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续航50km的电单车,折叠变板凳随时随地能休息
我们不能要求的更多,城市轻代步场景对于折叠车再适合不过,有如R4这般电动助力功能的加持,那更是锦上添花。治疗了城市人的懒病,激活了沉睡的上班族。我想,享受骑行,常怀希翼,也是骑行的意义吧。
因为城市里也能拥有一颗“浪”之心。
开箱外观
与骑达R4的相遇是在十二月的第一天。
一个小箱子出现在我的眼前,容纳了所有。
箱子大小如图,只有长板的一半。
箱子上的贴纸说明了折叠的特性,开箱见真颜。泡沫的保护很用心。
长途骑行的车友都有过打包车上飞机火车托运的经历,全尺寸车的装车袋或者箱子都很大,费劲不说,有时还要遭遇拒载。这时就体现了折叠车的优势。
开箱已是深夜,还是迫不及待地出去夜骑了。
先来说说最大亮点,电动。R4具有三种模式:纯电动、助力模式、骑行模式。纯电动和骑行模式都很常见。
但是助力模式却很新鲜,当你骑出去大概半圈时,助力模式便自动开启,此时,腿部只需要持续蹬踩,且不费力。踩动停,助力模式自动停。这种骑行状态很奇妙,总是感觉脚下生风。
这一切都得益于座垫下这块“有表情的电池”。
集齐所有表情是不是可以召唤精品?
折叠车从折叠部分看起,锁扣绝对真材实料。
龙头部分,左边是电源控制中枢,电量显示,档位显示。
右边油门拨杆:
看到车第一印象就是用料扎实,粗壮的龙头立柱和座椅立柱,磨砂材质,手感好。
前后都是传统V刹,通用性好,保养方便。
磁铁折叠定位装置:
前大灯可以调节俯仰角度。
大灯亮,完全满足夜骑安全需求,灯照效果:
单速,骑行模式下,平路上全速骑行能达到25km/h。
座垫,可以微调角度。侧面看,姿态很美。
骑行体验
骑行的两点建议:
1.座位升高,高度一定要达到一脚蹬到底时腿完全伸直为最佳。因为这时腿部的力量最省力。
早年玩车前辈教了我一个调节座垫高度的诀窍,即手中指顶端指向大盘中轴,到腋窝的长度就是腿伸直的长度。
2.刹车把手一定是要放下,长期握持上扬的刹车把手会导致手腕不适。
幸亏R4配备了把手快拆式调节锁扣,调节起来很方便:
一点建议
希望厂商能做出更多智能功能,比如做个手机APP实现线路记录等等,这样会在“智能时代”有更多竞争力。
希望增加更多折叠定位装置,目前只有一个磁铁作为定位还不够。调节把手角度后,还是容易磨蹭。
整体车重30多斤,对于R4主打的女生市场还是略微偏重。
共享经济的兴起,是不是又是另外一个风口?此处不表,我们拭目以待。
我只是路过打酱油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