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ao501802766 于 2019-4-30 17:24 编辑
被万千中产宠幸,可以全身心畅享超大屏视界的激光显示,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特别当激光电视面世之后,因为在亮度、可靠性、均匀性、画质等领域大幅超越 投影,更将激光显示技术的优越性提升到新的高度,彻底激发起超大屏市场的消费热情。
在80英寸+市场,虽然液晶电视有一些销量,但大部分份额被激光电视所占据,说其几乎垄断了市场也不为过,而且激光正将这种优势朝70英寸甚至65英寸转移。
最近4年,因为 海信在激光电视领域的强势布局,激光电视销量大增,大屏显示市场也迅速膨胀。但客观说,规模起量的同时,市场依旧有丝许杂音,一些消费者依旧分不清激光电视和投影的区别,甚至会出现一些本想买激光电视,反而将投影搬回家,最终对激光电视还产生一定误解的情况。
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曾说,真正重要的东西就要明朗地传达出来,就像背负的东西越重,脚步就该越轻一样。
对激光电视而言,市场正在放量,不少消费者因为看好激光技术的前景而选择购买,所以在这关键时刻,一定要将激光电视与投影的区别明确地表达出来,不要再让搞不清楚、误购买等杂音影响激光显示技术的发展。让技术领先、性能先进的激光电视,尽可能脚步更轻盈。
其实,在去年年底,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就对“激光电视和投影”做出了明确的标准划分,但术语成分太重,对消费者来说不够亲民。
笔者认为,普通消费者要搞清楚激光电视和激光投影的区别,第一心里要清楚这并不复杂,第二在选购时要记住以下五点,基本就不会再买错:
其一,人眼舒适光亮度,激光电视更亮更舒适。
这在崇尚护眼的今天,是非常重要的硬核指标。
激光电视与液晶电视的标准一致,屏前亮度350-400nit;而投影显示产品则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一般是100-200nit。所以被消费者所诟病的亮度问题,基本都是投影产品惹的祸,这锅不能由激光电视来背。
相反,激光电视的护眼效果自电视龙头海信参与得到极大提升,海信在标准上始终以电视的要求自己,逐台调试、检验,最后激光电视护眼表现超越液晶,更别提投影产品,护眼效果也通过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实验室和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专家的严苛试验测试。
其二,可靠性方面,激光电视经过百余项试验。
一台电视机从设计到生产,再到出厂销售进入消费者家中,有很严格很规范的生产流程,工业品质量都是有标准可参照,有章可循的。 而激光电视同样经历过振动、碰撞、跌落、高低温、潮热、静电、噪声、防火等百余项试验,一个环节都没有落下,而投影产品呢?则缺少验证可靠性的相关试验。
以至于南方某做激光部件公司的高层在拆卸完海信L5、L7激光电视并仔细查看后,也发出赞叹:“海信激光电视做的真是太扎实了!”。而这,显然是投影产品所不能比的。
其三,均匀性方面,激光电视较为一致。
如果大家熟知电视产品,知道均匀性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很多企业在该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改善技术。
这也是区别激光电视和投影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投影厂商没有明确的标准,因为缺少技术沉淀的投影企业,在亮度均匀性方面无法控制。
而以电视标准做激光产品的企业,则明显不同,它们对亮度均匀性的基本保证是要≥85%,同时还要保证屏幕每个位置的亮度一致。一些优秀的电视厂商,对均匀性要求还会更高一点。
其四,画质,激光电视完胜。
对消费者来说,画质是区分激光电视和激光投影的一个很明显且可轻易辨别的指标。
影响画质的指标很多,比如光输出、均匀性、屏幕亮度、清晰度、对比度、色温、色域、几何失真等数十项指标。
技术见长的彩电企业对这些影响因素都有自己的调校标准,比如海信,就能对这数十项指标逐台进行画质调校。而投影产品则缺少画质调试的相关工作。
对此,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只要细心一点,就不难辨别。
其五,信号接口有差异,激光电视有接口。
标配有线电视接口,可以接受有线电视信号,这是激光电视能称为电视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而投影产品缺少有线电视接口,无法接收有线电视信号。
小结:激光电视是采用激光光源、配备专业抗光增益屏、能够接收广电信号和互联网信号的第四代电视,以反射式成像技术和超清画质表现为用户带来大屏震撼、舒适护眼的观看体验。
而投影产品则不然,所以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到底是投影还是电视,在五个核心指标上要多对比,而不要被一些宣传误导而买错了产品。
原作者:森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