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马米立方小机箱评测分享
今天我们体验这款米立方就是先马小机箱的代表作,这款米立方机箱融入了设计、兼容、功能、散热这四个优秀因素。
第一次见到这货还是在先马的展示柜上看到的,当时刚刚发布不就,它在展台上的风姿一眼就吸引到我,特别是白色版本,放到客厅都不会突兀,很像是一个艺术品。当时还随手照了一张,大家可以看看,是不是有一种鹤立群中的感觉。
先来一张表格介绍一下米立方的详细参数:
接下来开开箱,好久没有动过这么大件的开箱了,想想还是有点小激动的。找好对应方位,拆封刀在手,快递见一个拆一个,毫不费力。可以看到纸箱上还有取出机箱的正确姿势,很贴心,整体包装十分简洁,不过显得不是太结实,要不是京东买还真要提防暴力快递。
来,献出庐山真面目,哇!太帅了,刚好是我喜欢的白色版本,运气不错呀!机箱外形有别于传统的立式机箱,非常有立方体的特点。整个机箱以简约风格为主,并且可以清楚的看到米立方在左右和上方都有亚力克的天窗设计,来几颗LED灯后大晚上简直不能再爽了。光污染重度爱好者首选。
机箱正面面板采用了大面积冲网设计,除了右下角的先马logo无任何装饰,非常简约。在大面积的冲网面板下,无装饰的确是最好的选择。由于卧式机箱的架构不同,所以碳立方机箱采用了双面侧透设计,可以有效提升视觉冲击,内部硬件可以一览无遗,左右对称看起来更加和谐。机箱顶部同样采用了大面侧透设计,机箱的I/O区域位于前面板的最左边,除了开机和重启按钮还拥有USB2.0接口2个;USB3.0接口一个;音频接口以及SD卡和TF卡读卡器卡槽(选配的)。
我拿着米立方机箱仔细的看了一会,差不多看透了它的设计思路:米立方采用了模块化面板设计,它的前、上、左右都是采用了可拆卸设计,既方便了装机过程,也给了我们更多的DIY乐趣,比如前面打开后可以加装一个200MM大风扇或者三个120MM的小风扇,这取决于你是要静音工作环境还是更加高效快速的散热效果。
四块盖板采用了卡扣设计,可以很轻易地就拿下来。两块侧板,一块顶盖和前面板。
当然,米立方的散热设计可不仅仅只是在前面板加多几个风扇而已,内部独特的风道设计才是米立方的散热精髓。通过观察机箱后部可以把它分为两部分,上面是主板位,拥有一个12cm风扇位,4个PCI插槽以及2个水冷孔;下部分则是电源、硬盘位,可以支持ATX电源,并且在硬盘位拥有一个8cm风扇位。
内部侧方示意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平流风道的设计思路,真的是很perfect。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尽量买跟风道同向的散热器,不买直接使用CPU自带的垂直风扇,否则上下会扰乱里面的风道,得不偿失。
再来看看底部结构。米立方机箱底部算是是中规中矩的设计,在电源位拥有可以取下的防尘网。支架是塑料材质,而且两边的支架上面配有防滑脚垫,防滑。
因为采用了平置主板结构,把立方形的米立方的内部空间充分利用,且解决了过去主板竖置所带来的显卡不牢靠,CPU散热接触不平导致效果大减等问题。可以看到显卡和CPU散热器都是横置在主板上,受力均匀,防止因接触不良导致卡屏死机。这算是一个额外的小惊喜,就是这种平稳的结构可以让大家在搬动机箱的时候不在怕里面接触松动。
安装好挡板后就可以上主板了。我自己用的是M-ATX,放上去才刚好三分之二的面积,大家可以看看,空间显得很从容。安装主板最好使用带有磁性的螺丝刀,这样就算掉进机箱内部也能拿出。很贴心的就是米立方随机附赠了一把磁性螺丝刀。
顺便给大家说一说机箱自带的各种跳线分别有哪些?图文标注,让大家看得更加清晰。
装机过程中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后置的电源无法从侧面放入,需要把尾部的盖子拆出来后,再从尾部放入装上。
还有就是米立方的硬盘扩展十分丰富,最多可同时安装5个硬盘,有专门的SSD硬盘支架,多功能硬盘防震架课安装2个3.5英寸的HDD硬盘或者SSD硬盘。而在3.5寸硬盘托架的下面还可以自己加螺丝放置一块HDD,这样机箱最多就可以支持3块3.5寸好HDD,加上其余2块SSD,5硬盘配置基本上也满足了多数玩家的使用需求,位置的排放也十分合理。
这里借用一下别人一张图,给大家看看怎么额外安装一块HDD硬盘。就是用螺丝把HDD硬盘固定在多功能硬盘架下面。
噔噔噔!光污染毒物最终形态登场!今天的DIY之旅就到这里结束了,感谢大家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哈哈,开个玩笑。总结一下:一句话,这种上下两层、主板平置的设计很棒。三面侧透完全满足亮骚的心理。散热也不错,前置风扇和后置风扇布局很合理,CPU散热器支持的高度也很充足。3.5、2.5硬盘位各两个,实测最多放置五个硬盘,是很多其他小型机箱所缺。价格在机箱里也不贵,有这些功能很划算了。推荐购买等级五颗星!!
精华内容,楼主V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