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和外观】
拿到这款VSONIC NEW VSD3S耳机,迫不及待除去外包装,呈现出上图这个包装盒,内附单元嵌入的比较一般,并未做到严丝合缝,但也可以接受啦,整体上中规中矩。先说说VSONIC的背景。“威索尼可株式会社”是旅日华侨1980年在日本创立的,注意:是华人在日本的全资集团公司。目前的深圳工厂是1999年5月成立的,主要负责日本公司耳机与耳机驱动单元的开发、研制及制造,是中国境内的研发与制造基地。VSONIC产品90%出口返销日本,而直到2005年才开始在中国市场上市销售。 关于售价,网上多方查找销售资料,普遍标价在319元,提供红蓝双色和茶黑色两款供用户选择,包括我手上的这款茶黑色VSD3S。
包装背面显示威索尼可的防伪标贴和条形码,以及简短的中英文产品文化语言:“在威索尼可,我们要求每个人都尊重音质,为每一个用户带去超乎想象的完美声音是我们不懈努力的共同目标。” 诚然,只有尊重每个音符原来的本质,才能不断赢得客户挑剔的耳朵。
配件:大中小硅胶套各1对,双层套1对,高级入耳海绵套1对,耳挂1对,帆布包1个,说明书1页 威索尼可这一点考虑的比较周到,必须点赞,为适应各类听众配置了五套不同大小的硅胶耳塞和耳套,毕竟包括男生、女生在内每个人的耳孔大小都不尽相同,为体现最佳舒适度显然是必要的。 【参数及特点】 先看设备参数:
首先,物体能够发出声音必须依靠不同频率的震动,应用在耳机上就必须采用各种不同特性的驱动单元。音频设备好坏最主要的是它的驱动单元,这款VSD3S的驱动单元为“复合振膜CCAW高频率动圈式驱动单元”。所谓“复合振膜”是指在震动单元上纵向依次层叠多层震动单元,进而达到完美发声的目的。“CCAW”(铜包铝线)即Copper Clad Aluminium Wire音频线圈,简单讲就是在相对比较轻的铝线上镀上一层铜,这样既可以增加输入功率和扩大低音响应,又可以使焊接面接触良好,同时扩大了频率响应。 “动圈式”,耳机根据其换能方式分类,主要有:动圈方式、动铁方式、静电式和等磁式。“动圈”(Dynamic)技术是指处于永磁场中的线圈与振膜相连,线圈在不同信号电流的驱动下推动振膜震动发出不同声音。 驱动单元的物理结构决定了发声单元的好坏,所以整体上看VSD3S的这一套驱动单元符合高品质耳机的必要条件。当然,设备灵敏度、阻抗、失真范围、导线材质,包括音源都决定了整个输出音质的好坏。 再看VSD3S的七大特点:
1、钻石切面造型设计 2、一次成型铸造音腔 3、人性化耳廓结构设计 4、铍合金振膜(三层复合振膜) 5、弹性丝线材抗拉不缠绕 6、3.5mmL型镀金插头 7、两种佩戴方式 实事求是的讲,威索尼可在产品研发和设计上的确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整体造型设计符合耳部的人体工学,耳挂的佩戴方式完全充满整个耳廓。
【煲机】
为什么要煲机? 一副未经使用的耳机,它的振膜未经熟化,振膜折环的机械顺性处于原始状态,在播放声音的过程中会导致比较大的失真,同时其他零部件的配合也都未经机械磨合协调,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才能逐渐稳定下来。煲机主要是使它们的机械顺性逐渐变好,耳机振膜也会趋于熟化,更加适应播放各种频率的声音,这样失真才会逐渐下降到一个正常的水平。 上图厂家随机标贴提示“新机应经过100小时的老化,声音才会更加动听”。这里顺便推荐一个手机软件“Burn-In”,下载安装直接煲机即可。 在写本片文章前,笔者老老实实煲了一个星期,大约100小时吧。
【试听体验】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这款号称具备强劲低音的VSONIC NEW VSD3S耳机吧!
我主要采用320kbps无损格式的音频文件进行测试,曲目有: Speo的《Make A Stand》测试女声中高频; Eagles《Hotel California》测试男声和吉他表现; Sting的《A Thousand Years》测试男声低频和解析度; 王菲《影子》测试层次感及人声器乐的分离度; 李传韵的《辛德勒名单-大提琴版》测试弦乐表现和低频下潜; George Winston《February Sea》测试钢琴的表现;
蔡琴《渡口》测试中频女声。 ENIGMA的Sadeness测试电子乐的低音表现力; Bon Jovi的《It's My Life》测试重金属音乐的表现力。 陈小熊的《一块没有记忆的石头》,干静而且清脆的女声。
整体上,这款VSONIC NEW VSD3S耳机各个频段的解析力和表现力比较到位,整体偏向低频部分,这与产品强调的低频一致,但中频和高频并未偏废,入耳的确有点小惊喜。
低频上,确实有比较好的动态表现,尤其在大动态的乐曲中的确让人惊艳,层次感并不混杂,低频细节做得比较到位,人声齿音收敛得也恰到好处,并不突兀,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和更高价位的产品一较高下。如果一定要挑毛病的话,在厚度上理所当然的还有点欠缺,毕竟只是耳机,无法和大功率大推力的设备相比,价位也摆在那里,但至少感觉比我深海赛尔MM450(1800元买的)要好一些。Sting的《A Thousand Years》前奏开始的极低部分并未丢失,这比起同价位的耳机来说已经好很多了。 中频上,细听蔡琴的《渡口》,VSD3S的中频延续了低频区段良好的动态表现,但偏高部分的声音比较松弛。如果人声更加明亮一些,则会显得年轻而且清亮,乐器的亮度也逐渐体现出来。但从低频过度到高频时,细节部分的表现显得不够干净,听起来有一些尖涩和单薄,算是美中不足吧。但这点对于入门级产品来说做得已经非常好了。 高频上,因为这是一款偏重于低频表现力的耳机,所以我对高频部分的表现力并未寄予太大期望。推送Speo的《Make A Stand》,女声的推送整体上比较舒展和清晰,但较为偏亮的高频部分始终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在部分乐器尤其在钹的部分听起来质感特别单薄,《she's gone》甚至有一点点点点尖锐,纵观300价位的市售耳机对高频的控制能力,我认为VSD3S完全可以接受了,除非你是银耳以上的大神。 就总体音质而言,VSD3S耳机的解析度是比较高的,声场开阔,三频均衡,低音下潜和弹性很好,整体上分频清晰,通透性好,虽然这个S版的VSD3S更偏向低频,但这个价位追求高音也甜美嘹亮是不靠谱的,木耳朋友应该完全可以点头微笑了。
我用于测试的这部手机是MOTO X Style,通过对比iPhone 6s和三星S6手机的音频解码和音质水平,MOTO的驱动力还是很好的,输出音质水平应属一流水准,裸推这款耳机已经淋漓尽致,下面再试试用耳放推送看看有何不同?
这是三年前买的AUNE耳机功率放大器,主要用于推动大直径单元的耳机,这次一起拿来测试这款VSONIC NEW VSD3S耳机的表现力。 反复对比几首弦乐和电子乐,恕我直言,包括《命运交响曲》在内,这款耳机放大器对VSD3S的发挥没有特别大的提升和改观,只是声音输出强度提高了很多,细节上并未看出差别来。可见手机对VSD3S的推力足够,也就是说VSD3S非常适合手机推送。
【优点与缺点】
优点: 外形设计很吸睛,人体工学设计完美,佩戴极其舒适,完美贴合;非常适合听流行音乐,在人声、乐器细节表现上非常到位,中低频表现以及解析力在这个价位上应该非常好了,轻松甩掉手机标配的耳机几条街,属听感进阶之利器。作为300元价位的耳塞,非常值得拥有。 缺点: 如果带线控音量会更方便一些;做工细节还有待提高,硬塑机壳里细看有气泡。 一句话总结:VSONIC NEW VSD3S耳机——手机党HiFi音乐进阶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