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路由HD开箱加 VS 小米路由R2D 家用环境实测
本帖最后由 山阴路的夏天 于 2017-4-8 09:22 编辑终于等到米粉节小米路由HD开放购买,果断下单,当天就到了
看到好多人都在纠结HD和Pro,原来用R2D的要不要换,作为路由器研发测试从业10年的专业工程师,这次开箱就顺便做个对比测试,看看普通家用条件下从R2D换到HD有没有实质提升,同时从专业角度科普一下怎么测试一台路由器的好坏,注意其中的逻辑关系。
HD在硬件规格上的提升,HD作为R2D的升级,终于补齐了R2D 2*2的短板,直接做到目前最高端的11AC WAVE2 4*4(从SoC方案来看,对标的是Netgear R7800,高通最新的11AC 4*4 方案),同时支持MU-MIMO,规格上的提升不可谓不巨大,下面的测试就针对4*4 和 MU-MIMO的实际效果来看是否真的有意义。首先开箱和R2D相比,铝合金外壳的工艺提高了N个等级,也已经超过了传统厂商的高端旗舰性能测试从两方面进行,为了保证测试的客观性,尽量保证相同的测试条件,测试环境,将影响结果的因素收敛在路由器本身
一、测试信号强度 基本上普通用户在评价路由器性能的时候最直观的就是信号好不好,虽然有点道理,但并不是全部
测试条件:将两个路由器放在电视机柜相同的位置,设置相同的Channel(保证相同发射频率,不同频率的路径衰减会不同),信号强度都设为穿墙(因固件没有开放设置发射功率的具体值,只能保证都送各自默认的最大值,也是实际使用的情况),在同房间内坐在餐厅位置,距离路由器大约5米,中间无遮挡,观察这种理想位置下手机小米5S 接收到的信号(RSSI)
R2D(dBm)HD(dBm)Delta(dB)
2.4G-36-315
5G-55-4213
可以看到经过相同的路径空气衰减后,HD的信号相比R2D 2.4G大5dB,5G 大13dB!
这是什么概念呢,了解通讯的同学都知道,差3dB代表接收功率差了一倍,所以13dB是相当巨大的差距!分析原因可能有两个1.HD的发射功率比R2D大,但是大13dB是不可能的
(为了保证对人体无害,美国FCC法规限制了WiFi产品的发射功率不能超过+30dBm,所有上市合法销售的WiFi产品都必须遵守,但为了保证传输性能,发射功率又越大越好,所以各家路由器厂商的做法是在保证不超过法规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发射功率,一般高端产品默认会设定在20~24dBm左右,加上天线增益,已经很靠近上限。而山寨产品不需要经过认证,不遵守法规,可以随意提高发射功率,这就是有些人回感觉一些高端产品的信号和穿墙效果反而不如一些所谓穿墙王之类的低端山寨货的原因,信号可能是强了,单并不代表真的是性能好,反而有安全隐患。)
2.HD支持Beamforming,因为4*4 天线的关系,获得了远比R2D 2*2大的效果,这个应该是根本原因,这里就回答了上面的第一个问题,4*4有没有意义,有人会说路由器天线多了没用,接收端大部分的手机,笔记本产品因为体积限制都是单天线或2天线的,这里可以看出,答案是有,有了Beamforming以后对接收功率的提升意义非常重大!
(所谓Beamforming波束成形,就是在不提高发射功率的前提下通过多路天线的编码算法实现信号的叠加,让接收端收到比原来更大的信号强度,天线越多,叠加效果越强,R2D虽然也号称支持Beamforming,但2天线的实际效果其实很有限。但这里还需要说明一个常识,所谓2*2,3*3,4*4并不是指长在路由器上的棍子有几根,因为现在都是2.4G+5G双频的产品,甚至有2个5G,天线可以分开,也可以合并,各种组合五花八门,不能通过物理天线数量来判断,而是应该看具体WiFi芯片支持几路信号的收发,目前两家主要的芯片公司高通和博通最高端就是4*4的芯片,例如小米HD用的QCA9984,对应博通BCM4366,分别对应各家旗舰产品。QCA在11AC时代一直落后于Broadcom,之前的3*3方案QCA9880一直不支持Beaforming,无法发挥11AC的全部特性,旗舰级市场一直被BCM4360统治,这次WAVE2的QCA9984终于补上了不足。而小米路由Pro使用的MTK MT7261也是MTK首次推出的4*4方案,之前低端机普遍采用的MT7260 为2*2方案。具体MT7261的实际表现如何,有没有和QCA9984,BCM4366叫板的实力,未可知。)
看过了同房间的信号强度以后,再来看看大家都关心的穿墙效果,有很大一部分用户认为穿墙好就是路由器性能好家里120的户型,到卧室墙角,属于房子最远端,观察接收功率如下:
R2D(dBm)HD(dBm)Delta(dB)
2.4G-46-451
5G-73-6310
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二个结论:
1.在屋子最远端,隔一堵墙后,与之前相比,2.4G衰减了10dB左右,5G衰减20dB左右,因为频率特性的关系,越高的频率通过相同介质的衰减越大,所以2G的穿墙效果要明显好于5G是合理,因此才需要双频路由器,2.4G负责覆盖更大范围,5G负责在近距离内提供更大的传输速率,具体能大多少呢,下面会测。
2.2.4G基本相同,5G依然有10dB的差距,2.4G HD多衰減了4dB,有點奇怪,暫時沒想到合理解釋,但因爲這種軟件顯示的RSSI值并不十分精确,精准度也比较宽,仅作整体趋势参考即可。
5G部分HD多出了10dB,在这里的意义会比上面同房间内的意义大很多,因为衰减和throughput的关系是衰减达到某个临界值以后会突然下降,以5G来说这个临界值一般在-70dB附近,因此在同房间内-42和-55虽然查了13dB,实际的速率可能并没有差别,但是在边界上-63和-73就有了可用与不可用的本质差别,简单来说,因为提升了10dB,HD可以实现全家5G覆盖。
(这段看不明白的同学可以参考下面的RvR曲线,每一个路由器在前期研发阶段都会做这个曲线,来检查具体的性能表现如下是某高端型号实验室内理想的曲线,5G转折点到了-77dB,实际环境中因为存在干扰,转折点会提前)
{znds6}{znds6}{znds6}这个不错内容很精彩, 感谢楼主的分享! R2D我用过,也是自己换的3T硬盘,一般情况下也能满足要求只是WiFi相比小米路由HD差了点,但是性价比高 moka0512 发表于 2019-1-25 18:17
R2D我用过,也是自己换的3T硬盘,一般情况下也能满足要求只是WiFi相比小米路由HD差了点,但是性价比高 ...
R2D也还行,性能可以,就是有黑色得好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