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DS智能电视网 推荐当贝市场

TV应用下载 / 资源分享区

软件下载 | 游戏 | 讨论 | 电视计算器

综合交流 / 评测 / 活动区

交流区 | 测硬件 | 网站活动 | Z币中心

新手入门 / 进阶 / 社区互助

新手 | 你问我答 | 免费刷机救砖 | ROM固件

查看: 11957|回复: 3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解析智能电视底座发展历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5: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电视机的诞生至今已有九十余年之久,在它演变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其显示技术的不断更迭,所带来的一轮又一轮视觉盛宴。光和色彩变得越来越真实,细节和动态越来越清晰。不过当你陶醉于那面显示屏幕的同时,可不要忘记伴随屏幕一同演化的电视形态,它也是让我们对电视赏心悦目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今天我们要来讨论的便是电视机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的部位——底座。

解析智能电视底座发展历程

电视机底座的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从无到有、从有到拙、从拙到精、从精到简”这样一个过程。

从无到有

CRT时代的庞然大物

最开始的CRT电视大多都是没有底座的,后来慢慢有了一些“连体底座”、“隐形底座”,因为CRT电视内部元器件都比较庞大,特别是真空管和电子枪纵横跨度都比较大,导致电视机看上去很笨重,江湖人称“大头电视”。那时候的电视的底座基本与电视机身融合为一体,或者额外底部突出一点点。主要还是功能性的需求,而且那么笨重的电视,一般都很少会有人去挪动它,所以底座做的越牢靠、结实越好。

解析智能电视底座发展历程

“从无到有”的底座代表作就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索尼的贵翔电视,好家伙34吋的平均体重达到了90公斤,电视底部就是一抹平,因为太重了啥也不够压呀。当然后来为了美观,底下又额外延生出了一“小台阶”,但看上去也没有太大区别。这么大体重的家伙如果硬是要给它加个独树一帜的底座,估计也是格格不入的。

解析智能电视底座发展历程

当然并不是只有索尼长这样,当时与索尼针锋相对的松下电视也差不多。难以想象其实在很多年前电视产品的同质化就已经如此了,现在的整天吹嘘的互联网企业也不过是后生之辈而已。但是说实话就那个时代的科技和工艺水平,能把电视做成这样也实属不易了,谁叫显像管电视都是体重超标呢?

解析智能电视底座发展历程

90年代的CRT电视基本就长那样了,厂商们估计也没想着怎么去塑造底座了。虽然中间也冒出了像日立这台电视底部长了四个疙瘩的怪咖之外(这种造型后来在中国非常流行,我家第一台电视就长这样),但放眼整个电视产品线,几乎也都是亲兄弟的区别了。

从有到拙

等离子时代电视终于立起来了

直到二十世纪初等离子电视的出现,电视终于可以站起来走路了。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等离子电视轻薄了许多。它是第一代的自发光显示技术,没有电子枪那样的庞大内部结构,大部分的空间都可以留给屏幕。说起等离子,70、80后一代估计还有很深的情节,自发光带来的惊艳视觉冲击让人过目不忘,哪怕这是一只电老虎并且寿命还不长。

解析智能电视底座发展历程

最开始的等离子电视,底座设计依旧沿用了CRT时代的一些元素,比如依旧笨重,为了保持电视的稳定性,底座与桌面的接触面积非常大,并且仍然是方方正正。

解析智能电视底座发展历程

后来厂商们的设计审美意识初见端倪。随着等离子电视也朝着轻薄化前进了一小步,稳定性不再成为电视底座发展的一大负担。圆盘形底座、更小面积的单点支撑、可旋转、可调节倾斜角度的底座都相继出现。轻薄化带来了更多设计的可能,当然这个时期的奇思妙想还只是一次初步的探索。

自带"电视柜"的背投时代

在普通彩电的基础上结合了投影技术的背投电视也曾红极一时,不过也只是昙花一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然后很快就被液晶电视抛弃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为什会被淘汰,原因和等离子电视也有那么几分相似,成本高、技术壁、价格战。而且它还没有等离子那么出色的视觉体验。

解析智能电视底座发展历程

背投电视的底座长啥样呢?笔者觉得背投电视是无从谈起底座设计的,如果非要把那个长得想电视柜的家伙称之为底座的话,那就有另一种解释了,背投电视一半的体积都是底座。

解析智能电视底座发展历程

这样的底部设计也有个优点,可以把屏幕部分做得超大,边框很窄,让有体积需求的音响放在底部获得更充裕的空间。不过从侧面看去你会惊呆,它的厚度又回到CRT时代。

百花齐放的液晶时代

液晶电视的兴起改变了电视底座毫无设计感的现状,可以说它是至今为止显示技术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变革,它带来更加优秀的色彩体验,更为紧凑的产品结构,平板电视从此已一发不可收拾。

解析智能电视底座发展历程

液晶电视与等离子几乎是在同一个时期绽放,早期液晶做不了大屏幕,等离子做不了小屏幕,价格差距也几乎没有,但是液晶极高的可塑性注定了它终将取代等离子。随着LCD技术的发展,它诞生了很多的品种,尺寸也越来越大、越来越薄。

虽然液晶电视屏体形态至今仍没有太大的变革,外观同质化的确也越来越严重,甚至是不看品牌logo都很难辨认是哪家的产品了,但是人们对时尚和美的渴求,在设计师的手里变成了花样百出的底座设计,这让液晶电视又有了新的可能。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液晶时代电视机上的那些花样底座。

解析智能电视底座发展历程

X形底座。这个设计最早出自三星之手,后来被国内厂商发扬广大。这种设计与电视屏体薄和窄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兼顾了稳定度。线条感出众,金属材质的运用让电视看上去十分上档次。

解析智能电视底座发展历程

船形底座&U型底座&圆形底座。这种弧形底座至今也有很多电视采用,曲线带来了柔和感,让电视看上去不会那么生硬,并且与方方正正的电视屏体形成对比,带来视觉效果的冲突。

解析智能电视底座发展历程

文镇形底座。这种底座与中国的文具文镇的形态如出一辙,只不过在中间嵌入了电视屏体。看上去风格简约、刚硬,展现了最求极简的艺术雏形。

解析智能电视底座发展历程

方圆实体底座。方形或者圆形的实体底座看上去比较保守,但是会给人牢靠的感觉,不浮夸也不花哨,不过总归还是少了一点设计感。

从精到简

简约的后液晶和OLED时代

液晶电视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电视的形态也经过了千奇百怪的各种尝试,在后液晶时代和OLED时代,电视的底座终归还是平静了下来。电视底座的发展这近几年越来越简约精巧,甚至很多设计都在故意隐藏底座,让用户的焦点聚集在电视屏幕的强劲视觉冲击上。

解析智能电视底座发展历程

泛滥的双V底座。双V字型的底座相信大家已经屡见不鲜了,不知是设计灵感的殆尽,还是为了节约成本套用一个模具,反正很多厂商的电视无论中高低端都会采用双V形的底座,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但究其不过还是有些视觉疲劳了。

解析智能电视底座发展历程

云底座。云底座这个概念出自于乐视。时尚的非对称型流线设计,底部的三角孔设计增加架体的承重力和强度,让电视摆放美观又稳固。

解析智能电视底座发展历程

弧形底座。之前介绍过弧形底座了,但是现在要说的是曲面电视的弧形底座。其代表就是三星的SUHD电视。底座的曲率与屏幕的曲率几乎一致,让电视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上去都十分具有整体感。

解析智能电视底座发展历程

悬浮底座。OLED电视具有更薄更轻的屏体,悬浮底座的设计更是让OLED电视的科技感爆棚。这其中的代表之作就是LG 2015年的旗舰OLED电视,金属与电视屏幕连接的透明支架,让电视看上去像是悬浮于空中,流畅的金属纹路让底座极具线条感,这样扎实又时尚的底座,完全就是为设计而生。

总结:从CRT时代到液晶和OLED时代,电视底座的发展是同显示技术、工艺水平以及人们的审美意识一同进步的。CRT和背投电视都有着庞大的身躯,底座的全部作用都只是为了“承重”,也就是电视结构所需。那个时代电视还是新鲜玩意儿,消费电子工业设计也才刚刚萌芽。紧接着等离子和液晶电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占领电视市场,更加轻薄的产品形态,更大面积的屏占比,激起了人们对于家电产品“美”的渴望,电视底座开始出现了更多的结构,附带更多的装饰属性。直到后液晶时代和OLED时代,电视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鼎盛时期,电视的装饰属性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有风格的产品开始出现,其中简约而高雅的风格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欢,大部分的底座设计开始变得有内涵。

不过当下的电视产品也面临着形态趋同化的问题,似乎电视的设计已遇到了瓶颈,相互之间的抄袭模仿越来越严重,正真有能力在外观设计上创新的公司往往还是从前那几个。我想如果电视的“上半身”实在没什么可设计的,那就在它的“下半身”创造时尚吧。 



上一篇:送给迎接新学期的孩子们,家长必看学习软件推荐!
下一篇:解析真正受众人群需求智能电视用户群体是谁
沙发
发表于 2016-2-23 15:3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是博学啊  底座都这么能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4-27 21:1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ZNDS有你更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4-27 2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新帖|标签|软件|Sitemap|ZNDS智能电视网 ( 苏ICP备2023012627号 )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21768 丨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373号

GMT+8, 2024-4-29 20:39 , Processed in 0.078081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监督举报:report#znds.com (请将#替换为@)

© 2007-2024 ZND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