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激光无屏电视搞事情,怎么降低成本是个大问题
6月28日,小米在北京发布了生态链下最贵的电视产品——激光无屏电视。这款产品对于小米来说也是一次将产品卖到万元级别的价位,而即便是一万元的价格,对于激光无屏电视来说依旧是价格大杀器,或许有的读者们就不太理解了,现在的主流4K 电视,55英寸的才3000多些,65英寸的才到6000左右。小米这台激光无屏电视分辨率才达到1080p却卖到万元又是何德何能。 激光电视的本质是超短焦激光投影,当然,比起那些固定尺寸的电视,小米这台激光无屏电视在保证亮度的情况下最大能够投影出150英寸的画面,当液晶电视画面尺寸上升到80英寸以上时,价格会迅速的攀升,所以按照投影的尺寸来说,小米这台激光无屏电视还是相当实惠的。
当然,与激光无屏电视,或者说激光投影进行横向对比的话,会发现小米不愧是行业内的价格杀手,基本上是在同规格的产品上硬生生将价格砍了一半。性价比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对于激光投影来说,小米这样的定价究竟是「血亏」还是「实惠」呢?或者说,阻止激光投影大幅度降价的,究竟是商业策略,还是成本居高不下? 事实是,激光投影的成本确实不便宜,导致激光投影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激光光源的成本非常高,它是激光投影的核心部件,自然控制着整个产品的定价,目前激光光源方案分为三基色激光,蓝色激光+荧光粉,红蓝双色激光+荧光粉,激光+LED 混合光源等不同的方案。
从效果上来说,肯定是三基色激光光源的效果最好,不仅能做到20000以上流明的亮度,还具备色域广、寿命长、光效高、功耗低、色温可调等多项优点。不过三基色激光用到的红、蓝、绿三色激光光源中,绿色激光光源的亮度和寿命无法和成本相协调,这使得三基色激光的成本是最高的。 蓝色激光+荧光粉方案让激光光源成本得以大幅度下降,蓝色激光通过高速旋转的荧光粉色轮,激发光线形成图像。但目前只能采用单片 DLP 方案,亮度最高可以达到10000流明左右,色彩和寿命方面中规中矩,而激光和 LED 混合光源就更加差一些了,目前已经较少使用,主要面向低端市场。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厂家推也出了红蓝双色激光+荧光粉的方案,双色激光通过荧光色轮让最终图像的画质更好。但激光+荧光粉的方案,实际和纯激光方案还是差的比较远的,尽管双色激光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亮度和色彩,但也被看成是一种过渡方案,在光效等硬指标提升上面并不是非常大。
但目前来说,还是激光+荧光粉的方案在成本和效果上是最为平衡的,而且说不定还有三色激光、四色激光等等,未来显示效果只会变得越来越好,而目前的显示效果也能让大众满意,当然是在价格合适的情况下。 小米的激光无屏电视的出现,的确是为高高在上的激光电视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不久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会参与到价格战之中,同时在高端产品线会做出更优秀的品质和技术,比如效果更好的消费级 4K 激光投影,我们很快就会见到新产品了。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家里是不是投的下150英寸那么大,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你现在是智能电视用户,对于电视或盒子内置资源的匮乏感到烦恼。小编推荐你立刻下载当贝市场安装影视快搜等电视软件来扩展资源,超多好玩好看的电视节目,根本嗨到停不下来!
『本文摘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znds6}{znds6}{znds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