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ddxb 发表于 2017-2-24 10:25

这下再也不用担心寿命——首款3D MLC威刚SU900评测

本帖最后由 jhddxb 于 2017-2-24 10:31 编辑

自从被NVMe的M.2SSD抢掉风头之后,SATA SSD的敌人不再是HDD,而是同根生的M.2 SSD。面对传输性能爆表的同行,SATA SSD自身的天生不足而显得后劲不足。如何自救?唯有转型。2017年的SATA SSD领域,相信会迈向更高的主流销售容量以及采用更具竞争力的闪存颗粒,重新夺回市场的制高点。
2016年年底,威刚就对外发布了一款SATA SSD,最大特征不仅仅是512GB这个未来主流的容量,更是采用3DMLCNAND!3D NAND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不过多数都是TLC。那这次MLC首次联姻3D NAND,在威刚SU900身上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3D MLC NAND的首秀
今天威刚这款固态硬盘,全称为Ultimate SU900。顾名思义,就是旗舰级的产品,也是之前威刚推出的SU800的大哥。我们知道SU800采用的是3D TLC,而今天这款SU900是3D MLC,地位高低不言而喻。

威刚 SU900 系列规格
正如商品房楼层越高,可容纳居民人数越多的道理一样,采用立体封装的3D NAND自然有着比以前2D NAND有着得天独厚的容量优势。同时,通过堆栈式立体堆叠的3D NAND,从技术成本上看实现难度不高,加上避免了2D NAND通过提高制程来提升容量所带来的可靠性及性能都下降的不足。很明显,未来的NAND就是3D NAND的天下。


未来3D NAND是趋势
我们知道,为何SSD厂商那么推广3D TLC就是弥补TLC的天生不足。而这次MLC也来玩3D堆栈封装,不仅仅顺应了3D NAND的发展趋势,更为消费者提供更长寿命、更高可靠性以及更好性能的SSD。


总写入量达到了800TB
从威刚 SU900 SSD的官方规格可知,其总写入数据量可达800TB(240/256GB TLC SSD的总写入量只有270GB左右),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也有200万小时,并支持RAID Engine阵列加速、Data Shaping数据管理、软硬件写入保护、区块体质筛选、损耗均衡等数据保护技术,还提供5年质保。
●威刚 SU900 512GB SSD赏析
废话那么多,我们还是欣赏下带3D MLC光环的威刚 SU900 512GB SSD吧!


产品包装
包装设计,没什么还说的,就是把威刚 SU900 512GB SSD的外观示意图、容量规格、尺寸接口以及将3D NAND展示出来。


产品附件
从包装拿出产品,我们发现附件挺多的。2.5转3.5英寸的适配器、安装架以及售后服务卡等。


SSD外观
这款2.5英寸的SATA SSD外观有着浓厚的威刚风格,在黑色金属外壳上,带有品牌特色的贴纸十分醒目。对比SU800的蓝色设计,金色贴纸辨识度更高。


背面
威刚 SU900 512GB SSD的背面贴上了产品标签,与其他威刚SU系列SSD一样。


接口
作为国际惯例,我们还是展示威刚 SU900 512GB SSD的SATA III接口为大家。6GB/s的带宽,并并向下兼容SATA II传输标准。


标签
观察威刚 SU900 512GB SSD的标签,我们可以找到不少重要信息,包括型号、质保号、产品序列号、5V的工作电压等等。
●威刚 SU900 512GB SSD拆解
相信不少朋友和小编一样,一定很想对3D MLC探个究竟,下面一起拆个痛快吧!


威刚 SU900 512GB SSD铝合金的外壳由一颗螺丝固定,这颗螺丝很隐秘,在正面贴纸的下方,找到不容易。


PCB板正面


PCB板反面
短小的PCB板设计,正面有一颗主控、一颗缓存及4颗闪存芯片。此外,背面还有4颗闪存芯片。


闪存
此次搭载的3D NAND是基于MLC 的NAND。3D NAND生产过程与摩天大楼的建造类似,能够在较小的地面上组合出密集的结构,使得每 Gb 的成本效益更加明显。此外,3D MLC这项技术还增加了数据可靠性、以及固态存储是速度。


主控
威刚SU900采用的是来自慧荣的SM2258主控,SM2258支持TLC/MLC闪存,包括3D立体封装的,最大容量可达2TB,并拥有NANDXtend纠错技术、GC垃圾数据回收技术,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持续读写不掉速。
得益于NANDXtend ECC技术,SM2258主控可以让NAND闪存寿命减半后依然可以保持SSD不错的读写性能,并且通过固件大幅延长SLC Caching掉速到达时间。
缓存
缓存来自于南亚的,型号为NT5CC256M16DP,大小为512MB。


测试平台:
CPU:IntelCore i7-6700K
主板:华硕(ASUS)ROGEXTREMEZ170
内存:芝奇Trident Z DDR4-300016G(8G×2)
硬盘:1TB SSD (系统盘)
威刚 SU900 512GB SSD(测试盘)
系统:Windows 10专业版
驱动:系统默认最新版
CrystalDiskMark 测试:


威刚 SU900 512GB SSD测试成绩
测试小结:在CDM测试中,威刚 SU900 512GB SSD最快的持续读写速度为562MB/s、519.9MB/s,双520的成绩,十分给力。至于4K随机读写性能,威刚SU800 SSD可达到35.98、154.6MB/s。作为3D MLC,4K传输性能符合了我们的预期,超越采用3D TLC的威刚 SU800 SSD。
AS SSD Benchmark 测试:


威刚 SU900 512GB SSD测试成绩


威刚 SU900 512GB SSD测试成绩
测试小结:在持续读写测试中,威刚 SU900 512GB SSD可达到529.39MB/s及491.05MB/s,在MLC SSD类别中算是中等的水平。在SSD重要性能指标上IOPS随机读写分别达到82796、78239 IOPS,超采用3D TLC 的威刚 SU800 SSD。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测试


威刚 SU900 512GB SSD测试成绩
测试小结:威刚 SU900 512GB SSD在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测试测试中,总得分4639.97分。总分比SU800的4309.66高出了三百多分,我们感受到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TxBench 测试


威刚 SU900 512GB SSD测试成绩
测试小结:TxBench 测试中,威刚 SU900 512GB SSD的测试已经达到了SATA SSD的顶尖。尤其在4K的测试之中,与自家兄弟产品SU800拉开一定的差距,很明显这就是MLC SSD的功劳。
PCMark7 性能测试:


威刚 SU900 512GB SSD测试成绩
测试小结:威刚SU900 512GB SSD在PCMark7测试中得分为5526分,至于SU800的为5468分,有一定进步。
PCMark8 性能测试:


威刚 SU900 512GB SSD
测试小结:威刚SU900 512GB SSD在PCMark7测试中得分为4985,达到了SATA III SSD的高端水平,表现十分抢眼。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一直以来MLC SSD都有着不错的声誉,加上3D NAND的封装后,自然如虎添翼。虽然我们这次评测无法体现3D MLC NAND带来的在可靠性以及寿命方面的优势,不过最终收益的肯定是用户。同时,在MLC NAND的加持下,实测性能尤其是4K性能,是TLC乃至3D TLC不能比拟的。加上512GB的容量,威刚SU900 512GB SSD就是为追求一劳永逸的DIY玩家而生。


纵观整个SSD市场,我们相信3D MLC只是一个开始,威刚 SU900 512GB SSD就开了一个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更高可靠性、更长寿命以及更快性能的3D MLC SSD会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不过,最近SSD价格偏贵,作为新产品,3D MLC的推广之路还是比较漫长的。
推荐大家安装当贝市场,然后从当贝市场里面一键下载软件,方便又省事。当贝市场直接下载地址:https://webapk.dangbei.net/update/dbmarket.apk

注:本帖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死神小学生 发表于 2017-2-24 13:31

{znds6}{znds6}{znds6}这个不错内容很精彩, 感谢楼主的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下再也不用担心寿命——首款3D MLC威刚SU900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