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 液晶电视就是屏幕为液晶显示器的电视。液晶显示器,简称LCD。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设备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称之为TN-LCD(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尽管是单色显示,它仍被推广到了电子表、计算器等领域。
80年代,STN-LCD(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出现,同时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技术被研发出来,但液晶技术仍未成熟,难以普及。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掌握了STN-LCD及TFT-LCD生产技术,LCD工业开始高速发展。
发展到如今,液晶电视已经普及到了世界各地,特别最近几年,LED液晶电视更是出尽了风头。严格意义上的LED电视是指完全采用LED(发光二极管)做为显像器件的电视机,一般用于低精度显示或户外大屏幕。
而目前市场上家电行业中销售的LED液晶电视严格的名称是“LED背光源液晶电视”,它用LED光源替代了传统的荧光灯管,画面更优质,理论寿命更长,制作工艺更环保,并且能使液晶显示面板更薄。 漏光问题: 漏光是液晶屏电视特有的一种正常现象。小米电视使用的是LGD IPS 3D液晶屏。液晶屏的基本结构是在玻璃的上下方向分别黏附上偏光板和下偏光板,因为偏光板吸附湿气后会膨胀,所以会导致整体的液晶屏有不同程度的弯曲。这样就容易产生静态的黑画面下角落偏亮的现象。这是所有液晶屏的一种特有现象,请放心使用。
因为LGD IPS 3D液晶屏是支持3D的,它在上偏光板上还贴了一层3D膜,所以比起其他类型的液晶屏对湿度变化更加敏感。一般在观看电视2~4个小时后,湿度会趋于平衡,液晶屏也会恢复平整状态。此时这个现象会明显减轻。它对观看电视基本上没有任何影响,请您放心使用。" |$ I% r' T' i4 x5 L+ C7 z
液晶电视漏光对人体和电视的寿命是没有影响的,漏光现象只是在黑色或黑暗场景会给观看者带来不爽的感觉。目前由于液晶屏等级的不同,漏光程度也有所不同,2007年1月1日起实施了《数字电视液晶显示器通用规范》,规范明确规定,液晶电视在全黑屏情况下漏光必须≤4cd/㎡的标准(注:液晶显示器中表示亮度的单位为cd/m2),所以现在如果有漏光的机器,可以去进行检测,高于标准的漏光可以进行更换。
漏光只是在显示器的边框处存在,是因为显示器密封性不好产生的,在背景为黑色时液晶面板出现局部发白那是照明灯管的原因出现的,这个不会影响液晶的使用寿命.这和液晶显示器的做工质量有关系,还有一种情况得注意:如果显示器出现指甲大小的白色斑块,得赶快去送修。 漏光就是屏幕液晶跟框架吻合不紧密导致灯管光直接透射出来,液晶显示器漏光是常见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液晶显示器基本上无法避免漏光的发生,只不过程度的问题。低档现实可能会比较明显,高档的就很少有明显的漏光。(小米电视用的就是三星和LG的高档屏幕)0 j2 U3 p. W( J
9 Z% H4 @6 _9 R, l( D9 p
显示器漏光主要出现在面板上,有些面板质量不好或运输中出现问题,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漏光。这样的面板在生产过程中会被检验出来,禁止出厂。漏光的面板的表现一般比较明显,正常使用就能看出来。而我们常见的漏光,主要是组装时边框压在显示器上造成的,表现为四周或某个角落有光晕,但这样的漏光在普通使用中基本不能被发现,只有在全黑环境下显示检测图片才能被看到。% h8 W) O7 [' a' g" _9 I8 l) P
6 v! ~, N o" p) W
什么原因造成的漏光:
漏光现象是由于液晶屏本身结构特点所致,在一定程度内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漏光不会影响电视本身的亮度、响应时间、寿命等基本技术参数。 国家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和性能标准制定工作组组长刘全恩指出:由于液晶屏等级的不同,漏光程度也有所不同,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数字电视液晶显示器通用规范》明确规定,液晶电视在全黑屏情况下漏光必须≤4cd/㎡的标准。液晶屏幕漏光现象是LCD技术本身的缺点,目前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因为漏光的液晶显示器同样能看,并且,漏光现象不会影响液晶显示器的寿命、色彩等显示器本身技术参数,只是在黑色或黑暗场景会给观看者带来不适的感觉。 漏光解决方案: 1.如果有矩阵背光的话,打开它打开此功能后,能使漏光减少,特别是全黑场景可以做到几乎全黑,这是因为此时背光自动全关的缘故。但场景部分暗部分亮就只能部分减少漏光。 2.看电视不要关灯。开灯看能使漏光显得明显减少,原来的漏光灰斑大部分会变成黑色。这是因为开灯后瞳孔缩小,犹如相机光圈缩小,对微弱光线(漏光)不再敏感了。 3.看电视不用16:9,用4:3也可以减少漏光问题。
4.漏光的白光不均匀的,有小米用户说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抹下就可以均匀了。 总结:漏光是普遍的现象,最好最简单解决方案就看电视开灯,这样不适的感觉就会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