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的漂亮,薄的持久——魅蓝note5评测
2016年的11月30日,魅族在北京演艺中心举行了新品发布会,一口气发布了魅族 Pro 6 plus和魅蓝X,以及Flyme 6系统。本以为魅族在2016年的发布会告一段落,没想到在12月6日,魅族又紧接着发布了魅蓝note5。勤奋的魅族硬是把演唱会从月更做到了周更,这也让魅蓝note5成为了魅族2016年的压轴产品。首先看看魅蓝note系列的的历史,魅蓝note是魅族在小米的阴影下推出的第一款千元机,其第一代产品魅蓝note凭着激进的性价比以及当时千元机市场藐视群雄的颜值一度供不应求。乍一看魅蓝note5应该是魅蓝note系列的第五代产品,但其实它是第4代,可能由于中国人对 4 这个数字的不友好,魅族直接从note3跳到了note5。这种策略在其他产品上也很常见,不过令我印象最深的是Thinkpad的坚持,它硬是保持了自己的明明规则,没有跳过X250型号。
作为魅族2016年的压轴产品,魅蓝note5的表现如何,我们仔细来看一看。
开箱&外观设计
魅蓝note5的外包装延续了魅蓝一贯的设计,点状花纹的白色纸盒包装,简约时尚,比小米早期的灰色牛皮纸高档很多。
打开包装后就是传说中的魅蓝note5了,我们先把手机放一边,来先看看魅蓝note5 的配件。首先是Flyme的卡针,圆圆胖胖的卡针非常可爱,不过奇怪的是说明书和保修卡没有放在装卡针的盒子中,而是直接散落在卡针纸板的后面,再下面就是充电套装。
魅族这次比较良心的是在千元机的魅蓝note中增加了快充功能,官方的数据是峰值功率达到18W,90分钟即可充满。看到这次魅蓝note5标配的充电头和魅族Pro6应该是同一个型号,数据线的长度和粗细也和Pro6相似,遗憾的是魅蓝note5 没有配Type-C接口,而仍然使用的是Micro USB接口。
好了,配件就不多说了,我们回到今天的主角——魅蓝note5。
撕开前后贴膜的第一感觉是为什么总是有手机吧标签直接贴到手机本体上,直接撕掉容易碎且有残留,不撕又太影响美观了。
正面的第一感觉还是很好的,典型的魅族设计风格,如果仅仅凭正面图,你可能很难分辨出魅族的不同型号。
不过在魅蓝note5上我们也能发现一些和其他机型不太一样的地方。首先是魅族经典的大白上颚,在note5上将左边的光线距离感应器设计成了圆角矩形,没有和右侧的前置摄像头对称,不知道这样的设计是刻意的求变还是制造工艺方面的原因。
其实在前置摄像头的右侧还有一个呼吸灯,当手机有新消息或其他通知时会自动点亮。但是一旦点亮后,魅族的上颚部分就失去了本身的秩序感。另外这个呼吸灯经过白色前面板以及盖板玻璃的折射,当亮度最大时光线有点散,不过这也形成了一圈独特的光圈。
以前魅族的听筒设计比较宽大,用过魅蓝2几天后听筒就会进灰到非常严重的程度,而且不易清扫。而目前魅族的听筒设计已经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note5 的听筒大小和宽度和 Pro6 相当,不是很容易积灰。
note5的下巴就是经典的魅族mBack Home 键了,魅族的mBack方案在魅蓝note2 上第一次出现,应用在随后的所有魅族机器中,它应该是目前安卓系统最好的交互解决方案了。目前的 mBack 功能集成了轻触返回、按压回到桌面、长按调用语音助手的功能。
说道mBack不得不说魅族这个品牌特有的坚持。魅族从做mp3起家,在 mp3 和 mp4 时代就非常注重设计和品质,这种坚持在当时的中国山寨mp3市场是何等的可贵,当然也换来了魅族mp3横扫中国市场的回报。就在 mp3 市场如日中天之时,魅族在2007年做了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做智能手机,并且在2009年的2月份正式推出了其第一款手机——魅族M8。
现在你可能觉得这样的设计不是很好看,但是你可以对比下同时期的iPhone 3G手机,其实也不过如此。我们再来看看同时期的android阵营,08年的9月份android阵营发布了第一款android手机——HTC G1,它的样子是这样的:
很多人以为M8是基于android系统研制的,实际上魅族准备研发手机的2007年,Google还没有发布android,魅族M8是基于Windows CE深度定制的版本。我有时甚至在想,魅族在2007年就看到了智能市场如此大的机会,如果当时真的给了魅族匹配世界巨头的技术和资源,它有可能成长为苹果和Google之外的第三极。
你可能已经发现相比于HTC下巴的一排按键,M8采用了和iPhone类似的设计,只有一个圆形的实体按键。魅族将这份坚持一直保留至今,你可能很难找到另外一个android手机品牌自始至终都是使用一个Home按键的。中间魅族尝试了各种交互,包括毁誉参半的SmartBar,最终探索出了mBack的方案。正是魅族对用户体验的坚持才造就了似乎是android手机Home键的终极交互方式——mBack。
关于魅族的历史就讲这么多,再多说估计要另开一篇文章了。
再次回到mBack,不同于SmartBar,mBack的交互方案几乎没有杂音,市场一致认为这样的交互方式体验非常好,而作为普通用户的我在魅蓝2第一次尝试mBack后就再也回不去了,现在用其他的手机也会下意识的摸一摸Home键。
当然这么好的mBack交互方式肯定有很多android厂商跟进,目前知道的就有联想和锤子。据说联想有相关的专利,魅族估计和我一样一脸懵逼,而对于锤子来说,我也不好吐槽了,从曾经的情怀产品到明目张胆的抄袭,我也是醉了。
对于mBack来说,目前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将多任务集成进mBack,可以学习类似于iPhone的双击Home键调用后台任务的功能也一起集成到Home键中,目前的从屏幕下边缘往上滑的交互容易误触。
说完mBack后,我们也可以看看魅族的腰圆键。我个人认为魅族的腰圆键大小比例刚好,既不像三星和小米的过于细长,也不像iPhone那样圆形而带来的占地面积过大,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比例。当然好的设计总是会被抄袭,目前市面上使用和魅族类似比例和大小的腰圆键的手机越来越多了。
在这个腰圆键上同时集成了指纹识别,指纹识别功能基本是目前手机的标配,各个厂家在介绍时都会提出自家指纹识别的速度,其实指纹识别发展至今,速度已经不是体验的短板了,我相信没几个人能感受到0.2s和0.4s的差别。不过魅族的指纹识别的交互上有个问题是,在息屏状态下通过Home键解锁需要两步,一步是按下Home键亮屏,亮屏后程序才启动指纹识别功能,也就是说你在按下Home键亮屏后还需要将手指停留在Home键上一段时间才能解锁。希望魅族能改变逻辑,在按下Home键的同时启动指纹识别程序,点亮屏幕后就能直接解锁进入主屏幕了。
最后再说说这颗Home键的手感,我相当怀疑这颗Home键的工艺和魅族Pro6是一样的,手感几乎感受不到区别。总体而言键程适当、回馈也很好,但按到底后有点偏硬,按到一半的时候有点空的感觉。不过这样的手感出现在千元机的行列,效果已经算很不错的了。
前面板说完我们再来看看后背,拿到真机前我并没有看note5相关的参数和制造工艺,拿到后的发现note5 的金属一体化机身以及纳米注塑工艺还是很惊叹的。小米到小米4仍然都不是全金属机身,只有一块金属边框,还拿来作为“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来大肆宣传。
金属一体化机身和纳米注塑,这种曾经旗舰机型才有可能的配置如今竟然是用在了千元机的身上,不得不说note5在这方面真的对得起用户。
背面一颗1300万像素的摄像头以及双色温闪光灯,值得注意的是双色温闪光灯做成了圆形,近距离可以看出是两颗半圆形的闪光灯拼在一起形成的。圆形的闪光灯使魅族背面更和谐和秩序,这也体现了魅族在设计上的独特之处。
另外一点是后置摄像头完全没有凸起,甚至有些下凹,当然这样的厚度肯定没有加入光学防抖了,具体的拍照测试见后面。
背面的金属一体化三段式比之前的note3要好看一个档次,整体设计上和魅族Pro6相似,只不过Pro6的天线条是弯曲的。
魅蓝note5在外观上有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在边框的两边都增加了高光的金属倒角设计,其中边框和背面完全是一块金属,只是硬在弯曲的地方做了高光倒角处理。使用高光倒角一般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使弯曲的弧度刚好吻合手掌,另外一个好处就是看起来更为硬朗,而note5给我的感觉明显是因为后者。
首先来看前面板2.5D玻璃和金属机身的高光倒角,这个倒角的角度比较大,而且倒角的宽度也很宽,相比如Pro6,这个倒角并没有增加玻璃到金属的顺滑程度,在握持时能感觉到明显碰到玻璃的感觉。背面金属边的倒角就更奇怪了,在一块本身连接很好的金属上硬是切一条金属倒角,更是破坏了握持的一体性。
所以我猜想,增加了这两条大宽度的金属倒角可能是为了使手机看起来更为硬朗,更有金属感。不过这种为了增加外观的好看程度直接牺牲手感的做法还是有待商榷的。
由之前的听筒部分就可以看出,魅族在note5上其实是抛弃了对称设计的,所以在接口上,也就不会追求对称了。底部接口方面,仍然和大部分的魅族机器一样集成了耳机、充电和扬声器,还有麦克风的设计。需要注意的是扬声器设计成了和光线距离感应器一样的圆角矩形,不知道这样设计的初衷,难道是去圆润?但是背面的闪光灯却从note3的长条变成了圆形。
顶部只有一个唯一的降噪mac孔,也没有放在中间的位置,而是放在了一边。
两侧分别是电源键、音量键以及 SIM 卡槽,按键的手感偏硬,SIM卡槽是nanoSIM+nanoSim或者nanoSim+SD卡。优点是不论按键还是卡槽,和机身的一体性上都很高,几乎看不出颜色的差别。
最后我们来说说手感,长时间使用了魅族Pro6,客观的说相较于Pro6,note5的手感还是要差不少的,这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note5是5.5寸的屏幕,手机的尺寸要比Pro6大不少,对于我这种手不太大且比较喜欢小屏幕的人来说,单手惭怍note5有点难度。其次是相较于Pro6追求的圆润,note5追求的可能是金属的硬朗,所以在高光倒角,金属的弧度上不管是衔接还是本身的弯 曲度都没有Pro6雕琢的好。最后是一个主观的感受,note5拿在手上有一种屏幕比后盖金属要重的感觉,所以总是觉得头重脚轻。
配置和性能
电子产品,总是跑不过参数关,而魅族在配置上总是被人抓住的CPU了。这款魅蓝note5相较于note3,在CPU上依然采用了Helio P10 处理器,这颗处理器拥有8个核心,这8个核心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是4颗1G主频的A53小核,这部分是负责一些低负载的任务,比如桌面活动,UI操作等;另一部分是4颗1.8G主频的A53大核,这部分负责一些需要高性能的业务,比如大型游戏,应用启动等。
从上图可看出,CPU 0-3属于小核,CPU 4-7属于大核,但在实际使用中,CPU 0有时会匪夷所思的飙到1.8G,让我很诧异。
虽然跑分代表不了一切,但我们可以通过跑分来看看这颗CPU的理论性能:
总体来说,这个分数代表了千元机的水平,单核性能比较低在我的意料之中,然而号称堆核心的MTK在多核性能上并没有比同等价位的CPU有优势。
再来请上大名鼎鼎的安兔兔跑个分,让大家有个直观的感受。
不到5万的总分,总体表现并不太好,从实际的体验中看,刷刷微博、逛逛淘宝、打打小游戏还是可以的,但是一旦上了比较大型的游戏后,应该基本是不可玩的状态,所以这里我也就不再测试NBA 2K16等游戏了。
另外在核心数方面,虽然P10有8颗核心,但大部分情况下是不会都运行的,实测中发现打开京东淘宝等会使用到其中的6颗核心。你们知道什么时候CPU会8颗核心全部满载运转么,当然是在开安兔兔的时候。
总结下来,这颗Helio P10处理器在千元机行列表现的中规中矩,平时处理一些低负载的任务还是绰绰有余的,不过如果涉及到大型游戏以及视频处理等任务时会力不从心,所以如果有这方面的需求,还应该购买性能更为优异的旗舰型号。
相机成像
我们先来看看相机的参数:
1300万像素的摄像头细节保留还算可以,当然没法和Pro6的2100万像素相比。对焦的速度偏慢,很多时候都需要靠重复几次的对准才可以对上焦点。
另外一个问题是微距模式下并不能很好的对焦近距离的物品,反而用手动模式,然后焦距拉到最小能拍摄出相对不错的微距镜头。
整体而言该相机白平衡、还原度都还不错,并没有为了讨好眼球出现偏色的情况存在。而且魅族自带的图片处理软件还是很不错的,单纯的一张照片通过简单的模板就可以处理成比较不错的图片。
再看看几张样片吧。
总结
在目前android市场饱和,千元机市场拼的你死我活的时候,想要突围并不容易,我总结下我在试用魅蓝note5这段时间的优缺点,经供参考。
优点:
全金属一体化机身。在千元机的级别使用全金属一体化机身以及纳米注塑机身非常良心,这也保证了note5出色的质感。在颜值越来越重要的当下,魅族完全可以在设计和工艺上取得弯道超车的机会。快充技术。和第一条一样,在千元机的级别加入了快充技术非常实用,配合4000mAh的大电池,中度几乎可以使用两天。Flyme系统。自动Flyme5拜托了Bugme的帽子之后,Flyme就是魅族手机的一大优势了。系统简洁纯净,mBack交互无与伦比,如今Flyme 6也已经推出,在Pro6上体验后更加对Flyme有了信心。不过前文评测中没有涉及到Flyme是因为目前Flyme6还没有推送给note5,后期推送后会增加这部分内容。
缺点:
相较于外观设计和工艺,CPU和GPU的配置成为了性能短板。Helio P10的表现虽然中规中矩,但远没有达到令人兴奋的程度。两条高光倒角的加入没有提升甚至是影响了握持的手感,在细节打磨上还稍显不足。
我一直拿note5在和魅族Pro6相比,我知道这很不公平,我也时常提醒自己note5是千元机。但在使用这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虽然note5和Pro6在价格上差异巨大,几乎是三倍的价差,但是很多方面并没有差Pro6很多,这也就是目前千元机市场的趋势。目前的千元机并非低端机的代名词,它可以有金属一体化的机身,它可以有最高18w的快充技术,他可以有0.2s反应的指纹识别,这些都已经完全能够满足正常非游戏用户的所有需求。如果你并不想购买拼配置的旗舰机型,不追求极致的设计和做工,何不体验下魅蓝note5这类千元机呢,一定会让你惊讶的发现,原来千元机也可以做的如此全能和惊喜。
推荐大家安装当贝市场,然后从当贝市场里面一键下载软件,方便又省事。当贝市场直接下载地址:https://webapk.dangbei.net/update/dbmarket.apk
注:本帖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aolu13}{xiaolu13}哎呦,这个不错 感谢楼主的分享!
千元机 CPU骁龙652 653 最好的选择 千元机 CPU骁龙652 653 最好的选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