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DS智能电视网 推荐当贝市场

TV应用下载 / 资源分享区

软件下载 | 游戏 | 讨论 | 电视计算器

综合交流 / 评测 / 活动区

交流区 | 测硬件 | 网站活动 | Z币中心

新手入门 / 进阶 / 社区互助

新手 | 你问我答 | 免费刷机救砖 | ROM固件

查看: 46206|回复: 1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测评]

索尼Walkman WM1Z评测分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8 14: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西
▎序

那年冬天,还是学生的我独自一人在公车上看着数码杂志,一页“白银骑士登场”的中二文章映入了我的眼前,定睛看了看原来是一篇介绍 Walkman A846 的文章,银白色的机身和米奇造型的按键深入我心,只是当时 A846 的价格对于一名穷学生而言还是太过昂贵,心里痒,却也只能去实体店摸摸真机来缓解一下了。

Walkman 对于一代人有着多大的影响,我想应该不用多言,Walkman 真正强大的地方我觉得其实并不是在于它音质有多强,而是在于其受众广、影响力大的特点,有些品牌虽然在发烧友圈子里知名度高,但一旦面向大众群体就变成了冷门品牌。当然,这种品牌魅力是从 Walkman 成立之初慢慢积累起来的,没有这种品牌积淀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就好像问一名不懂数码的女生,她也知道 Walkman 是索尼旗下听歌用的机器一样,这种深入人心的品牌印象我想可能也就独此一家了吧。

索尼Walkman WM1Z评测分享

也正是因为 Walkman 的超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所以它每次推出新旗舰的时候都会吸引不少人的目光,从 ZX1 到 ZX2 再到现在的 WM1Z,Walkman 对于旗舰的布局也基本到位了,或许在发布 ZX1 之前,WM1Z 的开发就已经在进行中了。如今来看,以 WM1Z 为首,ZX2、ZX1 收割中端潜在用户的做法真是布了一盘很大棋,至于 WM1Z 和 WM1A 差距悬殊的售价我想也算是一种商业手段,早在之前国内发布会的时候我就说过,选了 WM1A 的人必然心里还是会想着 WM1Z,毕竟都买到了旗舰却不是顶级,这种心理落差很可能会促使消费者出手 WM1A 再入手 WM1Z,不得不说姨夫真是会玩啊。

索尼Walkman WM1Z评测分享

现在的索尼音频旗舰系列就属去年强势发布的 WM1Z、MDR-Z1R 和 TA-ZH1ES 三件套了,国内起了个很厉害的名字,叫做“醇音系列”,什么是醇音?官方解释是:“追求极限的高解析声音体验。”这也就表示,索尼旗舰系列所主打的也就是高解析、多细节的素质表现,现场第一时间的试听也确实颠覆了我对于 Walkman 声音的惯有认知,中正均衡的声音风格真的不太像索尼的一贯方向。

索尼Walkman WM1Z评测分享

按照这个节奏,其实我也应该早和尾巴们分享这套组合的试听感受的,但只能怪索尼国内公关不靠谱,都过了大半年了才把机器寄过来,而且我也只有一周的试用时间,金砖和黑砖的对比分享我想是做不成了,所以也就和大家说说这“醇音”三件套吧,也向之前期待金、黑砖对比的尾巴说声抱歉,实话说,我自己也是十分无奈的,期待半年的机器一周就没了,这种快感估计也就国内索尼公关能给我吧(笑)。

▎455g 的金色「砖头」,Walkman 的极致之作

搞出这么一块「金砖」,我想应该是很多人没有预料到的,约 455g 的整机重量远超过 Astell&Kern 家 AK380 Copper 的 350g,这么重的一款播放器其实早已经失去了便携随身的意义,它的定位应该还是代表着目前 Walkman 的极致之作,不考虑成本和代价所制作出来的作品。

索尼Walkman WM1Z评测分享

索尼Walkman WM1Z评测分享

之所以被称之为「金砖」,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整台 WM1Z 的机身镀了一层金,目的是为了防止纯铜机身表面氧化并且同时降低电阻,这样 WM1Z 也就不会出现像 AK380 Copper 那样机身氧化严重的情况了,不过你也别以为 WM1Z 的镀金机身很耐用,我手上这台 WM1Z 的机身上就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磨损,想想磨损的那都是金啊,心疼。

索尼Walkman WM1Z评测分享

WM1Z 的整机造型其实还是延续了索尼一贯的对称美学,无论是机身上方对称的 3.5mm 接口和 4.4mm 的平衡口,还是机身下方对称的挂绳孔和 TF 卡槽都是一种细节方面的体现,正面的触摸屏和背面的皮革纹路也是延续了 ZX 系列的风格设计。没了之前 ZX 系列凸起的后背,WM 系列相比 ZX 系列要更加像块砖头了。

索尼Walkman WM1Z评测分享

索尼Walkman WM1Z评测分享

要论握持手感个人其实还更为喜欢 ZX 系列的,ZX 系列后面凸起的部分刚好有助于手掌握持,而 WM1Z 则会感觉滑了一些。不仅如此,WM1Z 的按键部分要比 ZX2 偏下了一些,电源键和音量键的位置还好说,但播放键和切歌键的位置就有些不方便操作了,平时单手使用时总需要把机器向上移一点才够得到,加上 WM1Z 本身就很重,很难说会不会一个不小心就脱手了。

索尼Walkman WM1Z评测分享

做工方面虽然 Walkman A 系列的机身细节十分一般,但到了旗舰机型就不一样了,WM1Z 全金属一体成型的机身看上去十分精致,机身和屏幕的衔接处也没什么缝隙,整机还是保持着旗舰应有的水准。不过之前和一位圈子里搞产品的前辈聊到 WM1Z 的镀金机身,他表示这种镀金机身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偷工减料的,譬如原铜机身表面没有经过细腻的打磨,直接镀上金就可以掩盖掉这些内在的瑕疵,可以说是减少了对于机身细致打磨的成本。

索尼Walkman WM1Z评测分享

索尼Walkman WM1Z评测分享

这么想想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至于 WM1Z 是否有对原本的黄铜机身做细致的处理我就不得而知了,或许你觉得这些对于一款播放器而言并不是重点,但我觉得既然你花了五位数的钱去买一款产品,那么产品自身做工是否对得起这个价格则显得十分重要,就像那句话说一样:“偷工减料的地方都是你看不到的。”

索尼Walkman WM1Z评测分享

全新的 WM 系列与以往 Walkman 最大不同的地方应该还是在于那个 4.4mm 的平衡口,之前推出的双 3.5mm 平衡口标准看来索尼自己也觉得失败了,所以也就更新推出这个 4.4mm 的平衡口标准。就目前市面上的平衡口标准来看,还是 Astell&Kern 的 2.5mm 标准比较主流,索尼的这个 4.4mm 标准如果真的想让第三方厂商为其多推出些适配的产品估计还是要一段时间的,现在我知道的也就索尼自家、飞朵和 DITA 有 4.4mm 平衡口的产品,其他产品估计要靠换线来实现了。

说到这个平衡口,且不论是索尼的 4.4mm 标准还是 AK 的 2.5mm 标准,其本质目的还是为了提供比普通 3.5mm 接口更加优质的声音表现,不过就目前标准下平衡塞的数量来看,AK 还是更胜一筹,而且 2.5mm 的平衡口在体积上显然要小于索尼的 4.4mm 平衡口,在随身领域是有着一定的优势存在的。索尼 4.4mm 平衡口的优势个人觉得还是在于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插头自身的坚固性,应用在台机上会更加合适,随身插这么大一个插头还是会有点不便的。

索尼Walkman WM1Z评测分享

外观聊完再说说 WM1Z 的系统,比较让我震惊的是 WM 系列的系统界面虽然和 A30 系列的基本一致,但前者用的是 Android 系统,后者则是索尼自家 Walkman 的系统,这个.....为此我也向索尼公关那边确认了一次,得到的回复也告诉我这是真的,这不是梦,WM1Z 用的就是 Android 系统。不过,WM1Z 的 Android 系统和 ZX2 的 Android 系统有着较大的不同,第一,WM1Z 阉割了无线功能;第二,WM1Z 不能随意安装 App,整个系统是封闭的。也就是说,WM 系列和 A30 系列一样,用的都是纯音的系统,与听歌没什么关系的其他功能全部都舍弃了。(如果是为了保持纯音,那么为啥 WM 系列要用 Android 呢?还是想不懂。)

索尼Walkman WM1Z评测分享

之前在体验 A35 的时候我提到了系统卡顿这个情况,后续评论中也有尾巴告诉我更新一下固件就会顺畅不少,现在再去用更新完最新固件的 WM1Z 确实整体操作顺了很多,虽然还达不到丝滑流畅的地步,但起码不会卡了。不过在我体验 WM1Z 期间也遇到过死机重启的情况,不清楚是系统本身的 Bug 还是遇到无法播放的音乐文件了。就整体系统体验而言,目前的 WM1Z 还算是合格了,如果索尼的工程师再把系统做得更贴手一些那就更棒了。

索尼Walkman WM1Z评测分享

至于声音方面我们下面三件套一起讲,所以这里就不多废话了,不过 WM1Z 都上市这么久了,相信网络上毒文也不再少数,估计感兴趣的尾巴们都看过不少篇了吧。我个人对于 WM1Z 的评价就是它或许是目前 Walkman 旗舰中最大胆、创新最多的产品,但过重的体积和高昂的售价也使得其终归是难以充值的「信仰」,索尼的音频大师们以不计成本的条件打造出来的 WM1Z 可能才是索尼 Walkman 真正想推出的旗舰机型。

索尼Walkman WM1Z评测分享

索尼Walkman WM1Z评测分享

上一篇:微软Surface 4平板评测分享
下一篇:索尼MDR-Z1R头戴耳机评测分享
沙发
发表于 2017-3-18 14:2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浙江
感谢分享,ZNDS有你更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新帖|标签|软件|Sitemap|ZNDS智能电视网 ( 苏ICP备2023012627号 )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21768 丨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373号

GMT+8, 2025-7-29 20:07 , Processed in 0.079259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监督举报:report#znds.com (请将#替换为@)

© 2007-2025 ZND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