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妞给爷笑笑 于 2017-4-6 16:38 编辑
美国JL Audio CLS110RG—W7AE 超低音箱
✪ 采用10W7AE—3超低音单体,W7系列超低音单体于2001年诞生,至今依然是JL Audio品牌旗下顶级、拳头之作。 ✪ 具备“W—Cone”专利振膜设计,也就是将聚丙烯材质的圆形凹盆振膜与W型截面圆形振膜一体化制成,确保达到高强度之余,也比一般铝制振膜轻32%(12英寸制品) ✪ 超低频潜沉能力极强,能量感出得雄厚连绵,难得是速度感与细节表述也有不错水准,只不过对音响系统电力供应以及功放输出功率有较高要求。 >>>> 超低音详情 箱体部分 尺寸:422x451x371mm(深x宽x高) 重量:27.77kg 箱体型式:密闭式、被动式(需外加功放)
单体部分 尺寸:10英寸
RMS承受功率:750W 平均阻抗:3Ω 灵敏度:84.3dB/SPL >>>> 把玩一下 很感激,媒体这个平台让我有很多机会接触各式各样的汽车音响器材,从业这些年来也确实听过不少车用超低音喇叭,但直到如今我的心目中都只有两个“最强”——第一个是速度快得不得了,收放之间有如血滴子见血封喉那般干脆利落的Phase Linear平面振膜超低音单体,但可惜这个品牌如今已不复存在;
第二个是超低频下沉能量丰厚得不得了,推送声波有如能将耳膜、心脏都同步麻痹的最强麻药,它就是JL Audio的W7系列超低音单体。更难得的是,2001年诞生的W7如今已经15岁了,我依然没有听到什么声音表现能干掉它的产品,真不知道是阿涂见识少了,还是15年前JL Audio的工程师被外星人抓去充值了智商?反正,真牛逼!
为此,我特意把关于JL Audio这个品牌的知识重温一番,首先看到的是两个老美James Birch与Lucio Proni用名字字头于1975年创办了公司,其次是看到1977年这两人又投资成立了专事销售与维修喇叭的Speaker Warehouse公司,并且日后这家公司成为JL Audio产品的代理……。对了!答案出来了!这种一边研发、一边透过维修喇叭汲取技术经验的经营方式,应该就是加速JL Audio技术成长,同时让他们打造出许多音响界知名铭品的主要原因。
至于W7凭啥纵横“江湖”15年?“W—Cone”轻量化高强度振膜、“Elevated Frame Cooling”高位空气导流音圈散热结构……多项获得专利的技术,大家只要上网一查讯息一堆,笔者在此就不赘述。有趣的是,你会发现拆装W7的态度与一般超低音产品略有不同,因为你找不到W7的螺丝固定孔在哪。
答案是,它躲在厚实的悬边里面,用巧劲把框架旁的铝合金边圈一翘、一翻,就能看到,而这个看似不起眼,却也获得美国国家专利的“OverRoll Surround”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让振膜面积最大化,推动空气波的量更多,超低音效果更好。W7的科技从大至小,是一种巨细靡遗的存在! >>>> 有话直说 其实在测试之前,总代理公司沃富林的杨总就跟我提过,说“对付”W7的最佳开启方式是1000W以上输出功率的功放。其实这点我知道,这就像不管什么车,配上马力更大的发动机加速才会游刃有余,但别说1000W功率,就算6000W功率推W7的音响系统我也曾经听过,于是我决定逆向操作使用另类的“饥饿测试”法,也就是只给它桥接之后对应3Ω单体平均阻抗大约“只有”750W功率的功放来喂养,听听这样之下的这具音箱会有啥表现?其实,我心里已经打好底了,我预想中的声音效果应该是很模糊、无力的。
在换上CLS110RG—W7AE 超低音箱测试之前,这套系统的超低音功放本来是用来推一款还算好推的超低音单体,而换上JL Audio的超低音箱后,靠近它听会觉得声音小小,振膜好像也没太大动作,难道真推不动?其实别说功放推不动,有了密闭音箱内的固定容积空气给W7AE—3 单体当阻尼,我就算用手推振膜都推不太动。看来,不用大功率功放是不行啦?
但实际进到车内听,我却惊讶、惊讶、惊讶,必须强调三次的发现,车内的超低音能量感已经强得出奇,甚至在与音响系统低音部份的衔接上,速度比起之前还要快上许动,细节与灵动感统统都缤纷呈现,令得我得透过主机把时间延迟功能做些小调整,同时将量感稍稍调低一点才能获得正确的声音效果。
天啊!原来W7并不难推,“饿肚子”的条件下运作居然还有如此强悍能量与细节铺陈,真不愧是我心目中最强的超低音麻药!不过,从能量延伸后劲稍嫌不足,以及踩点油门给音响系统充电才能确保速度够与低音理想衔接的状况来看,W7也确实是个需要大口吃肉才能更臻完美的好货。 但既然它已经这么好,又何必要省一台大功率功放,对吧? 原文标题《赏给耳膜的最强麻药》,作者涂纯明,摘自《汽车杂志》2016年10月刊,特别鸣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