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的应用日益广泛,未来将几乎覆盖到人们工作、生活等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因此其重要性和影响力也日益增加。由于智能电视终端本身安全防护比较薄弱,面临较多的安全威胁,因此智能电视面临的安全形势比传统电视将更加严峻。 总体而言,智能电视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问题: 1)终端芯片受制于人 由于没有掌握芯片核心技术,另外由于芯片计算能力的限制,芯片层面缺乏有效的安全功能设计。 2)操作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终端操作系统主要为国外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另外由于操作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操作系统本身不可避免会存在安全漏洞。有些常用的终端操作系统还是属于开源的系统,更加容易暴露安全漏洞。 3)始终在线的网络/无线网络连接 由于智能电视应用的特点是需要随时随地连接到网络,且越来越多的智能电视是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连接,相比传统计算机终端更加容易受到网络攻击。 4)缺乏有效的防护手段 与传统的计算机终端相比,由于智能电视具有硬件和软件多样化、种类繁多等特点,针对各种智能电视所开发的安全防护软件不多也不成熟,智能电视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手段。 5)安全意识薄弱 智能电视一定规模与范围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在享受智能电视所带来的业务使用便利的同时,从业务提供方到用户都比较少关注智能电视的安全问题。 由于上述5大主要原因,智能电视面临较多的安全威胁,比如: 1)信息泄露 智能电视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终端会收集、存贮方方面面的信息,由于终端安全防护方面的漏洞,存在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 2)终端被非法控制 由于智能电视普及范围越来越广泛,终端被非法控制所带来的后果将非常严重,一旦招到非法控制,对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甚至社会安全带来的影响将不可估量。 3)业务被非法中断 终端本身出现问题,被恶意攻击,甚至所连接的网络被强制中断,都可能造成终端所连接的业务中断,直接对业务的使用造成影响。 4)非法的终端接入 由于缺乏有效的认证机制,可能会存在非法终端假冒合法终端用户接入业务网络,轻则非法使用所提供的业务,严重的可能会对网络业务和信息的安全造成影响。 由于智能电视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其在网络应用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一旦出现安全事件,对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严重。 由于智能终端的应用涉及到完整的产业链,也涉及到各行各业,因此要真正保证智能电视应用的安全,单纯依靠智能电视应用的某个环节不可能解决问题,需要首先从国家层面重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国家对于电视终端智能化要有明确的产业发展政策,首先要从终端核心芯片和操作系统层面取得突破,解决关键部件受制于人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智能终端的安全。 2)组织和引导各行业对智能电视相关应用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定期查找系统的安全隐患,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制定对应的安全策略,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 3)加快制定、完善统一的智能电视终端安全标准,包括智能电视、应用软件以及应用商店等的安全技术要求与评测标准,对于设备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和软件开发商采取的相应安全防范措施提供指导,同时使第三方的信息安全评测有据可依。 4)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对于业务系统提供者和用户都应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引导业务提供方和用户共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从而减少安全隐患。 |
Archiver|新帖|标签|软件|Sitemap|ZNDS智能电视网 ( 苏ICP备2023012627号 )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21768 丨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373号
GMT+8, 2025-7-19 21:16 , Processed in 0.032767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