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小盒子里面的东西,由于太多,我分开介绍,开始看到螺丝刀,还以为是为了我的拆解专门放的,后来发现是为了固定硬盘用的,还有一个调模式的小螺丝到,和为复位配的卡针。还有两个袋子里装着螺丝,还有一种型号不知道怎么用。
很明显可以看出是USB3.1口,加上type—C接口拔插方便。
电源适配器,线挺长的,以后内置会不会更好点,这样就不占用我的空间了。
说明书,特别大是两个设备说明书放在一起的。底下是最重要的设备软件安装,没说明,通过链接在官网查看。
主体正面,三颗灯,两块是显示硬盘状态的,加入一个电源开关键,不用使长按即可关闭硬盘电源。旁边的两个开口就是放硬盘的,是有一个锁锁住不会滑开。
侧面logo,整个主体金属与塑料结合,磨砂质感的外表,不会脏残留手印什么的,清洁起来比较方便。
打开上面有硬盘盒的标记,不会乱放硬盘盒位置了,然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装硬盘了。
用里面的一种螺丝,固定一下,不固定是卡不上接口的,即使是3.5寸的硬盘,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开始被自己蠢哭了,还强制插上插口结果就是硬盘在里面晃而且拔不出了。接下来不是使用,再看看尾部吧。
尾部的散热风扇,凸起是不是不习惯,没办法,我仔细看了一下是硬盘的接口在后面,照顾散热,就凸起了,铁威马的另外产品也是如此。剩下的就是充电口和数据口,仔细看看上面还有一个模式调节。
一共四个模式,高速模式(默认模式),镜像模式,独立磁盘,硬盘捆绑,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就是模式切换格式化硬盘。所以我没敢尝试,毕竟我是准备做备份盘的,要是格式化了,就悲剧了。
使用篇
如果使用阵列储存是不是第一时间想到它可以兼容多大的硬盘,以及什么样的系统可以使用。
首先解答一下,其实可以兼容6T硬盘两个,加起来就是12T,个人应该是没问题了。企业的话,我就不知道了。系统上说明书上说支持Windows OS,Mac OS(不支持Windows XP,这么经典的居然不支持)。我实测了乌班图系统也是支持的。
使用上我们关系的无外乎就是散热情况还有就是读写速度的测试,接下来还是对比测试出成绩。
这是USB2.0下的速度。
这是USB3.0下的速度,使用了两款软件进行了测试,可以明显的看出3.0是比2.0下的速度快了一点,我这个因为是机械盘,速度还是有些慢,没有达到宣传那样也是合理的,各种因素在里面,最终的测试结果就是这样,所以建议使用3.0的协议接口更加好。下面开始测试固态硬盘的速度。
开始拆下我固态硬盘的时候非常的小,以至于我都怀疑能不能装上,首先就是螺丝的问题,找了里面的几种才找到小号螺丝,所以我发现了其实里面是有几种型号的螺丝。然后又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这个应该不会有人装固态硬盘的。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4K的性能非常强,这也是固态硬盘的优点。因为个人认为是不会有人用固态硬盘做备份盘,但是固态盘可以做镜像盘,至于连接的稳定性,就要看你个人的使用了。总之就是影响速度的因素非常多,硬盘是其一,还有就是电脑本身的接口协议。
还有就是大家最关心的温度问题,毕竟影响文件的安全,所以我在一定时间内做了测试,可能是测温设备的误差,我觉得一段时间的使用硬盘温度40摄氏度是有的,后部的散热风扇是可以起到散热作用的。
总结
铁威马这款设备对于大家使用一块硬盘做资料备份盘的话使用起来是放心的,散热挺好,加上能装两块硬盘,还有就是四种模式的可供切换(可能会对资料安全产生影响,切换前请做好备份)。它的大小也是阻碍了其移动的便捷性,但是金属材料的全身应用还是不错的。使用最新的USB3.1接口协议,又是type_C接口,个人觉得很长时间是不会淘汰的,但是好协议不代表有好的传输速度,实际传输速度还是要看你的电脑配置加上你硬盘的性能。这就是今天带给大家的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