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学习机--OLLIE-FAMILY掌上3D百科世界
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幸福的是赶上好的时候了,不愁吃不愁穿,有了手机电脑和各种各样的玩具;但孩子也是不幸的,雾霾的阻挠与一个个钢筋水泥的森林,让孩子都成了低头组,书中的认识都是平面的,像生活在二维世界中一样。如何让孩子可以安全有效使用电子设备并认识这个世界?此次我的尝试就是OLLIE-FAMILY掌上3D百科世界,到底孩子能从中有何收获,请听小编慢慢道来。开箱
奥莉伐木类是广州茜莓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一款基于AR技术的亲子娱乐型百科学习产品,金属的外包装乍看上去像个美味的饼干盒(请原谅,这是孩子说的,小吃货世界咱们不一定懂)注:A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包含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视频显示及控制、多传感器融合、实时跟踪及注册、场景融合等新技术与新手段。增强现实提供了在一般情况下,不同于人类可以感知的信息。
铁质包装盒的背面有产品的相关信息,小编认为比较有用的就是软件二维码与公众号了,当然如果有投资股票的,也可以看看上面的股权代码。
铁质包装盒的两侧有标注适合使用的年龄建议,以及它的特点。比如AR、VR、720°观察、双语发音和护眼功能。
我觉得开箱需要这样摆出来,共有103张各类卡片、一个手机或平板的支架还有一个公仔收纳袋。
但是我家女儿的意见是这么摆,大家能理解吃货的境界没?小马收纳袋必须在前面,四摞认知卡片分别放在盒子中,其中百科世界认知卡87张、《奥莉伐木类》角色卡3张、新世界角色卡7张、还有各类官网卡、会员卡等6张,共计103张。
每一张认知卡都是扑克牌大小,厚度大约3张扑克牌堆放起来的厚度,纸质很是坚韧,不用怕家里的熊孩子们撕扯坏。
认知卡上的图案包含交通工具、人物动物、蔬菜水果、天文地理,总之是千奇百怪都用啦,除了认知的事物外,图片中还配有各位大神在图中临时客串。
这就是掌上3D百科世界的各位大神,其中生生和润贤是小编猜测的,具体对不对,还要等官方最后的答案。
公仔收纳袋以放25张左右的认知卡为宜,多了的话即放不进去,也会让孩子容易玩起来耗时太久,损伤视力。
照片中女儿往收纳袋中放了24张认知卡,感觉刚刚好。
在开箱照的最后要给大家说明一下,《奥莉伐木类》有一张钻石会员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最好提前找出来,刮开图层备用。当然有一台带照相功能的手机或平板是不可或缺的。
软件测试
通过扫描铁质包装后背面的二维码安装配套软件ANGOO百科,并使用手机号注册用户。
如果登陆后出现这个界面,不要慌,通过刚刚刮开了张钻石会员卡,点击解锁后扫描会员卡二维码或手动输入激活码即可。
第一次使用《奥莉伐木类》有认知卡的资源包下载,有N多种资源包对应卡牌,所以建议在Wifi环境下下载。
进入游戏界面后,可以通过上图发现用法非常简单。扫描认知卡后,物品出现在镜头中,此时可以移开认知卡,但物品会依然留在画面中。
镜头分为特写镜头和全景镜头,特写镜头是突出物品本身,全景镜头就可以配合多张认知卡联合使用。
认知物支持720°全景观察,也可以通过类型相片放大缩小的手势,将物品放大,观察细节。
点击上方中部的播放按钮,可以播放当前选中的物品儿歌。
更可以选择中文、英文发音,帮助孩子们学习简单的单词。
我家的宝贝儿最喜欢的是将多张卡牌放在一起,然后出现一大堆的东西,慢慢的给它们排列,自导自演的小故事。这算不算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呢?
不过,为了孩子的视力考虑,还是需要设置一个游戏的时长,过多的游戏造成孩子的近视就得不偿失了。
唯一遗憾的是扫描了小游戏时,发现游戏孩子制作中,这让孩子有些遗憾。
其实本文还有支架没有介绍,因为熊孩子根本不用,但小编觉得如果需要制作好看的个人故事,背景一定要清晰,这时支架就用得上了,否则想小编一样,一遍拿着手机一遍截屏,背景很模糊的。
总结:《奥莉伐木类》掌上3D百科世界,大小及材质上环保并且便于携带,认知物品种类多样,物品细节清晰准确,对于孩子认识事物有一定的帮助;儿歌的配合与中英文发音,是孩子最喜欢的多媒体学习方式;全景拍摄可以自由设置场景加上多卡片的运用,给了孩子更多搭配空间与想象空间。改进的建议:虽然《奥莉伐木类》支持前置摄像头AR互动,但取景角度是无法忽视的问题,如果支架在配合一款前置摄像头的折射镜,效果会更好;“敬请期待”部分最好提前注明,否则孩子会失望的。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快乐并在快乐中学到东西,我也是!《奥莉伐木类》的测试会对大家有所帮助吗?大家心中都有杆秤,在这里小编就只能祝大家开心就好了,下次见。
看起来貌似不错哦。 感谢楼主的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