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电视为何能圈到愿为品质多付钱的中产们
今年第一季度,来自市场机构 IHS 的数据显示,中国智能电视出货量占比已超过 50%,就是说,每卖出两台电视,就有一台智能电视。二、三季度数据还没公布,但从国庆以及双 11 等关键时刻的数据来看,智能电视普及度恐怕只会越来越高,因为,不论是小米、乐视,还是索尼、TCL 这样的传统品牌,都在积极地拥抱电视智能化之潮,中国某电视大厂高管甚至激进地表示:未来每一台电视都是智能电视。
智能电视时代的到来,曾经引领电视潮流的外资电视品牌们也在积极转型,而从市场数据和口碑的反馈来看,索尼是其中最为成功的外资品牌之一。
无独有偶,吴晓波老师最近的一篇评论文章采用了索尼高端电视的例子来佐证中国新中产阶级消费观的升级。作为最为关注科技产品的我们,也想结合这个趋势、现象以及吴晓波老师的观点,来看看“索大好”的制胜法宝。
索尼高端化路线成功破局
相信有人对 2014 年索尼退出 PC 市场、分拆电视业务成立子公司这件事情还有印象,2014 年 7 月 1 日,索尼视觉产品公司成立,主要负责分拆之后的电视,并自负盈亏。
索尼电视业务在独立发展之后逐步扭转了局势:
今年 5 月,索尼公布的 2015 财年(截止2016 年 3 月 31 日)财报显示,索尼在 2015 财年实现液晶电视销售总收入 7978 亿日元(70.6 亿美元),营业利润则增至 258 亿日元(2.28 亿美元);
今年 8 月,索尼公布的 2016 年第一财季财报显示,索尼家庭娱乐及音频(HE&S)业务销售收入为 2359 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 93 亿日元,达 202 亿日元;
今年 11 月,索尼公布的 2016 年第二财季财报显示,索尼家庭娱乐及音频(HE&S)业务销售收入为 2349 亿日元,营业利润达 176 亿日元,这是电视业务连续第十个季度盈利。
在每一季财报中,索尼对增长迅速的电视业务都备注为“高附加值型号提升利润”。事实上,在 2014 年分拆索尼电视业务时,索尼就明确,“分拆后的电视业务子公司将加速向高附加值产品倾斜,根据市场需求变动和业务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未来 4K 电视将成为索尼视觉产品公司的代表产品之一。”现在看来,索尼这两年一直在坚定着“高附加值产品”的路线,用更通俗的话说,索尼走的是高端路线,尤其是“高品质画质”的路线。
索尼在京东售卖的电视中,最便宜的型号为 4499 元,相当于互联网电视品牌的中高端产品价格,最贵的高达 69999 元,已属于奢侈品级定价。
在今年 8 月,索尼在中国发布了高端旗舰电视 Z9D 系列,包含 65,75 吋两个尺寸,分别定价 32999 和 43999 元,根据中怡康十一黄金周的监测数据显示,Z9D 系列市场表现强劲,在电视旺季国庆黄金周进入 TOP10,也是 TOP10 中唯一价格超过 4 万的型号。
数据来源:中怡康线线下数据库 2016 第 40 周
与索尼定位高端市场相反,互联网电视品牌大打性价比牌,甚至有品牌为了赢得市场还开展“硬件免费日”这样的促销行为,硬件不只是不赚钱还贴钱,靠内容增值或生态补贴来盈利。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索尼走高端化路线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性价比越来越不重要,高品质越来越重要
**** Hidden Message *****
随着中国高端消费群体的增加,中产消费的崛起,性价比观念正在过时,高品质消费将日益受市场亲睐,索尼的优势会日益明显。其实,低端产品高端化很难,反之则相对容易——大众很难去抢夺宝马的目标人群,但宝马却可以不断向中低端市场渗透,这一点,索尼同样也可以做到。这样看来,索尼的好戏还在后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