升级带来的结构性调整已经在彩电行业表现愈加明显,而值得电视厂商关注的是,先进技术和高端产品的消费永远没有淡旺季之分,平板电视屏幕尺寸中枢上移或将成为抵御行业整体下行趋势的重要倚仗。
结语
激光电视,是继液晶、OLED显示技术之后电视产业的又一项新型技术。作为第四代显示技术的代表,激光显示不仅继承了大屏幕、高分辨率等数字显示的优点,而且突破了现有显示技术的一系列瓶颈。另外,由于激光强度容易控制,显示屏幕可以伸缩自如,大到电影院的宽银幕,小到手机屏,都能以激光作为显示光源。激光光源的优越性让业内认定其必将成为下一代投影显示的主流技术。
如果你现在是智能电视用户,对于电视或盒子内置资源的匮乏感到烦恼。小编推荐你立刻下载当贝市场安装影视快搜等电视软件来扩展资源,超多好玩好看的电视节目,根本嗨到停不下来!
『本文摘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