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x c1检测仪评测报告
一、前言:当几乎全中国都被笼罩在雾霾下的时候,相信大家都会在办公室、家里都会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吧。那么问题来了,你们相信净化设备本身带的检测数据吗?是否真如宣传介绍中的一般牛?想要知道这个,就必须先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1、PM传感器:按照工作原理可分为两大类: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1)、红外传感器:这类传感器以夏普的为例,夏普产的模块,精度在1微米左右,能基本判断室内颗粒物1微米的含量,从而判断空气质量。这个模块在很多净化设备上使用,当然包括夏普自己的。不过这个模块的精度一般,严格的说,从他来判断室内空气质量良好,意义不是很大的。红外传感器因其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导致检测时会比较被动,得依靠风自己吹进去才行。而利用这点刚好可以把传感器放置在出风口的位置。这种廉价的二级发光管的成本决定了检测精度,不可能做到很敏感。真正判断室内空气颗粒物的仪器都是采用激光镭射来计数的,精度很高,可探颗粒物直径下限也更低。(2)、激光传感器:我国生产此类传感器的厂家不少,但产品成熟,技术可靠的也就那几家而已。攀藤、炜盛、威果、云彤、益杉(排名不分先后)。这五家公司生产的传感器几乎占领了国内市场。不过在这个领域中,最牛的还要数美国的TSI,号称粉尘检测领域的神级检测仪。当然价格也是最贵的,一台要5万元。以上这五家公司的产品都会以TSI的数据作为标杆。激光传感器本身自带风扇往里面吸风进行检测。如同TSI一样,激光传感器在国内也多被应用在检测仪上。2、算法:检测仪之所以能进行检测,一靠的是核心物件--传感器,二靠的是各种算法。上述五家公司的算法各不相同。这也就是为什么多款检测仪放在一起数据不一致的原因了。即便是同一厂家的同一型号的,但批次不同也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算法固然重要,但我依然把它排在第二位,算法只能是辅助进行数据修正的,而用算法代替传感器的做法,是及其不可取的行为。东西好不好,主要看传感器,看用的是不是大品牌的传感器,寿命如何。传感器是有寿命的,你买的检测仪上的传感器寿命还剩多少,这你不知道,但厂家肯定是知道的。(PM传感器寿命一般在3-5年)这就是为什么淘宝上的一些检测仪价位极低的原因了,传感器寿命都到了,自然会便宜的很,但同时检测到的数据偏差也就很大了。所以说,买检测仪,还是要买大公司的好的设备,一分钱一分货就是这个道理。关于算法,还要知道一点。既然算法是可以修改检测数据的。那么空气净化设备厂家会不会为了某些利益自己改算法,就为了让其显示出来的数据效果好呢?这点不能说是绝对的,但也是我们要考虑到的地方。所以,在选择检测仪的问题上,我宁可相信第三方在利益上没有冲突的。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评测产品是由空气管家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PM2.5激光空气检测仪,以下简称:【C1】二、开箱:C1的包装采用互联网产品一贯的环保纸质材料,正面印有空气管家LOGO,背面则是产品相关参数与厂商联系方式。目前针对PM检测仪尚未出台国家标准,所以C1的包装上并没有给出执行标准。但既然是检测使用的工具,总要有个执行的尺度可寻。在国标迟迟没有出台之前,建议厂家能够尽快制定出属于自己的企业标准。打开包装盒,呈现出被包裹在白色塑料袋内的C1。C1全家福包括:C1本体*1、背夹*1、爪盘*1、3M无痕胶*1、说明书*1、Micro usb电源线*1以及贴膜*2,给检测仪配备贴膜的,我还是头一次遇到。证明厂家充分考虑到了用户对于带屏幕产品的实际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不错!简单谈下C1配备背夹、爪盘与3M无痕胶的初衷。相信不少人了解到空气管家公司,不是从他们家正在热销的airx A7空气净化器,也不是咱们正在评测的这款C1检测仪,而是从汽车防雾霾的空调滤芯开始认识的。目前已知的防雾霾空调滤芯中,空气管家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当初的用户都是使用别家检测仪来检验他家空调滤芯净化效果,这无疑给了空气管家一个非常好的销售自家检测仪的切入点。所以说此次C1随包装附赠的背夹、爪盘以及3M胶,也正是为了迎合自家空调滤芯用户的切身需求。再次提升了用户体验。不错!经过测量得知,C1长约71mm,宽约55mm,厚约21mm,重量仅有85.5克,(与官方宣传一致)。可谓轻量级设备,拿在手上的重量感不错。请忽略因为贴膜导致的右侧出现的气泡儿,这严重有损我贴膜小王子的名誉。好吧,开篇和你们讲了写关于传感器的事情。不知各位看官对传感器是否已经有了足够的兴趣呢?老司机就要和别人不一样。综上所述,空气管家公司出品的这款PM激光单检仪,无论从材质、传感器、做工、还是实际体验方面,都还是有不错的亮点的。相信只要通过工程师的不断努力,上面我反馈的那几点问题,都是可以一一修复的。届时再次呈现在大家眼前的就将是一个更加完美的C1!
分析的很有道理 感谢楼主的分享!{xiaolu13}{xiaolu1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