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DS智能电视网 推荐当贝市场

TV应用下载 / 资源分享区

软件下载 | 游戏 | 讨论 | 电视计算器

综合交流 / 评测 / 活动区

交流区 | 测硬件 | 网站活动 | Z币中心

新手入门 / 进阶 / 社区互助

新手 | 你问我答 | 免费刷机救砖 | ROM固件

查看: 12667|回复: 4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讯]

2014 OTT TV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30 2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DVD已经成为过去,蓝光机也快被PK掉了,连IPTV也面临着严峻考验,这一切都源于OTT的冲击。

     0TT从去年开始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词汇,DVB与OTT的融合,OTT将替代IPTV等声音不绝于耳。其实到目前来看,OTTTV的产业链已经逐步形成。在内容端,我们由获得互联网内容服务牌照的广电播出机构负责提供和管控,播出平台由获得集成业务牌照的机构负责,而内容输入终端智能电视和智能电视机顶盒偶读逐步成熟,它们必须要与集成业务牌照商合作,且只能植入一家业务牌照商。

     从整个架构来看,“可管可控”仍是关键词。

     截止到目前为止,持有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的企业共有CNTV(中国网络电视台)、百视通、华数传媒、湖南广播电视台、南方传媒、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七家。内容服务牌照共有九家:CNTV、百视通、华数传媒、南方传媒、湖南广播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苏广播电视台、电影网。

     这些牌照持有方一是展开与地方广电的合作增强内容的本地服务,二是展开与电视机、机顶盒制造商的合作,布局终端市场,以此形成全产业链的运营。但对于我们用户而言,最直观的是通过使用智能电视或智能电视盒感受到互联网电视服务及体验。

     哪些企业在挖掘OTT市场?

     面对OTTTV如此大的一个市场,到底哪些企业在挖掘这一商机呢?

     1、IT巨头

     对于IT巨头,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当属AppleTV和GoogleTV,在国内还有联想、小米、雷柏等。他们将苹果iTunes上的影视和音乐资源、Google的搜索、还有手势/语音操控等与电视机相结合。联想董事会主席杨元庆此前就表示过,智能电视其实就是PC的延伸,只不过就是屏幕尺寸更大的电脑而已,它包含了以前传统电视的功能。

     不过从目前来看,这条路IT巨头们走得并不轻松。

     2、传统彩电企业

     传统彩电企业做智能电视或智能电视盒应属他们的分内之事,他们的推动也是最大的。并且在发展初期,TCL海信长虹三家企业还联合发起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简称STV),推出了相关应用程序商店的统一标准和SDK开发包等。

     3、互联网视频网站

     从近两年开始,互联网视频网站等内容提供商也参与到了智能电视的核心竞争,比如乐视超级电视、爱奇艺互联网电视、PPTV机顶盒等等。

     2012年1月,PPTV与华数集团达成合作,借助后者的牌照,PPTV在拓展互联网电视业务上获得了合法身份。随后,乐视网宣布与CNTV“牵手”进军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市场。2012年7月,爱奇艺又与央广、江苏电视台共同成立互联网电视运营合资公司,低调进入互联网电视领域。他们都与拥有牌照的播控平台进行收入分成。

     4、互联网电视牌照方

     面对OTTTV的庞大市场,广电牌照商也开始探索互联网电视产业的商业模式,并推出自有或联合品牌的智能机顶盒等等,比如中国网络电视台的易视宝、百视通的A30和“小红”、华数的彩虹BOX等等。

     5、蓝光机/高清播放机企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蓝光企业和此前做高清播放机的企业也不得不向“电视盒子”转型。比如华录最新推出的一款蓝光终端产品,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就增加了对存储功能和网络功能的支持,还提供了DLNA和Airplay功能的支持,可以提供多屏分享和多屏互动功能,并且通过CNTV互联网电视终端观看网络视频。

     不管是以上那一股势力,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颠覆传统电视,通过开放来改变整个电视机的生态链。比如支持完全的互联网浏览、上百万个电视频道搜索、社交网站、互动广告、应用商店下载等元素。

     现阶段OTTTV面临哪些问题?

     其实互联网与电视机的融合早在二十一世纪初就出现了。比如1999年,微软就曾力推“维纳斯计划”,试图将中国庞大的电视机资源与互联网接轨,但这种采用内置系统的顶置盒方案最终以失败告终。那么OTTTV在现阶段又面临哪些问题呢?

     1、网络环境。

面对OTT这一新的生态,它是与互联网密不可分的,对基础带宽是具有一定的要求的。从目前来看,在线联网收看普通的电视节目大约需要2M的带宽,而在线收看高清影视内容,那么就需要4M及以上的带宽了。

     从目前来看,在北京等大型城市带宽的发展非常迅速,在2013年,4M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基本带宽,最大带宽已经达到了100M,完全可以满足OTT的网络需求。

     2、用户定位

     简单来说可以对于OTT感兴趣多属于资深网络用户,当然另一类就是非资深网络用户,不过非资深用户中那部分愿意为服务付钱的人就是OTT服务的潜在客户群。从目前来看年轻一代更多的开始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所需的视频服务,而传统的电视受众也逐渐开始习惯交互式操作和自主点播。

     从产品端来看,就智能电视和智能机顶盒两个终端相比较而言,应该说各有利弊。但必须看到,相对于把平板电视直接更换为智能电视的高昂成本,以及考虑到用户对互联网电视机终端的使用习惯和更换频率,购买机顶盒显然是性价比更高的解决方案。

     3、产品体验

     要想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仅仅做好网络通道是远远不够的,产品体验非常重要,真正的营销应该放在节目内容的产品本身。要知道,消费者最终还是为产品和服务买单,而并不在乎这些东西是通过哪个快递公司送的。

     4、运营模式

     在OTT产业链的形成过程当中,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改造传统的商业模式,从目前来看主要有四方面的尝试:第一是硬件的微利润;第二是视频内容的年服务费;第三是广告费;第四则是来自于第三方应用市场,包括游戏、电子商务等;至于未来哪种模式能成为智能电视的主流,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写在最后

  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彩电产业的边界正变得模糊。

     三网融合/OTT打破原有的网络传输界限,同时令视频终端呈现积极的多元化发展,网络、终端的灵活性也给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包括各种个性化、互动化、社交化的观看方式。未来的智能电视会发展成什么样?如今仍难以具化想象。

     但正是出于智能电视“金矿”概念的共识,各行业各渠道玩家争相进入这一领域,客厅大战一触即发,跨界竞争对于传统电视厂商来说正从威胁变为现实。



上一篇:传统电视企业失血互联网:高风险 低回报
下一篇:容量最大化 2014编辑浅谈移动硬盘发展趋势
沙发
发表于 2014-3-30 21:07 | 只看该作者 | 未知
淡定淡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3-30 21:07 | 只看该作者 | 未知
支持,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4-13 10:33 | 只看该作者 | 未知
淡定淡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5-2 18:03 | 只看该作者 | 未知
给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新帖|标签|软件|Sitemap|ZNDS智能电视网 ( 苏ICP备2023012627号 )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21768 丨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373号

GMT+8, 2025-8-6 05:59 , Processed in 0.069100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监督举报:report#znds.com (请将#替换为@)

© 2007-2025 ZND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