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公司以一场宣誓开启了2014新年之旅。 “2014年为移动互联网扫黑之年,我们将动员一切力量,全力打击网络诈骗黑色产业链,并建立反欺诈信用体系。”在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腾讯公司发出誓言。 腾讯此举并非不无道理,2014年是4G之年,移动互联网将有大发展,同时也伴随风险。 移动互联网扫黑之年 宣誓的同时,腾讯宣布了诸多措施,包括:将建立反欺诈信用体系,加强对网络诈骗黑色产业链的监测和研究,不断提高安全防护水平;健全客户服务机制,在用户遭遇诈骗或有疑问时,第一时间为用户解决问题;动用一切非技术力量。比如,启动微信支付敢付敢赔计划,保护网民。 腾讯称,近期的风险控制数据表明,移动时代的网络诈骗蠢蠢欲动,一个巨大的黑色产业链初步成形,有野蛮生长的苗头。 而针对网络诈骗黑色产业链集中化、产业化、严重性三大特征,腾讯方面认为,银行、运营商、即时通讯、第三方支付、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信息割裂,是诈骗分子赢得时间差的重要因素。 “我们会积极研究用大数据技术识别可疑账号,对抗网络诈骗,也希望与阿里巴巴、百度等大数据运营公司相互合作,在反欺诈方面互通有无。”腾讯公司表示,这也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组建起充足的专业警力和司法力量,加大打击网络偷窃和网络诈骗的力度,让年轻人不要误入歧路;还应加强用户安全教育,提高每个人的安全意识。 全网之敌 据了解,腾讯的QQ和微信,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天猫和淘宝每天都遭到数十万次攻击,其他企业包括网银、网络游戏也经受频繁的攻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数据,74.1%的网民在过去半年内遇到过信息安全问题,总人数达 4.38亿。 事实上,安全业务是当下互联网竞逐热点,除360、金山等传统厂商之外,腾讯、百度也在加强该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邀约百度、阿里等共同整治网络诈骗的举措并非行业首次。2011年1月,腾讯、百度、金山联合共建中国最大的反欺诈网址库,建立打击虚假网购信息的联动机制;去年6月,阿里与腾讯、百度、新浪、盛大、网易、亚马逊中国等21家国内互联网企业成立“互联网反欺诈委员会”,形成电商生态圈联防联打的战略合作框架。 几天前,由腾讯牵头,主要针对短信诈骗的“反信息诈骗联盟”宣告成立,腾讯无线安全产品总经理吴宇再度强调,“反网络诈骗已经不只是警方或一两家安全厂商能搞定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业内人士指出,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从运营商多年来防范诈骗短信、垃圾短信可以看出,虽然治理力度一直在加大,但仍会涌现出伪基站等制造垃圾短信的渠道。随着4G时代的到来,二维码、手机支付、手机游戏等应用的普及将加剧病毒传播渠道的多样化,这远非某一家公司甚至一个行业力所能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