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L3.0产品演示:未来移动设备高清传输的标准导语:在日常办公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会议场景:演示PPT。按照传统的操作方法,我们会携带一个配有VGA接口的笔记本电脑,然后再连接到到投影仪或者大屏幕上。但是VGA(Video Graphics Array)已经是1987年开始推广的视频传输技术了,按照科技发展速度,应该早就被替代了。不过随着这两年PC行业的巨大变革,PC产品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在消费类产品中,VGA接口已经不再是必备接口,取而代之的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接口,这是2002年推广的技术。 近年来移动设备爆发式增长,HDMI虽然在PC产品上日益普及,但是扩展到移动设备上却显得有些水土不服,毕竟移动设备的主要产品——手机现在是越做越薄,外观设计上恨不得一个接口都没有,更别谈在充电口和耳机孔之外再增加一个HDMI接口了。虽然市场上已经出现了部分这样的产品,一端为标准的HDMI插头,一端为Micro HDMI(D type)手机。但是显然没有被主流厂商的主流产品所接受,普及道路举步维艰。 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高清影音标准接口Mobile High-Definition Link (MHL) 应运而生, MHL是一种连接便携式消费电子装置的影音标准接口,仅使用一条信号电缆,通过标准 HDMI 输入接口即可呈现于高清电视上。它运用了现有的 Micro USB接口,不论是手机、数码相机、数字摄影机和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 皆可将完整的媒体内容直接传输到电视上且不损伤影片高分辨率的效果。 技术解析 VGA接口是一种D型接口,采用非对称分布的15pin 连接方式,共有15针,分成3排,每排5个孔。 传统的 HDMI 具有 19个管脚,其中 12个管脚主要是用来传输视频和音频的信号,其中这12个管脚分成4个通道来传输音频和视频,我们把它称之为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 TMDS );还有3个管脚是专门用来做控制用的,这些控制信号包括DDC (Display Data Channel )及消费性电子控制(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rol ,CEC )。那么其它的管脚是做其它用处的,所以光是音频、视频和控制就占去了 15个管脚,这是传统的 HDMI 的一个结构。 MHL 是由SONY,NOKIA,Silicon Image,Toshiba,三星等公司联合倡议的一个新型便携式产品视讯传输协议。它有别于传统 HDMI 的 19个管脚,MHL 只有 5个管脚,其中 4个管脚专门用来传输音频和视频信号的,1个管脚是专门用来进行控制的。 现实状况 目前采用MHL标准的产品拥有300多款型号,覆盖手机、电脑、游戏机、投影仪、汽车等多个平台,包括Samsung Galaxy Note系列、HTC One系列、Nubia Z5,小米2,魅族MX系列等多款知名移动设备。装机总量已经突破4.5亿。在2013年上市的智能手机中,有22%支持MHL,而显示设备为20-25%。 2013年8月,矽映电子正式发布了MHL 3.0标准,其拥有比MHL 2.0高出一倍的带宽,可提供4K超高清分辨率和更宽的色域,为消费者带来更加绚丽的视觉体验,同时也受到最新的HDCP 2.2规范的保护。通过使用一条双向通道,新规范能够在支持4K分辨率视频的同时为大容量存储设备以及触摸屏、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提供高速外围支持。同时,矽映也推出了业内首个4K超高清MHL® 3.0解决方案,其中包括移动发射器、桥接和多媒体切换器集成电路(IC)。 MHL 3.0 技术演示 日前矽映电子在北京通过现场应用的方式全方位展示了MHL 3.0接口的特点及性能。具体包括数字电视、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器、游戏设备等。
支持MHL 3.0接口的电视棒
采用MTK方案的手机连接笔记本电脑和车载显示器
采用MHL3.0技术的整套设备
采用MHL3.0技术的手机
采用MHL3.0技术的DOCK底座
采用MHL3.0技术的游戏设备 未来展望 谈到移动设备接口方面,相信大家一定也不会忽略SlimPort接口,不过与MHL接口相比,前者也还有诸多的不足,在整个生态圈建设方面与MHL接口有很大的差距。 根据目前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移动和高清是两大必备关键词,主流手机和平板都已经支持1080p,部分移动设备甚至已经达到了2K分辨率,但是受制于屏幕尺寸,在实际使用当中高清视频传输就变得非常必要,在保证移动设备外观设计的前提下,重复使用Micro USB接口的MHL技术已经成为移动连接的不二选择。
不仅可以随心下载近千款软件,还有无尽的好玩的抽奖活动等你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