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移动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的更新真的是日新月异,个人使用完全跟不上产品更新的节凑,不说其它的一些硬件配置,就单独的一个显示屏都有哪么好几种让人眼花撩乱,让人在选择电子设备的时候不知所措,不知如何选择。在入手了热门平板M3之后对它使用的LCD屏经过一番仔细的研(搜)究(索),查阅大量的网上资料后对这个LCD屏进行了一个粗俗的解读,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如今的移动电子设备通常采用的屏幕材质不外乎两种,LCD和OLED。LCD的全称为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液晶显示。OLED是英文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的缩写,翻译过来被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众所周知,LCD屏幕采用背光模组照射发光,OLED屏幕则为自发光材料。
LCD屏幕中所用到的液晶是一种形态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有机化合物,液晶分子受到电压的影响,会改变排列状态,并且可以让射入的光线产生偏转。因此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原理大致可以这样来理解:电压使液晶分子偏转像闸门一样开关来阻隔或让背光源发出的光线穿透,进而将光线投射在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片中形成图像。
正性液晶和负性液晶
在液晶显示领域,包含了正性液晶和负性液晶两种技术方向,也简称为正液晶和负液晶。目前负液晶技术已经成为主流厂商的首选LCD屏幕方案,像HTC的M10、小米Note、iPhone 6s和华为平板M3都采用了负液晶屏幕。
两种液晶显示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液晶分子的偏转方向不同,液晶分子在不通电的状态下都是平行于Panel方向,两者角度不同,通电时正性液晶分子长轴沿电场方向偏转;负液晶技术则刚好相反,在通电时负性液晶分子长轴向垂直于电场方向偏转
负液晶的偏转原理产生了两个好处:在屏幕显示纯黑色图片时,水平方向的液晶分子能够更好的阻隔绝大部分由背光源发射出的光线,使屏幕显示黑色更纯净深沉;在通电过程中,液晶分子偏转为垂直方向,有利于更多的光线通过,从而达到提升屏幕亮度的作用。二者相互结合,最终会带来屏幕显示在亮度、清晰度和对比度上的整体提升。
这就是为什么负液晶技术日渐被主流厂商应用到LCD屏幕上的原因,然而,负液晶也有先天性的不足。
相较于正液晶材料,负液晶的粘度系数更大,导致液晶偏转速度较慢,直接反应在屏幕的响应时间上,这也是造成采用负液晶技术的LCD屏幕上会出现拖影现象的罪魁祸首。
综上所述,二者各有利弊,负液晶因其能显著提升屏幕显示效果而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材料厂商的不断努力,负液晶屏幕的响应速度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作为用户在平时的日常使用中,几乎不会受到什么实际的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负液晶技术的一些基本理解,相信对于一个普通用户来说,会有一些启发和体会,在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也不至于困惑纠结,如果真的要选出OLED和 LCD之间谁更好,因为两种显示屏各有长短,也就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只有更加了解了他们的优缺点后,才会对电子产品的屏幕显示效果方面不会哪么茫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