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14年开始,大量以Watch结尾的手表纷纷出现,可能是受一直盛传的iWatch的影响,前有Z Watch,inWatch,后有Tic Watch、Huawei Watch,最终苹果也并未带来iWatch,而是Apple Watch。但不争的事实是,智能手表高速发展的时代似乎在不知不觉之中到来,一时间涌入如此多的厂商,大量知名品牌都推出的自家的智能手表产品,Moto、索尼、苹果、三星、LG……
果壳作为一家较早进入智能手表市场的厂商,抢在了苹果等厂商之前已经发布了两款智能手表,尤其是第二代圆形手表Geak Watch Ⅱ,虽然在moto360之后,但却是国内首款没有黑边的纯圆屏幕智能手表,激起了人们对“智能芯+传统手表外观”的向往。同是Watch家族,但果壳的这款品与其他产品的差异性不是一点两点。在那个智能手表并不是如今这般激烈竞争的时期,Geak Watch Ⅱ看起来是如此高大上,纯圆屏,高端机械表外观,定制安卓系统,真是应了那句“生来不同”,本文就带你揭开Geak Watch Ⅱ的神秘面纱。 -开箱第一印象-
Geak Watch Ⅱ PRO采用的是传统高端智能手表的包装样式,后来的华为手表也是这样的包装,翻盖的软包装是那种传统手表的味道。上面是手表,下面是说明书和充电线。这个包装很加分,绝不是那种几百块钱的手表会采用的包装。
第一次把Geak Watch Ⅱ PRO拿在手中会觉得比预想的更加轻盈,看了一下参数,看起来比普通手表都要厚上不少的Geak Watch Ⅱ PRO只有75g,75g是个什么概念,iPhone6s是143g,半个iPhone6s的重量,这样的轻盈与其采用的塑料外壳有直接关系。
Geak Watch Ⅱ PRO的设计非常个性,抛弃方形屏幕之后,手表可以做得更时尚,至少有更多的优秀的圆形机械手表可以作为参考和设计灵感的来源。Geak Watch Ⅱ PRO的设计俯瞰和平视、戴与不戴都会有不同感受,俯视的外观较为大气,抓住了参考对象的设计精髓,手表层次分明,做工处理分明,而平视则会被手表的厚度“惊到”,17.5mm的厚度是否太过出乎意料之外,因为大约一年多前可以插卡的智能手表也不过才12-13mm,Geak Watch Ⅱ的大约是iPhone 6s的两倍还多。如此之厚,俯视所带来的精致感也消耗差不多了。
Geak Watch Ⅱ PRO的屏幕是深深的凹陷在第一层抛光边框之下的,貌似最上面的边框上也没有特别的功能设计,内部构造上也很难在这个凸起的部分塞进去零部件,为何一定要把这个边框做成高于屏幕那么多的设计。笔者猜想最大的原因是这是被参考的传统手表的设计精髓,所以一并被运用到Geak Watch Ⅱ上面。另外,这层凸起的边框对于保护屏幕也会有一定帮助。
与Apple Watch的对比,Geak Watch Ⅱ与Apple Watch是两种不同的路线,前者是时尚商务风,后者是运动风。Apple Watch胜在轻薄,设计更为简单,而Geak Watch Ⅱ也独具一格,圆形屏幕的好感要更胜于苹果表。
因为充电方式和传感器大小的不同,二者的后壳风格也有很大差异,相对于Apple Watch凸起的磁吸附充电和心率检测,Geak Watch Ⅱ后壳更加平整。
-关于材质的疑惑-
为什么不用真的金属?没错,Geak Watch Ⅱ上面几乎见不到金属材质。笔者能想到的最大的可能是减轻手表重量,或者增强信号传输能力。没有用金属,果壳做了什么补救措施,不同的处理方法最大限度让手表看起来是块金属表,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设计师有意向金属看齐。
三键表冠、中间旋钮,大小尺寸都高仿传统机械表,三个物理按键也是塑料,为了保持果壳高端智能手表的形象,这三个键设计也花了心思。可惜一切都在手指接触表耳按键之后崩塌,塑料表耳回弹反馈是一种廉价感,而且三颗按键可以随意晃动,要知道这是一款上市价2000+的智能手表,密封上出现问题实在不该,也难怪论坛上很多人会吐槽。
背面是磨砂处理,还是塑料,中间logo,中间是光感心率传感器,下面是四触点的充电器接头,没有用上如今大热的无线充电功能也有点遗憾,后背向内收拢,可以最大程度在视觉上降低手表17.5mm带给用户的厚重感。
在产品的宣传片中,果壳设计师说果壳是根据奢侈品手表外观打磨手表的,但为何偏偏在材质选择上弃金属于不顾,独宠塑料呢?拉丝、抛光或者是磨砂,在把塑料做得越来越不像塑料的路上,果壳到了高级阶段,做工纯熟,即使是塑料也非常坚硬耐用,这一点无疑。但无论怎样掩饰,都无法弥补失去金属冰凉感和厚重感的遗憾。如果设计师曾在塑料和金属之间犹豫,那么,请让金属回来吧。
虽然对于用户自己来说,塑料的质感和高大上还有差距,但如果不接触手表的时候,看起来又那么像金属,特别是一圈抛光金属边框和磨砂外框的碰撞,分明就是一块质感强烈的某知名手表,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不用真金属,只要看起来像就可以。但这有一个问题,塑料不耐刮,用一段时间,必定不如刚开始那般闪亮亮。使用几天之后,抛光那一层边框已经出现了许多细小的划痕。
-关于纯圆屏幕-
为了圆形的屏幕,看看果壳牺牲了什么,手表边框,果壳的边框是个不能忽略的存在,屏幕32mm,而Geak Watch Ⅱ的长度和宽度都达到了50mm上下,虽然官方没有给出屏占比的具体数值,但这个也不难估量。也因为这个宽边框,是果壳看起来屏占比很低的罪魁祸首。国内已经有厂商把原表的边框做的非常窄,对于挑剔的用户来说,这个边框有点宽了。
手表厚度,厚度并不能全部怪罪到圆形屏幕上面,想必里面最占体积的是电池,但圆形的机身注定了电池在机身里的形状,这里没有拆机,但可以大胆想象一下,如果电池不能做成圆形,为了达成一个月的续航,只能加厚了。实际上,17.5mm的厚度,对于同样厚度的山寨智能手表都是可以插sim和扩展卡的,而Geak Watch Ⅱ上面没有这一切。
Geak Watch Ⅱ的屏幕采用的TF显示屏分辨率达到了320x320像素,这样算来ppi达到了359,细腻程度不输于苹果iPhone6,细腻的显示效果不仅仅带来完全不同于塑料边框的体验,这分明就是一款高端智能手表。
TF显示屏全称是Transflective,这是一种兼顾了单子墨水瓶效果和普通液晶显示屏的技术,两种显示效果被Geak Watch Ⅱ合理的运用上了,在Geak Watch Ⅱ运用带来的革新是保证了屏幕可以常亮,关闭屏幕之后会以电子墨水屏效果显示时间,已达成节能的目的,而开启背光之后又和普通的采用显示屏无异,显示效果也十分细腻。
也因为这个功能的设计,使得Geak Watch Ⅱ并不具备抬手亮屏的功能,因为Geak Watch Ⅱ本身就是常亮的,所以不现在亮屏之说。弊端就是这也限制了唤起彩色显示屏的方式,返回键?不行;设置键?不行;只有按动HOME键才能唤醒彩色屏幕。唤醒手表的体验,笔者认为此处是一个bug,至少应该提供至少两种唤醒手表的方式,例如息屏双击屏幕、例如摇晃手腕。屏幕反馈不够灵敏,轻触很多时候会没有反应,这是否是TF屏幕的通病呢?点触屏幕需要稍微用一点力,使用时时常出现手指点出几次没有反应的情况。
-表带-
24mm的标准牛皮表带是Geak Watch Ⅱ最有质感的地方之一,银色+棕色是最佳的配色组合之一,结合了银色的高端和棕色的年轻活力。自带六个孔,女生佩戴最小的孔依然有点大,男生佩戴则刚刚好。内外的皮质略有不同,外层的牛皮更坚硬一点,耐磨性也更强,内层皮质更细腻,因为表带的自然状态就是向内弯曲的,所以戴在手腕上也很舒服。
表扣是Geak Watch Ⅱ上难得一见的金属材质的运用,上面刻着GEAK的金属质感大大的加分,不禁在想象如果手表的外壳都用上这种拉丝金属会是怎样的模样。
可更换表带的设计是目前智能手表的标配,用户对智能手表的要求不仅仅更换表盘,更希望多一些定制化和个性化,表带是最佳的着力点之一,所以我们看到moto360第二代产品一改不能更换表带的设计。Geak Watch Ⅱ的表耳设计是向外凸出的,所以更换表带和普通的智能手表更换表带的方法是一样的。
自家商店在售的有翻毛复古牛皮表带、鳄鱼纹牛皮皮带等诸多表带,加上第三方的定制,用户可供选择的范围很大,风格百搭。鉴于表带的价格并不便宜,所以按照智能手表一年或者一年半一更新的规律,如果购买大量的表带,投入的成本有点高,一切只有期望下一代产品的表带和目前的表带是通用的。
-操作 触控+按键 -
智能手表尚不能简化到完全抛弃物理按键,Apple Watch有两颗,moto360也有一颗,Geak Watch Ⅱ高端手表的外观的三颗按键也自然起到了不同功能作用,依次是返回键,HOME键/开机键和设置键,上下两颗按键会很自然的按下去没问题,中间的旋钮也只是靠按动来操作,有点大材小用了,既然做成了旋钮的外观,为何不能转载起来充当翻页的功能,此处可惜。
这种触控和按键结合的方式有点乱,Geak Watch os是笔者见过触控和物理按键交互操作最为复杂的智能手表系统。举几个简单的例子,点亮屏幕是物理按键HOME键-触控上下左右打开相关功能-触控点击进入某项功能-再去按物理按键返回或者HOME键返回,这个体验的开始用物理按键可以理解,但其中反复切换就意味着用户要反复更改手的姿势,为什么点亮屏幕之后再按三颗按键没有任何操作,除了HOME键切换水墨屏外,这个时候如果返回或者设置键可以一键进入菜单、app列表或者某项功能岂不是更好。进入某个app后如果屏幕上从左向右滑动返回岂不是更方便。好在Geak Watch os这种方式学习成本不高,适应一下问题也不大。
另外,在GeakWatch os里也设计了一些有意趣的操作,双击更换表盘,这个功能在笔者用过的智能手表里是头一遭,唤醒屏幕,双击屏幕的任意位置,瞬间更换表盘,这个很简单,这个赞的点在于智能手表应用到我们实际生活中之后,频率比较高的功能看时间肯定能拍到前几名,表盘的变幻也随之变得频繁,这个操作越简单有趣,就会换取越多的好感,所以赞。比双击唤醒语音助手等功能更接地气。
-Geak Watch OS手表系统-
Geak Watch Ⅱ PRO的手表系统是基于安卓4.3系统定制的,这一点和出门问问的Ticwatch一样。基于安卓系统定制,或者直接采用谷歌的Android Wear,这是一道选择题,前者更花费精力和时间,但自主性更强,后者拿来即用,但限制了厂商自己的定制。对于用户来说,当然还是定制不同的风格和功能更为重要,这也是不同厂家都定制自家的手机系统一个道理,谁不想做出自己的品牌个性呢。另外,对于苹果ios系统的适配也是不得不放弃Android Wear的原因之一。ios用户是果壳一直没有放弃的群体,基于安卓系统定制便势在必行。
定制圆形屏幕的手表系统是注定与众不同的,要充分考虑到圆形屏幕对于用户操作和呈现的限制。所有的界面操作都要考虑到了Geak Watch Ⅱ只有1.26英寸的屏幕的可操作性,所以我们就看到设置菜单一页只有四项,九宫格输入法用滑动的三个界面呈现等等设计。在表盘的上下左右可以调出不同的功能,向左滑动是app列表,上下滑动切换,点金进入,这与手机系统和类似,只不过手机系统多是左右翻页,Geak Watch OS是上下滑动。app并不支持排序,只能按照字母顺序排序。
果壳预装了计步器、心率、秒表、应用市场、天气等app。对于第三方应用的兼容使得Geak Watch Ⅱ永远都有生命力,当然这些应用也是经过了圆形屏幕显示的定制过的,在圆形屏幕上玩个FlappyBird也不错,虽然小一点,但这种只用点按就能玩的游戏在手表上玩也别有一番乐趣。
上面滑动可以调出天气、计步、消息中心和应用市场。向左滑动是快递设置,类似手机系统中的控制中心,在具体的设置里面也可以查看存储、调节日期、电池的查看,值得一说的是Geak Watch OS在圆形屏幕上并没有状态栏,所以也无法显示电池剩余情况,所以有个app是电量监控,只有一项功能就是查看剩余电量,在手表和手机端可以同时安装和查看。快捷设置简化到每页只有四项,进入设置,就和手机系统的几乎是一样的操作。
-输入法体验-
1.26英寸的屏幕输入文字是一件不那么愉快的屏幕,Geak Watch Ⅱ系统尽量让用户感到输入不那么吃力,记得最早的一批直接把安卓系统装在手表里的智能手表,全键盘26个字母全部都呈现了一个页面上,误触的概率非常高。Geak Watch Ⅱ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重新优化的键盘的排列。另外,远程输入法支持从手机上编辑,同步到手表中,这个功能非常实用。
把键盘输入分成了上中下三个区域,上面是用来显示具体输入内容的区域;中间是可以左右滑动切换的一行,包括字母、符号、数字等;下方是符号切换、空格和完成组成的固定一行。三者几乎是平分了这块圆形屏幕,中间最宽的区域用来滑动页最为合理。选中某一个字母组合之后,字母会铺开,方便点选。官方说这种输入法比传统输入法快2.3倍,准确率高出7成。反应挺快是没错,但输入英文要习惯一段时间。
-运动健身-
Geak Watch Ⅱ自带计步软件,可以像其他智能手表,替代智能手环的功能计步和热量。但是,此处又出现一个bug,Geak Watch OS里有一项后台清扫的功能,和安卓手机中清理后台app是一个东西。计步只在计步软件开启的状态下或者后天运行的状态下,才能正常计划,否则,一步都不会计算上。这个有点难以理解,计步应该是后台自运行的功能,在Geak Watch Ⅱ里却成为一个第三方app的事。
心率测试也是单独的app,这也是Geak Watch Ⅱ pro才有的功能,标准版是没有心率监测功能的,但目前来看,心率是智能腕带设备必须要配备的功能,连不足百元的小米手环都已经用上了心率。Geak Watch Ⅱ PRO测试体验一般,主要原因是测试的时间较长,平均测试心率的时长在20秒以上,另外,不支持实时心率显示也有点遗憾。在手机里也可以同步手表里计步数据,按照日期查看更多更全面的数据,很方便。
-果壳智能助手APP- 进行Geak Watch OS的全面体验,越来越觉得Geak Watch Ⅱ的APP就是补充手表系统的存在,并且为手表上操作起来不那么方便,或者呈现看起来不那么漂亮的功能界面变得更加简单,所以在功能设计上,这里并没有繁复的界面,主页上只有五项基本功能,但每一项功能都是核心功能。更换表盘的乐趣在于,果壳为用户提供了表盘市场,在这里可以管理显示表盘,下载最新的表盘样式,猴年的表盘一看就是最近更新的。
应用中心为用户拓展打开了一扇门,因为第二代果壳手表采用了圆形屏幕,原来方形的app大多都无法适配,所以目前支持并没有多到数不胜数,但基本常用到的功能性app都一应俱全,日常安排、虚拟来电、货币汇率、电量监控等,值得欣慰的是,果壳通过举办各种线上线下活动持续吸引开发者共同优化、增加app和表盘数量,所以这个量是会持续增加。
消息通知,作为智能手表的重要功能,为了不让消息提醒成为用户的负担,所以系统层面的设置就尤为重要,Geak Watch Ⅱ的app中可以对手机中的每一款app进行消息通知的设定,想通知的就通知,不想的就关闭,优化手表通知的效率,手表接收消息后会震动,在屏幕下方显示效果内容,左右滑动可以清除。另外,Geak Watch Ⅱ pro采用双模蓝牙,支持蓝牙2.1和4.0,使得连接手机更加稳定。
其他app设置就不做赘述。
-电池续航-
官方宣称的Geak Watch Ⅱ的续航,长时间待机可达18天,轻度使用可达7天,中度使用3-4(接收手机消息和来电提醒),重度使用(长时间开启屏幕、使用wifi网路)视情况而定。乍一看18天的续航挺牛的,但在实际使用中,谁也不会就让Geak Watch Ⅱ PRO只是单纯的待机,至少是中度使用水平。早上充满电,期间连接手机,连接wifi,接收各种消息,下载几个应用,基本上每一个app都玩了一遍,频繁更换表盘,玩了半小时手表游戏,一天结束,早上8点到晚上8点,手表剩余电量60%。
-写在最后-
Geak Watch Ⅱ PRO的优点和缺点。安卓系统,触控屏,可安装app,接打电话⋯也许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款拥有智能手表外观的智能手机,很多在智能手机上才能做的事,Geak Watch Ⅱ都能胜任,虽然在手表上体验略有缩水,但挡不住功能多,覆盖面非常广,而且“看时间”这个需求本来就是手表做的事,24小时永不熄灭的TF屏幕才是看时间的真爱,这是手机应该归还的功能,信息通知在手表的小小屏幕上显示,作为辅助也有存在的价值,用手表挂断电话,看个微信,回复个表情,体验都不错。槽点在上述文章中都有说明,材质选择上,屏占比,厚度,物理按键设计使用逻辑上,心率检测太慢,还未上线的语音助手功能……
Geak Watch Ⅱ在发布之初,果壳做了大量的传统的宣传工作,来势凶猛的成为当时很多用户的智能手表的首选,以国内首款圆形纯圆屏幕智能手表的姿态赢得掌声一片,仅仅凭借圆形屏幕这一点,果壳就已经成功了,其2000+的售价也能看出果对产品的定位。但随着大厂商高品质竞争对手的加入,正如所有成功都会迅速被效仿一样,国内的圆形表盘智能手表一夜之间都冒出来了,前有Ticwatch,后有HUAWEI WATCH,果壳在炙手可热的时候变成了前辈。Geak Watch Ⅱ的后程显得很乏力,品牌影响力不如苹果、华为等,用户沉淀远不如moto 360第二代来得稳定,系统功能和出门问问团队相比也不具备优势,Geak Watch Ⅱ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传说。
本文的最后,很难给出一个这个时期是否是智能手表最好的年华,当然也就无法武断的说目前的智能手表究竟该不该买。智能手机经过很多年的发展才做到了内外双修,即便是这样,诸如电池续航、系统碎片化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智能手表的概念普及满打满算也就两三年的时间,槽点多再正常不过,但智能手表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也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我们仅仅用它看个时间,或者当作装饰品也是时尚的象征,电视上真人秀节目人手一个智能手表明晃晃的刷着存在感,一切都说明,智能手表无法被忽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