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DS智能电视网 推荐当贝市场

TV应用下载 / 资源分享区

软件下载 | 游戏 | 讨论 | 电视计算器

综合交流 / 评测 / 活动区

交流区 | 测硬件 | 网站活动 | Z币中心

新手入门 / 进阶 / 社区互助

新手 | 你问我答 | 免费刷机救砖 | ROM固件

查看: 10488|回复: 2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网络视频也玩OTT,底气在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1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近期因为某浏览器使用广告快进功能而遭受到几大主流视频厂商的“封杀”,其他视频厂商要么观望,要么干脆不理,这样后知后觉,怪不得做不大。
    根据优酷土豆2013年Q4季度财报显示,净收入于2013财年第四季度达到人民币9.013亿元,广告净收入为人民币8.010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广告依然是视频厂商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该浏览器的做法无异于是掘断了视频厂商们的财路。
    比较奇葩的是,之前斗的你死我活的视频厂商这次居然几乎是“同时发声”,相继针对该事件第一时间做出了统一的对策:让用户在使用快进功能和视频厂商之间二选一。
    从大了看,浏览器是视频网站的主要流量入口之一,用户要想观看视频,就必须通过浏览器来观看。浏览器推出视频快进广告功能,故意使用这种“亲用户远视频”的做法,颇有点苦肉计的意味,但是从商业竞争的角度来看,这是不符合商业竞争逻辑的。
    OTT是“OverTheTop”的缩写,来源于篮球等体育运动,是“过顶传球”之意,指的是球类运动员在他们头之上来回传送而到达目的地。视频厂商们这次着实也玩了一把OTT,跳出浏览器的限制,自立为王,它的底气又来自于哪里呢?
移动端的迅猛爆发
    在PC端浏览器是互联网产品的入口级工具,唯一区别的是用户选择IE还是谷歌,或者其他的浏览器等,一般遵循三个路线:浏览器→搜索引擎→视频网站(或者视频内容源),浏览器是通道工具。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用户选择观看视频的工具发生了极大变化,PC端不再是主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正逐渐转换为主要的浏览工具,用户的选择不具有唯一性,是可替代的。
    根据CNNIC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12月,网络视频用户达到4.2亿,网民使用率达69.3%,手机视频用户规模为2.47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了1.12亿人,增长率83.8%。网民使用率为49.3%。
    对于视频厂商来说,一个在浏览器市场份额连5%都不到的浏览器,宣布推出快进广告这一噱头,仅视频厂商在移动端的流量就不止这5%,视频厂商完全有底气和该浏览器进行竞争,移动端是视频厂商最大的底气之一。
内容为王
    优酷在2013年Q4季度宣布盈利以后,对于整个视频行业来说都是有利的,优酷土豆CEO古永铿的“豪言”也得到了验证。而随着视频厂商们通过独家买断视频内容以后快速获利的方式,让几乎所有的视频厂商都处于“烧钱买内容的状态”。他们一方面高价买断视频内容,一方面强势打压盗版内容,保证自己的利益,内容在这个时候成了“香饽饽”。
    特别是“一期”内容的成功,让“二期”内容的价格都几乎翻番,但是这些都丝毫不影响视频厂商们对于内容的热情,无论是《爸爸去哪儿》这些还是《纸牌屋第二季》,视频厂商们在内容购买上丝毫不手软。
    为了保证优质资源,自制内容也被搬上了新的台阶,包括《万万没想到》、《屌丝男士》等内容都获得了用户的青睐,在视频网站的主页以及其APP上,也纷纷开辟了“自制”的频道页,以显示对自制内容的重视,自制内容在培养用户对视频厂商的忠诚度上也有良好的作用。
内容的唯一性,保证了这部分用户是不会流失的,喜欢《纸牌屋》的用户并不会因为不能用A浏览器就选择放弃观看它,没有A还有B、C、D浏览器,还有其他的工具,因为用户跟的是内容,而不是浏览器。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视频厂商们大肆买进优质内容的野心了,用户只会受到内容的限制,其他方面的影响不会是主流,在今后视频厂商之间的争斗、视频和其他产业的冲突,都可以从独家内容的优质性上找到影子。



上一篇:【大家注意】全球30万路由器被黑DNS被修改
下一篇:智能电视普及必须跨越的九个障碍
沙发
发表于 2014-3-5 11:31 | 只看该作者 | 未知
介是啥东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4-8 18:14 | 只看该作者 | 未知
LZ神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新帖|标签|软件|Sitemap|ZNDS智能电视网 ( 苏ICP备2023012627号 )

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21768 丨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373号

GMT+8, 2025-7-31 07:28 , Processed in 0.062760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监督举报:report#znds.com (请将#替换为@)

© 2007-2025 ZNDS.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