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DS智能电视网 推荐当贝市场

TV应用下载 / 资源分享区

软件下载 | 游戏 | 讨论 | 电视计算器

综合交流 / 评测 / 活动区

交流区 | 测硬件 | 网站活动 | Z币中心

新手入门 / 进阶 / 社区互助

新手 | 你问我答 | 免费刷机救砖 | ROM固件

查看: 10904|回复: 1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讯]

基于互联网思维模式智能电视借势而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8 1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2010年,各大电视机厂商便开始相继推出了智能电视产品。到2014年,智能电视市场迎来爆发,销量突破3000万台,市场渗透率接近70%。然而,另一组数据显示,2014年底,北京地区每晚电视开机率已不足三成,而5年前的数据是75%。这无疑是智能电视实现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随着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电视机前“走开”,电视机已不再是人们闲暇生活的核心,如何把这些流失的用户群体“拉回来”是智能电视发展的关键。
借势一:互联网——内容上的丰富。互联网无疑是抢夺传统电视机用户的最大竞争对手,对于早已不满足完全非交互式且信息量极度受限的传统电视节目的人们而言,网络资源有绝对的吸引力。现有技术已经在逐步实现智能电视与互联网资源的对接,许多智能电视厂商通过与视频网站等一些网络运营商家的合作来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资源。但是,与互联网所提供的海量资源相比,这一对接到目前为止是远远不够的。此外,楼主通过一路捞导航网链接到的相关网站了解到,相对于拥有大量APP应用的其他智能终端而言,智能电视的应用也显得极度匮乏。因此,智能电视厂商必须抓紧技术上的研发,完善与互联网的对接,同时大量开发智能电视的应用软件,真正地充实智能电视的“内容”,才能将客户不断地吸引回电视机前。
借势二:4G网络——更好地实现与其他智能终端的交互。2013年底,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同时颁发4G牌照,中国迎来4G时代。随着网速的大幅提升,大量新的应用和信息服务纷纷涌现,4G网络所提供的高速数据传输服务已经为许多智能终端之间的交互提供了一条快速便捷的通道,它同样可以为智能电视所用,使其加入交互活动之中,实现用户在户外访问家庭资源的功能,方便快捷,且避免了资源的重复存储。这无疑会使用户体验得到大幅的提升,从而使智能电视的渗透力得到进一步的飞跃。
借势三:云端操作系统——降低智能电视的本地计算要求。继电脑和手机之后,智能电视成为争夺用户眼球的终端窗口,然而未来智能电视的竞争不单单局限于硬件终端,云端应用也将是决战点。云端提供的虚拟化运行环境,一方面能够满足用户通过智能电视实现电视、社交及办公一体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将软件与系统隔离开来,使得智能电视能够保持系统长久的干净、绿色,避免用户被系统运行缓慢等问题困扰。智能电视的未来应实现自己的云端操作系统,这样做会降低智能电视对本地配置的要求,本地设备更多是一个输入和输出设备,计算、数据、应用都在云端,从而大幅度地降低硬件成本。当然,这样的架构离不开高速网络的支持。
借势四:大屏幕优势——吸引对视觉体验有更高要求的用户群体。屏幕大一直是电视机的绝对优势,在智能电视的发展中,完全可以把这个优势扩大化,以此来吸引那些对视觉体验有更高要求的用户,不妨在屏幕上下功夫,合理地加大尺寸、提高屏幕清晰度,为用户带来更高的视觉体验。此外,楼主在一路捞导航网链接到的各大相关网站内还发现,便捷的遥控器操作模式、体感交互、语音交互、多屏互动、一机多屏、可定制化等功能的升级都是顺应客户需求的人性化发展要素,同样是不能忽视的。                                                                                                                                     总的来讲,智能电视的发展应基于互联网思维模式,依托“平台 内容 终端 应用”的生态体系,充分借助现有资源的优势,打造“内容 终端 数据 服务”的价值链闭环,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事半功倍。

上一篇:长虹U3完美诠释智能电视三大指标
下一篇:为什么电视机不像手机一样经常会有爆炸的新闻
沙发
发表于 2015-6-9 13:0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浙江
路过不发表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新帖|标签|软件|Sitemap|ZNDS智能电视网 ( 苏ICP备2023012627号 )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21768 丨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373号

GMT+8, 2025-5-12 06:47 , Processed in 0.138799 second(s), 1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监督举报:report#znds.com (请将#替换为@)

© 2007-2025 ZND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