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液晶电视大战LG B7、索尼A1、松下EZ1000
本帖最后由 eswgdeh 于 2018-11-22 13:13 编辑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主要量产的厂商,目前以韩国LG最大宗。
本篇比较的LG、SONY、Panasonic 三大品牌的OLED电视产品,面板来源其实都是LG。
更有消息指出,SONY和Panasonic应该是取得同一等级的OLED面板。
OLED其最大特点在于自体发光,不需要背光模组LED,因此机身更为轻薄!!
下图就可以看到LG B7 就完全把轻薄的特点完全表现出来
前言
LG在去年就率先在台湾市场推出价格相对较亲民的产品B6系列,提供55吋及65吋两种选择,超杀的价格吸引不少目光,也顺势占据高阶液晶电视市场。
LG今年改款的B7系列OLED液晶电视,主要改进的部分在HDR规格支援的提升,以及亮度的提升。
而SONY及Panasonic都选择在LG打开市场后,才推出完善且成熟的OLED液晶电视产品。 SONY A1系列及Panasonic EZ1000系列(欧洲为EZ1002)皆已确认在下半年进入台湾市场。
各家OLED液晶电视在国外已经有丰富的评测资料,相较于台湾各厂商提供的规格其实都不算完整清楚,因此统整多篇国外评测报告提供比较。
OLED除了外观上更轻薄外,在影像显示上,由于不透过背光模组,其亮度控制上在暗部的表现,也就是全黑的表现上,是完全超越LED液晶电视的。
但此特点却也是OLED液晶电视的双面刃,OLED液晶电视能做到LED液晶电视做不到的全黑,却因而在画面暗部的细节可能无法呈现,这一点就有赖各家厂商透过影像晶片处理改善。
OLED在色域表现上也较LED液晶电视广,另外藉由自体发光特性,OLED液晶电视几乎没有可视角度的限制!
HDR全面支持
在4K UHD液晶电视广泛推出的同时,HDR(High Dynamic Range Imaging)高动态范围成像更显重要,简单说来HDR带来更佳的对比,暗处的细节呈现,明亮的白色更凸显,让画质真正跃进的其实是HDR而非只是4K高解析度。
目前主流上HDR有三大规格,分别为HDR10、HLG及Dolby Vision。
HDR10是一开放标准,主要用于Ultra HD蓝光播放机,以及Netflix网飞、Amazon Video等线上串联影音。
HLG (Hybrid Log Gamma)则是由英国BBC与日本NHK共同发起的标准,可让电视广播信号同时兼容HDR与非HDR的电视。
在欧洲已经应用在电视放送讯号上。
Dolby Vision采用逐画格内涵metadata去控制内容,对于影片内容的保护和控制是最佳的,但需要相对应的解码晶片处理,无法透过韧体升级方式支援。
三者除了在应用类型有差异外,在规格上,HDR10和HLG提供10bit colour 色阶(色彩深度),也就是10亿色阶,是过去在LED液晶电视也普遍达到的规格;而Dolby Vision提供的是12bit colour色阶,也就是能提供640亿色阶,是目前主流的64倍。 基本上Dolby Vision能提供最优的画质,不过其需要由影片内容就开始支援。
目前Netflix已经有部分影片同时支援HDR10和Dolby Vision,只要硬体可支援就会选择Dolby Vision版本播放。
Netflix应该是目前4K和HDR片源最丰富且易取得的影片来源。
2017各家电视厂商主推的4K液晶电视都有支援HDR高动态范围,多数也都选择前述3种都支援。
不过本次比较的三款OLED液晶电视,Panasonic EZ1000却选择省略Dolby Vision支援!!
虽然Dolby Vision的确影片的来源很少,但Dolby Vision是采用硬体解码,因此日后若成为主流规格也无法透过韧体升级支援。这点在规格比较上是Panasonic一大缺点。
影像画质及色彩
讨论LG、SONY、Panasonic三款的影像画质,基本上由于面板来源都是LG,因此基本表现上应该不会差太多。
在影像表现上SONY和Panasonic都透过自家晶片下足功夫。
Panasonic 透过自家晶片Studio Colour HCX2,并经由好莱坞色彩调校师校正,加上独有的6原色显示晶片。
在国外多篇测试中,在色彩表现上都获得极高的评价,在三款OLED液晶电视中获得压倒性高评价。
SONY在画质和色彩上也获得很不错的评价,不过在暗部的细节表现上还有待加强。
LG则是维持中规中矩的表现,不过参考与前一代B6的比较影片,B7在亮度对比上有明显提升。
游戏模式输入延迟表现
根据国外评测资料,LG B7表现最优约21ms
Panasonic EZ1000 约25ms;SONY A1表现略糟约30ms
对人眼来说25ms以内差异不大
Smart TV操作介面
Smart TV已成为目前高阶液晶电视基本配备,目前主流慢慢转向Google主导的Android TV系统。
SONY是采用Android TV最新版本,不过LG是采用自行发展的介面称为webOS (源自Palm OS)。
SONY基本上维持Google Android TV公版的介面状态,不过会预载一些APP。
基本上LG的画面上更漂亮且直觉一点,不过webOS日后软体升级频率未知,毕竟软体厂商自行升级出包的状况也蛮多的。
SONY在操作遥控器上竟然沿用过去LED液晶电视的同款遥控器,四方按键超小,非常不好用。 当然SONY一直推广用手机APP操控,不过基本的遥控器还是列入小缺点。
Panasonic在mozilla宣布放弃firefox OS手机平台的发展后,在最新的OLED产品上依旧采用firefox OS,是比较让人担心的,毕竟后续的软体支援如何是未知。
当然firefox OS的基本应用Panasonic已经是很成熟,该有的功能不会少。 但总的来说软体上也是Panasonic的一大缺点,另外遥控器也跟SONY有一样的缺点。
电视扬声器
SONY 在A1系列OLED液晶电视另一特色是其平面扬声技术Acoustic Surface,SONY创新的音响技术将萤幕本身变成了扬声器,可透过萤幕震动来发声,不需要透过可见的扬声器。
看似薄型的扬声器,但国外普遍评价高,基本上优于多数液晶电视内建扬声器表现。 Acoustic Surface 提供50W输出。
LG B7 提供的是标准的2.2声道40W输出较为阳春,但主要因LG有另款E7系列,就是在音效部分加强,E7 提供4.1声道60W输出,不过LG皆支援Dolby Atmos 。
Panasonic 是外挂一支小家庭剧院,Dynamic Blade Speaker 内部结合14组扬声器组件及四重被动式震幅器,可输出达80W,且通过THX认证,是三款中最优。
HDMI输入端子
SONY和Panasonic 都只有前两个HDMI有提供full-bandwidth 18Gbps ports 可接收显示2160p@50Hz/60Hz并达到最高色彩像素。LG则是4个HDMI皆有完整支援HDMI 2.0b。
总结
**** Hidden Message *****
本篇是综合国外多篇评测,综合后整理之。
以上就是《OLED液晶电视大战LG B7、SONY A1、松下EZ1000》全部内容。另外智能电视和电视盒子的用户还可以下载当贝市场(http://znds.tvapk.com/update/dbmarket.apk)安装你喜欢的电视应用软件使用。
https://data.znds.com/attachment/forum/201709/14/165156mpmphh8yg2y72po1.png
感谢分享 楼主用心了,内容非常精彩。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