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没有微软、谷歌等国际巨头们的探路指导,国内互联网企业还是自发的完成了互联网与电影行业的一次又一次完美结合。 昨日,由“文化中国集团”更名为“阿里影业”的阿里巴巴影业集团正式启动了其进入文化影视娱乐领域之后的第一部拥有全面主控权的电影产品——《摆渡人》;而就在前不久,百度刚刚宣布了其新成立的电视事业部——百度影业;腾讯则通过推广其以优质IP为核心的影视业务平台“腾讯电影+”,持续建立着影视、动漫和文学等“泛娱乐”概念。 电影行业从不缺乏互联网基因 在互联网时代降临之时,有关互联网将以何种方式与电影产业进行结合,一直都是巨头企业和消费者们尤为关注的焦点。这一探索性话题的解答甚至没有国外成功案例可以参考,相比国外的一流传媒集团,显然中国的电影行业更加具备互联网基因。 对比传统电影行业时期,互联网的介入使整个电影行业无论是在营销、用户、规模,还是普及度上,都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和进步。 首先,大规模的线上售票形式出现,团购、打折等电视票活动促使“看电影”不再是一堂奢侈的恋爱必修课,而是人们茶余饭后“散步式”的视听体验。当然,电影票的“平民化”也使整个电视产业开始由一、二线大中型城市开始向三、四线小城市甚至于城镇地区不断下沉。整个电影行业的普及速度之快,以2013年的200亿和2014年300亿票房宣告成立。 但到今天,整个互联网时代对于电影产业的“侵蚀”已经不再仅仅只是营销层面的影响,而是从开发到内容,从制作到发行的全产业链入侵。以阿里影业为例,阿里巴巴影业集团想要做的首先是结合阿里巴巴集团电商和大数据技术方面的优势来为影业做服务,然后全面进行文化娱乐产业的创新拓展。 而就另一家拥有深厚互联网基因的电影公司乐视影业来说,其则要以一种全新O2O的模式颠覆传统上以资本、内容、版权驱动为主流的电影产业公司。 界限模糊,视频网站随之“乱入” 和其他传统产业一样,随着互联网对于电影产业的渗入,以大数据和用户挖掘为手段的产业推进开始与互联网行业扯不断关系。利用互联网无边界的平台优势,电影产业的营销方式、产业下线开始外延至更广泛的领域,而互联网与电影产业这种无差的结合也开始成为其它产业的典范。 而随着整个电影行业中从投资生产到制片、院线发行,每个环节的日渐明朗,互联网对电影产业的影响已经扩散至电影行业本身。而这,也正是视频网站加入的根本原因。 正如优酷土豆集团高级副总裁朱辉龙所言,“一年之前,大部分的电影公司只是把视频网站当作一个通道而已。但现在,很多电影公司已经把视频网站当作营销主战场。所以说互联网是一个很有效的平台。” 视频网站的“乱入”对于电影行业的现实和发展来说,可谓是利弊皆有。 首先,视频网站的加入无疑是拉长了观众与电影作品之间的交流时间,同时也扩大了电影产业的利润空间;其次,作为播出平台,视频网站也是电影行业最有利的竞争对手之一,尤其是在整个视频网站行业还处于免费模式时期,电影行业想要在网络平台中寻求到投资回报,似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 而随着电影行业与互联网的不断融合,其不仅实现了从电影制作源头就与用户紧密连接之外,还时时刻刻影响着用户的行为。视频网站这样的互联网的力量更是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认知,导致互联网公司和电影公司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但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视频网站,互联网技术对于电影产业的影响已经深入至产业的每一个角落。而随着互联网三大巨头BAT的相继涉入,整个互联网时代的电影产业只会故事更多。 |
Archiver|新帖|标签|软件|Sitemap|ZNDS智能电视网 ( 苏ICP备2023012627号 )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21768 丨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373号
GMT+8, 2025-5-25 07:56 , Processed in 0.102224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