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虽然各路媒体都在宣传4K电视、4K超高清电视,但是,大家家里真正再看4K电视的,恐怕没有几个人吧。 那么,为何4K电视的发展如此缓慢呢?
1、4K 与HD 差距不明显,难以吸引用户额外付费
现有4K 仅提升了分辨率,与HD 拉开的差距不明显:很多运营商的4K 点播节目或4K 频道,只能收取和高清HD 节目或频道相同的价格,这反映出仅仅提升分辨率难以吸引用户为4K 额外付费(市场上不少假4K 的内容对用户的认知也产生了影响)。从标清SD 到高清HD 的演进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用户不愿意为高清节目的清晰度提升而支付付额外费用的问题,因此,市场上一直有清晰度难以定价的说法。
2、缺乏统一、互操作性和实际效果好的UHD 标准
在过去的几年间,不少国际标准组织(如DVB,ITU-R,EBU, SMPTE,ATSC 等)都在努力定义UHD 的相关标准。头条号“智慧家庭”发现,华为刚刚发布的这份《Best-UHD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但由于UHD TV 端到端的产业链环节很多,不仅缺乏各个产业链环节一致认可的、互操作性和实际效果好的一整套UHD 标准,而且随着UHD 相关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视机终端的持续创新),UHD 相关标准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这给内容生产、内容分发、终端生产等都带来了很大影响。在另一方面,对端到端的UHD 体验效果也缺乏一个很好的量化评估体系。
3、UHD 传送网络的投入产出比问题
由于UHD TV 要传送的数据量大,保障端到端QoS 服务质量的要求高,UHD TV 运营商普遍面临着承载网络的选择和投入产出比的问题。
基于光纤的网络运营商和已经部署DOCSIS 3.X 的有线电视运营商,依靠背后的宽带网络支撑可以提供最佳QoS 的UHD 服务质量。由于初期观众量不大,单播传输具有良好的服务质量,同时也是最好的选择,但要支撑UHD 的更大规模部署,就可能需要在FTTX 或DOCSIS 3.X 上加大投资,这就面临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同时,现有DSL 网络最多只能支持25Mbps 的带宽,很难确保UHD 的服务质量,也需要进行改造。
4、UHD 内容缺乏的问题
UHD 内容缺乏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生产UHD 节目的成本比HD 节目高是最为突出的问题:要支持专业的UHD 内容生产,不但要升级现有的内容采集、编辑、存储、编码和转码设备和工具,而且内容生产的相关流程也会发生变化,以符合UHD 相关标准的要求。
实际上,UHD 内容生产者也面临着进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其传统分销商和付费电视运营商(在收入中占比最大)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给用户提供UHD 内容;另一方面,OTT 提供商(如Netflix 和亚马逊)已经支持UHD 甚至开始生产UHD 内容。
除此以外,在专业内容制作之外,目前准专业拍摄4K/UHD 内容其实并不是特别复杂, 准专业制作4K/UHD 的内容也正在加速扩张中。
5、用户对UHD 缺乏认知,产业链对UHD 缺乏协同
大多数用户对UHD TV 相比HD TV 优势和好处的没有清晰的认识。一方面,很多人认为UHD 和HD 只有分辨率的差异,另一方面,不同电视机厂商对UHD 电视各种新功能的宣传各不相同,这加大了用户选择新的UHD 电视机和服务方面的困惑。
在引导用户更换产品和服务过程中,UHD 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同和投入是不一样的,头条号“智慧家庭”发现,华为刚刚发布的这份《Best-UHD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从高清发展到UHD 阶段,行业内对UHD 发展的未来,一直存在不同看法和争议。一种看法就是继续把分辨率提升至8K、16K; 另一种看法则是4K 已经足够用了,以后要转向头盔式VR 视频。对视频和UHD 未来的判断直接影响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