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DS智能电视网 推荐当贝市场

TV应用下载 / 资源分享区

软件下载 | 游戏 | 讨论 | 电视计算器

综合交流 / 评测 / 活动区

交流区 | 测硬件 | 网站活动 | Z币中心

新手入门 / 进阶 / 社区互助

新手 | 你问我答 | 免费刷机救砖 | ROM固件

查看: 30221|回复: 8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交流讨论]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为什么没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1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为什么没火?

上一篇:如何评价东南卫视的《真爱在囧途》节目?
下一篇:网络电视机机顶盒无限重启如何办?
沙发
发表于 2019-1-26 17:19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最后的棒棒》确实是一部很优秀的纪录片,豆瓣评分也给出了高达9.7分的高分数而且获得金树国际纪录片大奖。但是究其不火的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3条观点:
1,棒棒这个行业是社会最底层的劳力行业,工作本身没有技术性,而且这个行业的局限性导致它就是一个边缘行业,所有没有更多的人会想要去了解这个行业和这群可爱的群体。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为什么没火?
2,何苦导演拍摄《最后的棒棒》时只有两个人的团队,一个人还是他自己,另一个人是摄影师张焱,(摄影技术是他教给张焱的,后期剪辑等是他自己做的)所以这种纯粹为了记录一个行业而去拍摄的小团队没有外宣等手段注定是火不了的。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为什么没火?
3,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多的是观看具有制作精良视频或者更倾向于是猎奇 技术 美食 搞怪  明星等视频,像《舌尖上的中国》《挑战了不起》《荒野求生》而像这种平淡的纪录片需要观影者慢慢体会与思考的纪录片很难与引起观众的共鸣。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为什么没火?
就像2000年上映的纪录片《铁道沿线》也是讲述了一群底层人的生活还获的过中国首届独立映像展最佳纪录片和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亚洲新浪潮单元特别奖,但同样也没有很多人知道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9-1-26 17:20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我们不爱看,可能是纪录片有点太真实了,清楚的记得第一集中描述他们住的地方像是一块流脓的伤疤,肯定有的人看了不顺眼,所以才一直没火起来。  
何苦的纪录片题材源于最低层的生活百态,当时为了看这个纪录片,专门开了一个月会员,我认为最后的棒棒是中国最好的纪录片。而且他开了纪录片的先河,不是贬低谁,哪怕何苦也不会再拍出比最后的棒棒再好的纪录片了。  
我觉得纪录片的意义就在于用镜头记录下创作者所观察到,而且往往是去追求挖掘别人没有观察到或者忽视的内容,天然有远离“热点”的属性。拍片就象写文章,采用社会真实题材,对于我们劳苦大众喜欢看反映社会真实现象。   
拍这个纪录片的导演是很牛的一个导演,他亲身体验的,现在的大导演你让他体验灯红酒绿的生活,他乐不思蜀,你让他体验民间疾苦,他说欣赏不了,大众心理亦然,好的东西历史会记住,不需博大众眼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9-1-26 17:20 | 只看该作者
说到棒棒回首当年,在德州的小旅馆里看四川方言剧《山城棒棒军》,以慰思乡之情的日子,真的恍如昨日。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为什么没火?

那些记忆犹新的人物和情节,当时成了公司开玩笑的经典。要是有人穿了件新服,师兄会说:"毛子,你又穿礼服了哈!"如果说对象则有:"怎不找四十岁的,就当两个二十岁,赚了嘛!“要是搬东西,不忘来一句:"老板,我像抬过年猪嫩个捆到,可以不喔"假使忘了事,立马有人建议:"整个记忆器戴起塞!”土气的梅老坎,偷懒的胖妹,漂亮的张淑芬,精明的巴倒烫,还有王德明和车车灯…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为什么没火?

《最后的棒棒》何苦转业做棒棒工的故事,自演的号称第一部自拍体纪录片,豆瓣评分9.7,可见水平还是很高的,还获了金树国际纪录片奖。一部要会员才能看的纪录片,有一千六百万的收视率,也算创造了一个奇迹。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为什么没火?


至于说大火才算成功,对于纪录片并不是适用。比如贾柯樟导演的几部片子,都叫好不叫座,至于励志真的算不上。《最后的棒棒》不同于《山城棒棒军》,没有剧情设计,娱乐性差,作为非虚构的作品在所难免。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为什么没火?


毕竟棒棒工并不是普遍的职业工种,今天重庆或川内各地都不多了,搬运工在交通运输改善,电梯普及,物流完善的情况下,正在被淘汰。人们可能更动心《舌尖上的中国》里的美食,好奇《我在故宫修文物》究竟有什么古董,或者关心《荒野求生》的生存秘笈,一人拍一人演的规模怎么也赶不上《超级工程》。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为什么没火?

将镜头对准普通人,将有灵魂的个体痕迹与生命的细节充分展示,对历史的补充和校正,也是记录片的真正意义。最底层生活的人,对于生命感觉最为敏锐,真实,残酷。何苦正是把镜头作为一种工具,真实的呈现了普通劳动者棒棒的生活。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为什么没火?

在中国电影集体向好莱坞看齐,视媒沉沦于虚无的非现实主义题材的时候,贾樟柯、何苦等制作人对中国现实的强烈人文关注,显得尤为可贵。记录即将消失的记忆,给这部纪录片找到了,生活本真的立足点,但又不仅于此。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为什么没火?

何苦作为民间导演,更追求影像“对现实表象的穿透力”。他体验棒棒生活,实际上是引领用镜头语言去描绘,社会转型时期,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以及命运发生的转变。作为一个艺术家,自觉地把自己对于历史和现状的理解,加上动画情节展示在屏幕上,涵盖着需要解码的哲学深度。这也是片子最深刻而又巧妙之处。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为什么没火?

本雅明纪念碑上,有这样一句: 纪念无名人比纪念名人更困难。因为无名之辈,虽然构建了历史,但主流媒体偏于向上看,对底层人不够关注和重视。这也是《最后的棒棒》,吸引人但不够火的原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9-1-26 17:20 | 只看该作者
《最后的棒棒》火不起来很正常,就如同20年前《山城棒棒军》爆火一样正常。其原因不复杂,只要大致了解一下重庆的城市发展、以及市场对棒棒的需求变化,就能够理解。
1.要说2017年《最后的棒棒》没火,我们先谈谈1997年《山城棒棒军》为何爆火。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数十万山乡农民,渴望获得土地之外的收入,但又身无长技,只有手持一根粗竹棒涌进山城,帮助市民肩挑背扛、爬坡上坎。当然,城市发展让城市居民钱包略鼓了些,也拿得岀两元三元给棒棒,让自己轻松点。《山城棒棒军》,实实在在地反映了普通市民的情感涌动和生活变化。该剧在重庆的火,源于满城的共鸣——当年的重庆人中,没喊过棒棒帮忙做事的,万中无一。该剧在全国的知晓,源于曾经陌生且神秘的重庆,就这样鲜活地呈现在屏幕上,新奇无比。
2.《最后的棒棒》不火,是因为这个职业也快消失,新生代人群对这个职业很少有接触,城市已不再关注。
一是从1997年直辖迄今20年,重庆城市飞速发展。过去需要爬坎上坎、挑菜扛米的老住宅,纷纷消失。取代的是一个个新小区,私家车都已可直接到车库。二是再加上随着电商发展,物流业空前发达、直接送货到户。市民对棒棒的需求越来越少。三是当年的棒棒都老了,干不动了,对他们的下一代来说,城市基础建设与房地产建设的繁荣,提供了收入更高的工作机会。对《最后的棒棒》,很多人感觉的不是共鸣,而且遥远与陌生,能火才怪。
3.当然,棒棒随着改革的速度进程终要消失,但却无法回避地给重庆的改革留下重重的一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9-1-26 17:21 | 只看该作者
很简单,这部片子很穷,没有明星效应和铺天盖地的宣传,导致片子无人问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9-1-26 17:21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部纪实电影,这部片子不会有绚丽的特技,不会有明亮的色调,也不会有偶像剧般的情节。但是它所具备的,是最能够触动人心的东西,是足以打动人的朴实与坚韧。面临着社会的和时代的淘汰,棒棒们依然不妥协,不认命,依然在执着的负重前行,他们的脚步虽沉重但有力,那是一种向着新生活的坚定,也是不向命运低头的执着。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为什么没火?
国产纪实电影近些年来正在崛起,越来越多能够打动人心的影片应运而生。《最后的棒棒》是一部,先前上映的《二十二》亦是一部。这两部纪实电影均是用最朴实的手法讲述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故事。没有强大的演员阵容,没有斥巨资,没有著名的导演,有的只是最真实的故事,正如那句话所说“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很多时候,真实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它能够深入人心,使人久久不能忘怀。距《二十二》上映已经快过去一年了,但那个故事仍然留在了我们内心深处,时不时地泛起涟漪,这便是真实的力量。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为什么没火?
有了纪录片的珠玉在前,《最后的棒棒》在大荧幕上呈现给我们的,也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9-1-26 17:21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最后的棒棒》这几个字,我又忍不住点了进来。没办法,这是一部让我无数次向亲朋好友主动推荐的纪录片。
放在纪录片的角度来看待,《最后的棒棒》已经很火了,上千万的播放次数足以证明它的火爆。它是一部很优秀的国产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9.7分,而且也斩获金树国际纪录片大奖,2017年,该片成为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中唯一的纪录片作品。
与《舌尖上的中国》庞大的制作团队比起来,它的团队可谓简陋至极,它几乎是由导演何苦和摄像张焱两个人拍摄完成的。而且张焱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拍摄,还是何苦手把手教会他的。(这样看来,你说它取得现在的成绩还不算火吗?)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为什么没火?

《最后的棒棒》记录了正团级转业军官何苦来到重庆解放碑自力巷53号,拜师棒棒老黄,跟着一群基层劳动者在一起整整工作、生活了一年的故事。无论是老黄、老杭、河南、老甘、老金还是大石,他们都是本色出演,他们犹如石缝里的野草,犹如忙碌着的蚂蚁,他们生存、他们挣扎、他们哭泣、他们迷茫,却唯独看不到呐喊。
如果说《最后的棒棒》没能在电视台上映算是不火的话,那确实如此。缺乏资金支持,没有团队炒作也是一方面原因(这里我要感谢头条,正是因为头条的推送让我见到了它)。但它毕竟不是商业片,它是经典的,是会被人们记住,会被历史记住的真实。
在看过《最后的棒棒》这部纪录片的观众心中,它应该是最火的。
对了,前一段时间还出了一个新闻。纪录片中,老杭被骗子骗走了1100元和身份证,(相信当时很多观众都在心中咒骂那个该死的骗子)后来因为《最后的棒棒》热播,骗子深受感动,良心发现,竟然主动把630元和一封道歉信偷偷送到了老杭家的门缝里,而且表示会改邪归正。《最后的棒棒》魅力可见一斑,它的真实是直抵人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9-1-26 17:22 | 只看该作者
这部纪录片我看了两遍,真心觉得拍的太好了!

一个转业军官进入到社会最底层的生活,与棒棒师傅们一起吃饭,一起干活,在同个屋檐下睡觉!虽然自立巷的房子破旧,甚至不能遮风挡雨但棒棒们把它当成了家!没有过这种经历的人肯定不会理解,他们都有家为什么把这里当成了家?
06年我在工地,当时住的地方是未完工的楼里随便找一个房间睡,如果能抢到“卧室”那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因为只要拿木板挡住了窗户雨就不会飘进来,而外面的客厅是人来人往的地方!工地干活的人来来往往都会经过你的床头!而且一个工地要无数次“搬家”!08年在沈阳蚊香引燃了蚊香,整个枕头都烧了一半我竟然第二天一早才发现,头发都烧焦了一片,09年在抚顺第二天一早醒来我两块苯板搭的床已经漂在了水中,完全飘起来的那种!一天高强度的活下来,沾枕头就睡,不管这个地方再乱,再潮湿都能让自己得到休息所以自己的床位也是“家”所以说何导在片中住的房间是最好的我绝对相信!
或许这部片子写的太过真实,把人物的性格甚至内心活动都写了出来,善与恶,勤与懒一目了然,而有些镜头大部分人是不愿意看到这些的,因为我们通常会喜欢发现自己的好而对自己的恶避而不谈!或许这是很多人看不下去这部片子的原因之一(我身边就有一个朋友是这样的)

最后希望“最后的棒棒”能大卖,让更多的人看到生活费不易从而去珍惜现在!何导加油!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为什么没火?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为什么没火?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为什么没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新帖|标签|软件|Sitemap|ZNDS智能电视网 ( 苏ICP备2023012627号 )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21768 丨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373号

GMT+8, 2024-4-26 14:26 , Processed in 0.074830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监督举报:report#znds.com (请将#替换为@)

© 2007-2024 ZND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