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掏腰包。3D技术的魅力锐不可当,玩3D游戏,看3D电影,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共同的理想。很多朋友已经慷慨解囊,组建了3D影院,但是诸多问题随之出现。不少网友开始抱怨,建私人3D影院很“坑爹”。

3D技术大忽悠
面对厂商的口遁,面对吃螃蟹者的无奈,我们在此做了一下总结分析。现阶段3D技术确实不完美,对于多数打算建3D影院的朋友,还是耐心看看这5大坑爹技,再下决定。 坑爹技技一——快门式眼镜技术最好 
眼镜技术比较
简单划分3D技术有7种,根据方式不同,3D眼镜可大致分为2类3种。 
被动分色偏振 被动分光偏振
由于技术和设备所限,偏振的工作方式不易推广,反倒是主动快门式易于实现。所以,厂商开始宣传,快门式的技术最好。 
主动分时快门式3D眼镜
使用过快门式眼镜的朋友,一定多多少少有这样的体会,长时间观看后有点头晕。无需更多的试用比较,无需更多的技术分析,IMAX影院就是最好的例证。经常去IMAX看3D电影的朋友,却没有这种倒霉的经历,原因就是IMAX使用的不是快门式3D眼镜。 快门式眼镜技术的坑爹必杀技: 1,眼镜售价贵。想组建个小型的家庭3D影院,多买几副快门式眼镜,慈眉善目的奸商一定会好好招待你的。 2,快门式眼镜,要与专门的信号接收器对应。想买兼容的,没戏;只有原厂的,你爱买不买。 快门式眼镜的特点,有开关,有电池。你买了一台3D投影机可能很便宜,岂不知,卖眼镜的商家一直在为你守候。 坑爹技二——3D转化 可以解决3D片源问题 3D片源,始终困扰影视产业的发展,不仅由于制作成本高,而且发行困难。由于电影产品的兴盛,现今几乎所有的美国大片皆有3D版本,但是依然无法满足电影爱好者的观看需求量。

3D技术让小和尚动了凡心
虽然非正规渠道很嚣张,但是依然杯水车薪。由于3D片源紧张,很多厂家,开始动2D转3D的主义。难道,这技术真能拯救3D产业? 
3D应用
对于此,若从2D转3D的原理和技术讲,过于浪费笔墨;简单来说,2D转3D,就是2D深度技术,也就是假3D,伪3D。这个牛X的技术,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硬转换,包括NV的3D转换技术,可以将游戏、电影、图片统统专为3D格式;另一种为,同步显示,即无需转化,通过显示设备或专用的播放器即可实现。这个同步转换技术,已经在少数几款投影机、电视、显示器上出现。标志为,有“3D深度调整”的选项。 
3D深度选项
这个深度选项,对于片源是真3D的电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是对于2D电影,可以实时显示为发虚,或称之为有重影的裸眼视觉效果。 
满心欢喜的体验者

真3D蓝光碟片
我们特意征集了几位体验者,分辨体验了真3D片源的视频效果,后再体验了2D转3D的实时播放效果。在观看3D《阿凡达》时,你会感觉有物体脱离屏幕,飘浮在空中,有一种触手可及,或有要闪避危险物品的视觉感。2D片源,通过转出来的3D,则没有此感,你会感觉中心人物没有变化,但是人物身后的背景更深远了;这就是所谓的,景深加大了,而视觉冲击感、压迫感,全然没有。 2D转3D 坑爹必杀技要点:
1,伪3D,效果在屏幕后面延伸。真3D,效果在屏幕前面。谁用伪3D,谁后悔。
2,看这种伪3D,不仅要带眼镜,还要有昂贵的专业设备支持,最让你郁闷的是增加的这点景深,可能你还感觉不到。 坑爹技三——3D设备连接很方便 很多朋友说,在卖场帅哥美女的推荐下,已经买了相应的3D设备,但是回家发现,居然无法实现3D播放。这个问题,在投影机、电视、显示上都出现了。

3D蓝光播放器
对于多数朋友,选择3D播放器首选的就是3D蓝光播放器,但是这些3D播放设备由于出现过晚,和多数老3D显示技术不兼容。 坑爹必杀技解析:
1,3D标准不统一。各大厂商,各执一词,互不认同;新产品,照样不兼容老产品。
2,3D设备设计缺陷。想要提升到120赫兹,但是没有选项;想支持3D,不支持高清。很多初期的3D设备,真的让你欲哭无泪。
3,想软件升级,门也没有啊,除非换新设备。
4,想买个便宜的支持3D的设备,想得美。3D设备就是要卖的贵,没有道理,买家是弱者就要认栽。 坑爹技四——比IMAX的3D效果好 有不少专家说,超越IMAX的3D播放效果。这话,更不能信!

IMAX影院3D
先说效果差异,根本没有可比性。看过IMAX的3D电影的朋友,必然知道,分辨率、显示效果、屏幕尺寸、场地环境、震撼音效,不要提超越,就算是接近也很难。 
想看3D大片
想看这部今年最火的3D大片,用私人3D影院看,估计是没戏了,貌似国内只有在香港的电影院有公映。其实不光这部三级片,很多大片,你想第一时间看,除了电影院,也没得选择;想看3D蓝光的,至少过一年再说吧。 坑爹技五——比去IMAX 划算 很多厂商、不良媒体在大肆炒作,3D影院如何划算,经济又实惠。这话,真不能信!

IMAX票价 IMAX影院的眼镜
价钱很划算?别心理安慰了。一场IAMX的电影,3D版的就算100元人民币,一年约有30部3D大片值得观看,一年下来总计才3000元人民币,四年也就12000元。若是两人一起看电影,4年的费用也不会超过3万元,那效果可是没得说。 
长不大的3D电视
就说电视便宜了,但是一台支持3D的电视也不便宜,要想画面大,就不要考虑电视了。 
3D+1080p投影
投影机,3000元,这是起步价;还想要3D+1080p,最便宜的4万元。至于,音响设备,高级幕,就不要再奢望了;别忘记了灯泡,换一个原厂的也就4K。就说4万元全部搞定,谁知道4年以后的科技发展状况,会不会又把现在的3D技术淘汰了。 坑爹技六——3D是未来趋势 看着不少移动设备也开始应用3D技术,广告宣传一浪高过一浪,似乎3D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3D手机 3D笔记本电脑
其实这些3D技术只是浮云,充其量也是昙花一现。在裸眼3D,全息技术,哪些必须要3D眼镜支持的显示技术显得黯然失色。 
裸眼3D景观显示技术

全息投影显示技术
你还打算建3D影院吗?你还打算为伪3D的噱头买单吗?还想要费力、费钱、不讨好吗?还是踏踏实实去看IMAX的3D电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