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iMac绝对可谓是一体机中的标杆产品,精致优雅的外观造型及细腻至极的5K屏,都成为了其他厂商竞相模仿及追赶超越的目标。
对于MAC OS操作系统而言,在国内的占有率还是相对较低,很多购买了iMac的用户拿到手第一件事情就是装BOOTCAMP然后安装WINDOWS系统使用。从2015年度百度统计的报表来看,WIN7系统占有率48.05%,而MAC OS仅仅只有0.71%,所以必然存在一个现象,伪果粉!就是购买了APPLE的电脑,却使用着WINDOWS操作系统。就拿iMac的伪果粉来说,他们会直接告诉你,虽然用着WINDOWS,但是iMac的硬件设计是顶级的,因为你很难找到能和iMac比肩的一体机。
华硕(ASUS)Zen AiO Pro 傲世一体机23.8英寸 4K触控屏 3D摄像头 i7-6700T 16G 512G SSD GTX960M 4G独显
不过华硕最近推出了一款有着“iMac终结者 ”称号的Zen AiO Pro Z240IC一体机,其使用了支持10点触控的23.8英寸IPS显示屏,拥有3840x2160的4K级分辨率,像素密度高达185PPI,可视角度达到178度,可以覆盖100%的sRGB色域。抛去争议较大的外观方面, Zen AiO Pro的硬件配置还是值得称赞的, 搭载英特尔最新的第六代Skylake四核处理器,配有i3-6100T、i5-6400T和i7-6700T三个型号供挑选,匹配 Intel H170及H110芯片组,提供4GB到32GB DDR4 2133MHz的内存选择,显卡则提供GTX950M、GTX960M两种选择,机身存储则有混合、机械及SSD三种选择,具体怎样搭配还看个人需求,不过全部按最高要求配置出来的顶配版AIO Pro Z240IC,运行性能应可媲美iMac 5K顶配版。
一、开箱展示
我很幸运的在发布之初拿到了ASUS Zen AiO Pro Z240IC的旗舰机型Z240ICGT,相对国内外这台机器的评测和介绍以及相关资料较少,故作一文,供玩家一起研究探讨。
ASUS Zen AiO其实也普及了好几代了,使用六代SKYLAKE系列处理器的一体机更名为ASUS Zen AiO S,这点从包装的正反面可以看出。
Z240ICGT作为ASUS Zen AiO S的旗舰机,配置上自然也是非常奢华,这点从铭牌上可以看出:
CPU:INTEL I7 6700T 内存:DDR4 8GBX2
固态硬盘:512GB
WIFI:812.11AC
蓝牙:BT4
屏幕:24寸4K UHD.T,这里的T就是TOUCH的意思,带有触控效果的触摸屏。
开箱之后是很简单的主机和附件盒
附件盒包含:无线键鼠一套,纸质文件四份,电源适配器一只。
这套带有浓烈的APPLE味道的无线键鼠是华硕品牌生产的,带有一个接收器,刚拿到手以为是全铝的,但是拿到手上才发现是塑料的。
电源适配器是台达生产,180W额定功率。
适配器正面一样是华硕传统的LOGO印章。
质保卡说明书若干。
这样一台一体机这样放着,有没有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老婆就直接说,这台苹果机好漂亮。我想了一下,还是坚持没有忍心告诉她这不是苹果。
这台机器的屏幕是镜面屏,从反光度上就可以辨别出。
边框全金属打磨,在金属的细节处理上感觉用心了。
三个摄像头?是的,你没有看到,这就是INTEL最新3D摄像机系统,支持体感行为捕捉,能够对人物动作进行识别,比如用作面部识别登录,或者玩一些动作控制游戏,如果你玩过xbox ONE的体感系统 kinect的话,相信对这个东西就不陌生了。
左下角的SONIC MASTER PREMIUM是华硕的美声大师音频设计,本质就是内置了高达6个扬声器单元,总输出功率可达16W。
主屏幕下方ASUS LOGO下方的黑色金属条采用圆形抛光打磨,这金属条背后隐藏着音频喇叭。下面的金属底座,能很明显看到拉丝抛光工艺。
屏幕的右下角有电源灯和硬盘指示灯
机身外形与iMac有着不少雷同之处,同样使用阳极氧化铝铸造而成的一体化机身外壳,机身背面同样采用了圆弧形弯曲设计,电脑金属支架造型及中洞开口设计,让人在Zen AiO S与iMac间傻傻分不清。
为将两者区分开来,ASUS特意在机身背部及支架加入大面积金属拉丝处理,并为机身选用当前流行的香槟金作为配色,底座则改为人字形支撑设计 。虽说有多处相似,但机身整体外观造型还是很养眼的。
任何工业产品都怕两个字:细节!从APPLE的诠释中可以获取的信息量是:处理好细节者得天下!
这次华硕在细节上看起来下了点功夫,背壳的拉丝工艺观感不错。
主机上边缘的金属细节处理
金属底座与主机的连接处的细节处理
开机键设置在背面的一角
在主机的背面下方是IO接口设定区,音频输出很方便的接驳一些专业耳机,MIC输入可以方便接驳麦克风和音频采集设备,
SD卡接口可以很方便的导入相机里的照片,对于我这样的单反党来说很便利,不用总是要找读卡器插入USB口。
另外一边是USB接口和视频输出接口区域,设置了2个HDMI输出,方便多屏使用;同时也设置了4个USB3.0,一个USB2.0,还有一个USB3.1的Type-C接口。
在支架的背线孔对应部分,设计了千兆网卡接口和电源输入口,这样可以很方便的理线,细节和产品人性化考量上还是下了功夫。
我尝试在USB3.0口上接驳了SSD,USB3.1 Type-C上接驳了移动SSD,都可以很方便的收纳到主机的后方,这样桌面看起来会很清爽。
ASUS ZEN AiO PRO的LOGO设计在底座下方,配合着金属拉丝的质感,非常有味道。
屏幕仰视的角度最低是在这个位置
屏幕俯视的角度最高是在这个位置。总的角度差大概在45度。
配合上无线键鼠,接驳好电源线之后,我还是发现,桌面很清爽。所以人性化设计真的是一体机第一考量。
第一次开机,我只开了一盏小夜灯的情况下,所以周边光线有点暗
屏幕色彩还是非常艳丽的
选取了屏幕的两个区域做了局部拍摄,色彩相当艳丽。
关闭所有外部光源,拍了几张4K图,感觉还是不错的。
二、BIOS简介
开机按F2进入BIOS界面,[概要]里可以看到主板型号:Z240IC-H170,CPU是I6 6700T,内存是DDR4 2133频率 16GB。
[高级设置]里面的选择相对还是比较简单的。可以肯定的是不可以超频,连内存都不能超。
[高级设置]-[内置设备]里可以看到存储设备的情况
SATA设置点进去可以看到总线的中端已经被使用
继续点进去可以看到一块三星的512GB的M.2接口SSD在使用,虽然是PCIE3.0X4的M.2接口但是走的应该是SATA协议的ACHI模式,并不是NVME的SSD
NVME设备这里是空的,不知道以后能否扩展一块。
工具里比较实用的是华硕的BIOS升级程序
支持USB和在线更新BIOS两种方式。
三、硬件检测
CPU采用的是I7 6700T,四核八线程2.8G主频,睿频最高到3.6G主频,SKYLAKE核心的第六代I7处理器。功耗只有35W。
显卡是集显和独显双显卡,2D模式下使用I7 6700T的HD530集成显卡,3D模式下使用NVIDIA的移动GPU GTX960M显卡,640SP单元,4GB DDR5。
内存采用了2条海力士DDR4 2133 8GB内存组成双通道模式,默认参数是15 15 15 36 2T。
主板和BIOS里显示的一致,Z240IC-H170主板,采用INTEL H170芯片组;
SSD是三星的M2HPV512HDGL:512GB容量,M.2接口,其实这个型号就是大名鼎鼎的三星SM951 ACHI版,PCIE3.0 x4的M.2通道,可以看作前代XP941硬盘的升级版,此外,SM951的闪存也升级到了16nm MLC,搭配三星自家ARM构架MDX PCI-E 3.0主控,编号为S4LN058A01-8030,MLC闪存芯片编号K9UKGY8SCD-DCK0,制程工艺从之前的19nm升级到了16nm,内部通道提升为Toggle DDR 3.0,连续读写速度可以达到2GB/s,性能非常强劲。
WIFI网卡采用的INTEL最新的7265 AC网卡,2X2MIMO设计,5G支持867Mbps链接速度,另外还支持蓝牙BT4,我的一体机距离路由器大约5米左右,无线连接速度依然保持在867Mbps,链接速度的衰减小,性能稳定。
系统和设备管理器一览,WIN10 X64家庭版的操作系统,屏幕是3840X2160的4K UHD分辨率的10点触控触摸屏。
四、性能测试
AIDA64的内存缓存测试,中规中矩
CineBench R15为目前最新版的Cinebench系列测试软件,它采用了3D设计软件CINEMA 4D的3D引擎,支持多线程同时运算,可以用来评测多核处理器的效能。I7 6700T的CPU渲染效能在663cp,和I7 3770相当。这么说概念可能有点模糊,I7 5960X的渲染效能我测过在1320cp,也就说CPU渲染相当于I7 5960X一半的效能。
GTX960M的GPU OPENGL渲染效能在95.81FPS,如果要找个参照物的话,GTX970大约在143FPS,OPENGL效能的话,GTX960M大约是GTX970的67%。
3DMARK是测试CPU GPU协同游戏效能的测试软件,首先4K分辨率下FIRE STRIKE ULTRA测试下,1036分,CPU物理分10541。
2K分辨率下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下,2034分,CPU物理分10575。
1080P分辨率下FIRE STRIKE 测试下,4050分,CPU物理分10583。
这块显卡只能说在移动平台中算中高端,如果非要和台式机显卡比较的话,可以跟GTX950 4GB的台式机显卡相比较。
效能不能单纯看配置,作为一体机来说,温度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GPU的温度测试我采用FURMARK甜甜圈来做拷机测试,让显卡满载运行一段时间,记录测试的温度曲线,测试分辨率我这里选择变态的4K分辨率3840X2160,这时候待机状态下GTX960M只有40度。
4K分辨率下拷机10分钟后,显卡的温度稳定在78度左右,可以接受。
CPU温度测试,我采用AIDA64自带的稳定性测试,只设置FPU单拷机是为了获取到CPU的满载最高温度曲线,满载测试了半个小时之后,可以看到CPU表面温度41度,四个核心温度在74-77度左右,非常可以接受。
这块三星的SM951 ACHI 512GB我采用大家都喜闻乐见的AS SSD BENCHMARK测试,得分直接彪破2000分,这和普通的SATA SSD是不可比的,SATA盘中的旗舰INTEL 730 480GB也就在1000分附近,要只谈跑分的话是没有三星这块SM951跑的开心。
五、屏幕测试
对于这块4K屏幕,我采用SPYDER 4专业红蜘蛛测光仪来测试其真实的效能。下面直接汇报结果吧。
sRGB色域表现达到了100%,Adobe RGB也达到了80%,对于摄影师和设计师来说可以得到更完美的视觉效果体验,在进行图片操作时也能够更直观的获得更加丰富的色彩展示。虽然这相对EZIO和HP的顶级广色域不算什么,但是iMAC的5K屏ADOBE RGB也就在75%。
在色调响应测试中,光度为2.2是一个标准值。体现在测试报告中测量的伽马值曲线越接近2.2越好。伽马值越高(如 2.4)则图像对比度以及色彩饱合度越高,通常会损失阴影细节。伽马值越低(如 1.8),则图像对比度和色彩饱合度会较低一些。XR3501的色调响应为2.1左右,处于光度1.8-2.2的边缘地带,已经算很好的表现了。
从灰阶表现看来,这块屏幕最高色温在6220左右,最低色温在6020左右,范围不够宽泛,也是由于一体机的屏幕没有专业显示器的OSD菜单无法手动调节。
色彩亮度的均一性测试最大不超过3%,这块面板的色彩均一度调教得让我扶了一下眼镜,我举个例子,iMAC的5K屏幕色彩均一性也就控制在10%以内而已。
亮度的均一性最大10%,在屏幕右侧部分,基本没有漏光了,DELL的P2715的4K UHD均一性品控都普遍10-15%。
总体来说这款机器的显示器在定位上,其色温、色域均一度方面都是比较优秀,大约相当于独立显示器5千元价位的产品,但是别忘了咱还有10点触控的触摸屏!
六、INTEL 3D摄像机体验
这台机器带的INTEL 3D摄像机芯片型号是F200,属于近距离体感使用的型号,采用三个摄像头分别对应捕捉色彩,人与摄像头的距离还有人物的动作三个方面。
我也赶时髦体验了一下INTEL 3D实感摄像头,进入驱动页面
首先距离摄像机和动作捕捉摄像机,对你的动作和距离进行定位,并且通过让手发光的效果提示你达到最佳的距离。
通过手来控制水流的流动速度和方向,这完全通过RGB摄像机和动作捕捉摄像机独立完成。
虚拟把玩三个小晶格,帽子戏法一样来回的三个小球扔来扔去,完全通过虚拟的摄像机捕捉体感来完成。
当然,INTEL驱动页面提供给你更多的应用展示和专业用途,另外目前也有免费的体感游戏可以下载来玩。总体来说,感觉不错
总结: 1、Zen AiO Pro Z240ICGT顶配给我的感觉是配置非常的高档和均衡,无论CPU内存SSD还是显卡都是配置中比较出彩的部分,这个价格去买iMAC 5K屏版本,连I5/8G内存/1T HDD/2G独显版的都买不到,当然这种配置在iMAC里也是完全不可能找到的,虽然iMAC 5K屏版本是27寸的,但是ZEN带十点触控和INTEL 3D摄像机啊。
2、Zen AiO Pro Z240ICGT的工业设计元素、材质、人性化设计都非常的到位,如果不是ASUS的LOGO,我真的会以为是APPLE制造。
3、极端的拷机测试GPU和GPU也不超过80度,这款机器在散热系统上还是用心的。
4、十点触摸和INTEL 3D体感摄像机功能和概念比较超前,但是现阶段的实用价值较低,软件开发没有跟上节奏。
5、键鼠太烂,说实话,我情愿不要配这套键鼠啦,键鼠接收器不定时的会掉链子,真实让人无限的头疼,如果想买这套机器的朋友直接同时下单去买套喜欢的键鼠吧。
6、对于真果粉,这种人群是不会被转化过来的,但是对于伪果粉来说,是坚持在iMAC上继续用WINDOWS呢?,是直接考虑ASUS的Zen AiO Pro 。这可能会是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