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DS智能电视网 推荐当贝市场

TV应用下载 / 资源分享区

软件下载 | 游戏 | 讨论 | 电视计算器

综合交流 / 评测 / 活动区

交流区 | 测硬件 | 网站活动 | Z币中心

新手入门 / 进阶 / 社区互助

新手 | 你问我答 | 免费刷机救砖 | ROM固件

查看: 6229|回复: 1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全球彩电显示技术大战从双雄会走向三国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1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在全新一代海信ULED曲面电视上市背后,一个原本由日韩企业主导的全球电视显示技术“双雄会”格局,正在变成中日韩企业的“三国杀”。作为后来者的中国力量,正在海信的强势推动下上演“后来者居上”。


4月8日,海信电器面向全球推出全新一代的ULED曲面电视,再次引爆2015年彩电市场旺季点火,并在国内彩电市场刮起一股显示技术自主创新风。


此前,三星索尼长虹创维等中外彩电企业均已发布各自的电视新品。海信此次上市的ULED曲面电视新品以更精细的布光技术实现了级超高动态对比度和高亮度表现,其动态对比度可达900万:1,峰值亮度可达900尼特 ,是OLED电视的2倍。在色彩表现方面,海信ULED曲面电视创新应用12项炫彩处理技术,可检测到画面中每个颜色细节,自适应匹配对应的颜色参数,确保每一个图像都具备纯净自然色彩以及精准颜色细节。海信XT910系列ULED曲面电视还采用了与3M公司合作研发的纳米级量子点技术,达到BT709标准下140%的色域覆盖范围,颜色更加精准和细腻。


凭借出色的显示性能,海信新一代ULED曲面电视将与日韩企业在电视显示技术上展开正面较量。


众所周知,从2002年进入平板时代以来,中国彩电企业的发展呈现出“突飞猛进”态势,很快成为全球平板电视制造大国。但是,由于缺乏在显示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平板电视核心零部件上主要依靠外资进口,这也为中国从彩电大国向彩电强国转型的“巨大鸿沟”。


即将于今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将创新驱动和智能转型提升至“前所未有”高度。作为中国版的工业4.0计划,其核心标志就是推动中国企业原创能力的提升。对于彩电行业来说,核心创造能力就集中在显示技术上的自主创新。


早在去年海信推出全球首创的第一代ULED电视,拉开了中国企业在电视显示技术上与日韩企业硬碰硬较量的先河。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彭健锋看来,“海信的ULED技术是中国彩电业近十年来为数不多的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超高清技术。这将在未来带动更多中国企业在显示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今年初韩国三星也推出采用分区控制技术的SUHD超高清电视,这也进一步确立了海信未来显示显示技术布局上的领先性,并将此前的电视显示技术日韩双寡头竞争格局推向了中日韩三巨头对垒的新格局。


近年来,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一批中国本土平板显示面板工厂顺利投产,打破了过去全球平板显示面板主要为日韩企业所垄断的市场格局。特别是最近几年来,以松下、索尼等日本老牌彩电巨头受制于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的制约,在全球彩电市场竞争力快速衰退,这为了中国企业在显示技术上的创新崛起,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平台。


对于彩电来说,核心部件不只是一块面板,还包括背光模组、图像处理技术,实际上考验着整个彩电企业在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创新能力。比如说,当前市场上的众多4K电视,均可以从上游工厂采购到4K面板,但由于各家企业所拥有的图像处理技术和模组技术不同,造成了同是4K电视,但画面显示效果“千差万别”的情况。


早在2008年海信投产了业内第一条LED背光模组生产线,实现了LED电视产业链的自主研发、自主制造。同时通过多年创新积累,取得100多项显示技术专利,实现在动态对比度、色域、峰值亮度、黑场亮度、清晰度等关键指标的全面提升,完成中国企业在显示技术上的自主技术体系的创建。


更为重要的是,与当前的OLED电视相比,ULED电视在技术成熟度和成本方面更具优势。中怡康1月份零售监测数据看,65寸大尺寸ULED电视价格仅为同尺寸OLED电视的1/3左右。ULED作为海信的平台性显示技术,不仅仅应用在液晶电视领域,未来将在医疗显示、商用显示对对比度和色彩表现要求较高的显示领域广泛应用,其在彩电市场的发展空间和商业价值不言而喻。

更多信息请来信封俱乐部


上一篇:显示性能再升级 海信发布ULED曲面电视新品
下一篇:海信新品悬疑式营销引热议
沙发
发表于 2015-4-26 13:4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浙江
哎哟说的蛮有道理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新帖|标签|软件|Sitemap|ZNDS智能电视网 ( 苏ICP备2023012627号 )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21768 丨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373号

GMT+8, 2024-6-1 09:16 , Processed in 0.073860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监督举报:report#znds.com (请将#替换为@)

© 2007-2024 ZND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