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算算一场CES的性价比能有多高?
对于手头有点闲钱的创业公司而言,去趟CES已经成为了一种行业式的“打卡”行为。不过一个有趣的话题是,前仆后继的参会背后,是怎样的热望?创业者们的投入产出比又究竟有多高?
http://img.tvhomeimg.com/uploadother/img04.hc360.com/home-a/201701/201701101123025165.jpeg
赌城拉斯维加斯迎来了CES电子消费展创办以来的第50个年头。这也是王汝林第10次飞往这座沙漠城市参展,他属于最早那批跟着中国家电公司登上海外秀场的人,去年加盟创业公司优必选之前,王汝林曾在国内大型家电企业TCL担任多年高管。
十年间,王汝林眼看着CES的参展商也经历了一轮朝代更迭。“2007年CES还是以日本企业为主,四五年前就逐渐变成中国人的天下了,说明中国消费电子的硬实力在升级。在无人机、车联网这些新技术上,中国企业也占据主导。”王汝林说。
根据2016年的数据,来自中国的参展商已经达到1400家,这意味着CES上每三个展位中就有一个属于中国的创业大军。
今年这个比例还在进一步上升,而且就在2017年CES火热召开的当口,CES主办方正源源不断地收到2018年会展场地的预定。
显然,CES美国最大电子消费展的名头,对中国创业者具有巨大的魔力,无论是长虹等老牌家电企业、还是Ninebot等新秀独角兽甚至深圳的卖手机配件的厂商,都希望从这场盛会中捞到些好处。
对于手头有点闲钱的创业公司而言,去趟CES已经成为了一种行业式的“打卡”行为。
不过一个有趣的话题是,前仆后继的参会背后,是怎样的热望?创业者们的投入产出比又究竟有多高?
去一趟CES要花多少钱?
**** Hidden Message *****
CES的愿景与坑
一旦公司做到A轮的规模,手头稍微宽裕,很多消费电子类创业者都会产生一种心态,似乎不去CES上露个面就落于行业。对于创业者,去CES最直观的目的无非是收集行业情报,宣传品牌,再实在点的就是销售和找合作伙伴。
愿意为CES花多少钱,也直接反映出一家公司对回报的预期。
优必选去年只在南馆二层租了个二十多平的小展位,今年产品从两款扩张到五个系列后,王汝林决定花200万元-300万元在金沙馆租了个100多平方米的展位,他甚至为明年预定了超过300平方米的位置,“毕竟公司规模不同了,2015年销量不到5000万,去年已经到2.6亿元。”
加大投入的背后,优必选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在海外渠道商面前树立好的品牌形象。目前这家公司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占比达到50%,其中美国和欧洲占到40%,CES是密集接触这类地区客户、提升品牌曝光率的绝好机会。借这个机会,他也想跟南美、拉丁美洲、非洲客户构建起联系。
从5号到8号,他的日程几乎没有缝隙,除了跟英国、德国、澳洲代理商敲定2017年全年的意向订单,安排了40至50场客户及媒体见面。
近年,CES的卖场性质逐渐淡化,演变为企业寻找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的平台。除了优必选,小熊尼奥也在为一款放大镜外形的儿童AR握持电脑寻找海外经销商,对于国内厂商,CES是最高效地接触这类对象的平台。“来CES的主要目的不是销售,我们希望找到一些能覆盖整个北美或南美市场的大型代理商,不想一小块、一小块的走(铺销售)。”王卓沁说。
如果产品能获得海外市场的认可,CES会是个不错的渠道平台。参加完2015年和2016年CES后,Ninebot的品牌被更多人认识,平衡车的订单不断提升,会后3-4个月仍陆续有分销代理商慕名接洽。
现在Ninebot的产品在全球88个国家出售,对这类海外渠道网络构建起来的企业而言,CES是很省钱的开代理商会议的场合,每年全球代理商从各处飞到拉斯维加斯,在四天内把全年的全球销售计划都报上来。
但CES的旅途并非适合所有人,甚至一不留神也可能掉进坑里。
Ninebot COO赵忠玮认为,CES最大的坑就是专利,国内企业参展前需要全面提升产权意识。CES开幕前,Ninebot事先对商标、知识产权、专利都做了完整布局。“CES主办方对知识产权看得非常重,一旦出现问题,法警会直接查封展位没收产品。”
专利持有方和侵权方同时出现在展馆里,也是CES上最尴尬的一幕。2016年的CES上这种状况曾引起了很大关注,媒体报道称,至少20家中国企业因为涉嫌侵权或倒卖被主办方关闭展位,没收产品。
去年赵忠玮在综合展馆逛展时,发现了一家展示平衡车的深圳企业,“我问他这是什么品牌,他说你想要什么牌子,我就可以贴什么。”随着参展的中国企业增加,这部分贴牌制造者的军团也更多入驻到CES上。它们通常规模不大,就像是每个旅游景点前卖纪念品的摊位,为了增加销量去CES卖些耳机、配件产品。光顾的,除了看热闹的中国人,大多是些图便宜的海外销售商。
显然,并非所有人都能在CES上满足自己的预期,特别对于toB的厂商而言,CES明显不是个性价比高的推广场合。相比之下,toC端的、展示超前概念的企业,更容易攫取媒体和关注的眼球。时至今日,每届CES上放出来的新品,都被视作全年的技术趋势的参考。
如何让一趟CES之旅更富含金量,让曝光转化为日后的订单,是件技术活,租下一个展位才仅仅是个开始。
这个厉害哦 涨知识了 感谢楼主的分享!{xiaolu13}{xiaolu1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