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能机顶盒问题,请加入QQ群,1群:285883047(已满),二群:135382614(欢迎加入)。目前有成员2500多人,希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
所有测评帖子,可以百度搜索“hzsdwq拆解”,欢迎查阅。
今天拿到了小米路由699元版本,牛皮纸包装,依旧保存小米的环保理念,不错,赞一个。
包装内含,路由器一个(内部已安装三星1TB的2.5英寸硬盘),路由器电源,两张纸(一张说明书,一张保修卡)。
说明书内简略说明了路由器的使用方法,其中我注意到一点,硬盘无法自行更换,自行更换硬盘,路由器无法启动进入系统。为了测试可以完全发挥小米路由的性能,我尝试了更换SSD,很遗憾,无法启动。
内置的三星硬盘,分成4个区,看结构,和我的NAS分区差不多,看来系统也内置在硬盘上了。无法更换硬盘绝对不是一个好注意,每次硬盘损坏,或者用户以后想更换更大的硬盘,都要去小米之家才行,我想,如果带着自己更大容量的硬盘去小米之家要求更换的话,有可能被拒绝。所以,小伙伴们的照片和视频要小心了。
基于以上的原因,我只能先备份整个硬盘数据,Ghost即可。否则一年以后,我去小米之家保修的话,估计会让我付费。 好了,我其实家里不缺路由,也有NAS,但是小米宣传了这么久,也无数次的表述小米路由如何高大上,那就只能买来尝试一下了。
先来看几个截图,当然,设置路由那几个页面我就不截图了,说明书里,网上教程里写的很多了,也的确很简单,没有必要再次说明了。
下面具体来说两个部分
一、路由部分 1、路由状态,这里大致描述了整个路由的状态。一般我们使用的OpenWrt路由,配置这里都会详细标明CPU型号,RAM大小,Flash大小。小米只保留了CPU:双核1GHz。最下面的饼形图我比较喜欢,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个设备的数据使用量。
2、终端管理 和其他智能路由一样,在这里可以重命名你的设备,方便管理。默认可以识别我的N7 II和iOS设备,其他都需要自己重新命名,截图是已经命名完成的样子。
4、应用管理,截图内所有安装的应用,其实就是小米路由已经提供的所有应用了,一共8个。我家杭州电信20M,实测在安装苹果加速后,打开AppStore会变得非常缓慢,卸载后恢复正常。下载App的时候,装与不装,基本无影响。其中还有一个特别的路由器应用,小米精彩时刻,我不知道这个应用是用来充数的,还是满足米粉对小米历史的怀念,还是攻城师们为了讨好雷老板特意而为之,我个人而言,只能说这个应用和小米路由完全扯不上关系,或许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对不住各位了。
5、迅雷云加速,利用迅雷的引擎,加速下载,想法很好,实现的效果也还不错。加上支持迅雷远程,我相信很多用户都是被这个功能吸引。当然,有很多路由都支持,价格也有高有低,我在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工程版中送的迅雷年费VIP,到量产版里面变成送两个月了,当然,有总比没有好。
6、路由设置的系统状态,其他也没什么,其中2.4G部分,写了(20M),意思就是20MHz。在802.11n规范里,规定了可以使用40MHz,在一般的路由器设置中,也都保留了20M/40M的选项,小米路由里我没有找到设置的地方,还是前面那句话,有总比没有好,可能还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吧。
关于IEEE 802.11的规范,参见http://zh.wikipedia.org/wiki/IEEE_802.11
7、应用限速,目前只能限制迅雷和金山快盘的速度,其他都无法设置。
总结一下路由部分,小米路由算是一个基本功能的路由器,在功能上,比一般家庭使用的几十块的路由要简单的多,我想,如此简单的设置选项,应该是为小白而设置,但是有些功能真心非常重要,在一个高大上的路由器里有缺失,实在不应该。而且小米路由也公测了好久了,难道就没有朋友提起?按照MIUI的套路,应该给用户极大的设置权限,这样才方便用户使用嘛。
缺失的常用功能列表: QoS,主要用来控制局域网设备访问外网的速度,在带宽不够的前提下,尽量保证每个设备流畅上网。 无线MAC地址过滤,绑定MAC地址后,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被蹭网。 无线网桥和无线中继,方便用户通过Wi-Fi来组建多路由或者AP的局域网,解决单路由信号不好导致Wi-Fi体验不好的问题。 DDNS,方便用户在外部网络通过固定的动态域名,访问局域网设备,而无需记忆路由器外网IP地址。 端口映射及DMZ,配合前面的DDNS来访问特定IP地址及端口的局域网设备。 还有很多缺失,我就不一一举例了,相信使用过路由器的技术宅都知道缺少了什么。
二.NAS部分 小米通过内置了一片三星1TB硬盘,来实现NAS功能。下载,局域网分享,远程分享等,保有了NAS的基础功能。 我个人也使用NAS有些年头了,我家里的每个电脑,只有一个SSD来装系统,其他数据全部在NAS上,千兆局域网下,我基本可以满足我的数据存取需求。所以,我个人感觉数据存取速度,对NAS而言,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所以就简单测试了一下小米路由和我家NAS的速度差异。
测试环境,小米路由一个Lan口接电脑,一个Lan口接Buffalo LS-WVL,为了公平起见,我在Buffalo里面只留下了一片硬盘,电脑系统盘使用的是一片三星840 Pro硬盘。
每个文件复制三次,我看了一下平均值,基本和我的截图差不多,就不再一一截图了。
实测局域网拷贝速度
从小米路由内复制到电脑,37.7MB/S
电脑复制到小米路由,25.7MB/S
从NAS到电脑,104MB/S
从电脑到NAS,45.4MB/S
由此可见,小米路由的NAS功能,属于基本满足局域网分享需求,速度与最低端的NAS差别还是非常大。而且小米路由也未提供双盘位设计,无法组Raid。一旦硬盘损毁,用户可能就要面临所有数据消失的风险,建议一般用户,不要把您的重要数据都存放在小米路由上。当然,小米也提供了1TB的金山快盘,作为数据备份,可是,数据在本地,是可以随时调用的,比较安全的,在金山快盘的公有云上,随时调用显然并不现实。依照我家的带宽,连续不停的满速下载,大约需要5-6天时间可以下载满一个格式化完成的1TB硬盘,带宽小的用户,就更痛苦了。更不要说ADSL用户那可怜的上传带宽了。我大略算了一下,小米路由的存储空间是931GB左右,ADSL上传大约是60KB/S,上传完整个硬盘内容,需要190天左右,意思在这190天内,你的硬盘损毁,都必须自行承担责任。
还有一个风险,是我这几天想到的。公有云这段时间都在轰轰烈烈的做自查工作,有一天,你存在小米路由里的那啥片子,一旦金山快盘删除了,是不是会把本地的也删除了?好吧,我承认我想多了。
总结一下整个小米路由,在路由功能上的缺失,在NAS速度上的短板,在插件开发上的不给力,注定这个产品,目前只能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并不会像小米宣传的那样,是一个高大上的产品。当然,我觉得,一般家庭用户,有一个这样产品,只要足够稳定,699元的价格,内含1TB硬盘,还是不错的。希望小米在固件开发上再接再厉,在下一代产品上,真正做到和宣传的一样,是一个发烧级的路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