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ddxb 发表于 2016-12-30 22:23

当苹果风格遇上樱桃口味——LAMBO 机械键盘开箱体验评测

「生产力」几乎是今年科技界最热门的话题。
比如说苹果四年来首次大更新的 MacBook Pro,键盘改成了毁誉参半的蝶式结构,还加入了 TouchBar,无非想让你相信双手在这方寸之间能提升效率,多赚点钱。

而如果是像我一样抱着「生产力= 赚钱」这种心态升级工作设备的话,一块好用的机械键盘比什么都实际,性价比也肯定比直接换电脑要高。手感、效率两方面得到兼顾,放在桌面上逼格甚高,何乐而不为?
如果你也喜爱 Apple 的铝合金极简风,那这块机械键盘太适合了


iQunix 祖传的揭盖式黑盒,里面的附件也不多,一个 Made by Genmany 的 Lindy USB 2.0 mini-USB 螺旋连接线,快速拔键器,适用于 Mac OS 的 Command 键帽。


拿起 Lambo 62 的第一瞬间,真有种拿到 Apple 产品的错觉,整块铝合金打造的键盘外壳太惊艳了,手掌触摸到外壳会有种金属特有的冰冷质感,就像拿着 iPad 的金属背壳一样。


其次是设计师显然不想这块铝合金键盘显得“傻大粗”,在键盘的底面、侧面都勾勒出一条非常动感的腰线,从 45 度看过去时,就像一匹迎风而动的猎豹,随时准备冲出去给予致命一击。


LAMBO 这个名字当然不是白叫的,据了解起名和设计的灵感都来自于豪车 Lamborghini 兰博基尼,以其“流线型设计”和“极速”等寓意代表机械键盘出色的性能。
就像其他 iQunix 产品一样,LAMBO 键盘可以自定义调节的地方相当少,底部的橡胶垫是被固定的,这就意味着你并不能像其他机械键盘一样自由调节高度,是个典型为了一体化设计牺牲实用性的妥协。
藏在 Apple 风格下的,是来自德意志 Cherry 的原汁原味手感


iQunix 这款机械键盘的全名是 LAMBO 62,后面的“62”是指这块键盘只有 62 个按键,真是精简到了极致。
目前主流的键盘有全域 104 键、87 键,全域紧凑布局 75% 等几种类型,LAMBO 62 是全域 60% 的布局。
说实话,这是笔者第一次使用这么小的机械键盘,没亲眼见真的不敢相信它有多小巧。就是我这种小手掌也能单手握紧,放在桌面上和我的 12.5 英寸小米笔记本的键盘宽度差不多,相当的节省空间。


很多朋友有问过我,为什么这么痴迷机械键盘的手感呢?
我想说,当你真正熟悉你的机械键盘后,能轻易做到“人键合一”,就像一台赛车和赛车手的关系一样,闭着眼都能感应到各个档位的位置,在最佳的时间做出最好的选择。
双手放在你的键盘上,随心所欲敲打着心中所想,看着屏幕上即刻出现的文字和键盘区传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敲击声,那种美妙的感觉难以用文字来形容。


那么 62 键的 LAMBO 会影响你的“人键合一”吗?
机械键盘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从创造之初它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生产力,所以几乎每一个键位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每一个位置都经得起推敲。
想要减少按键的数量和优化布局,并不是一个产品经理拍一拍脑袋就能做的决定,其背后必然有大量的用户调研和专业数据作支撑。
为了达到体积上的极致,iQunix LAMBO 精简了最上方的 F1 到 F12 一整行的按键,和一些全域键盘经常会定制的屏幕亮度、扬声器等按键,之后,却没有像苹果 MacBook Pro 一样搭配一个可以千变万化的 TouchBar。

秘诀就在于组合键的应用,比方说你想按本来位于左上角的 F1,这时候你就可以按 Fn + 1,其他的按键也以此类推,就是说,Fn 在这个键盘上是个切换的万能键,精简掉的按键都能在它的组合上找回来。
解决了“能用”的问题,就剩下“是否好用”了,要知道键盘/机械键盘的设计都是围绕着“效率”诞生的,如果你用着经常感到很憋屈,那这显然就是个失败的设计。
按我的理解,iQunix 产品经理们的思路是“拟真”,什么意思呢?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生物钟,你平时习惯了早上 8 点起床,那就算某一天熬夜了,第二天到点你依旧会醒,顶多精神不太好而已。
仔细观察下 iQunix 的键盘布局,本来要按的 F1 现在依然在左上角,不仅如此,几乎每一个键位都在我们过去在全域键盘上已经相当熟悉的位置,只不过现在你要多按一个 Fn。
别小看了这个 ,我到现在都没习惯这种切换方式就是因为每次都忘了按 Fn。
但客观来说,这已经是在目前的硬件上能做到比较合理的方案,如果你以后能习惯 Fn 的存在的话,说不定还会觉得效率奇高。


另一个对机械键盘手感影响较大的是轴体,LAMBO 用的是德国 Cherry MX 原厂轴体,我买的这个是茶轴,用附送的拔键器拔出键帽就能轻易的看到。
这些年机械键盘突然回热,除了 Cherry 原厂轴体外,不少国产品牌也出了自己的键盘轴,比如我最初入坑的时候就用过雷柏 V500,那个 200 多元的小家伙就是用了国产轴体。
关于 Cherry 轴体和国产轴体体验的不同,详细写下来估计得洋洋洒洒几千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知乎上看看各位大神的科普。
总而言之,就算不看信仰,Cherry 轴体在细致体验上肯定有优势的,这点我相信即使是传说中的“木手”也能感觉到,不信的话我也建议你到顺电这类体验店试试 Cherry 的键盘和其他国产轴键盘感觉有什么不同,再做决定也不迟。


一把机械键盘的手感当然不是仅仅由轴体就能决定的。
像键位布局,键帽材质,有无钢板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这就像同样是日本的顶级松阪和牛,在不同厨师手里用不同的做法就能做出不一样的口味。
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LAMBO 62 的茶轴版基本就是原厂的敲击感,再生活化一点的形容就是:这个茶轴有点“钝”,不像青轴那样能有大刀砍在脆木板上得到的爽快劲头,更像那块木板上铺了一层棉花,虽然也能砍断,但总会有些迟滞。
键帽方面,LAMBO 用的是 PBT 材质,表面有轻微的磨砂感,用起来比 ABS 类肤质的感觉是好多了,尤其是用久了也不会打油,这是我相当在意的。
在一些比较长的键位上,iQunix 也做了相应的优化,比如回车、空格这类常用,并且受力比一般键位大的特殊地方,都增加了两个辅助支撑的轴体,这样你在按压时能感受到这个键的受力更加均匀。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块优秀的机械键盘?


很多时候,我们付出一分钱,却不会得到一分钱的收获。但在机械键盘这件事上,往往是付出一分钱收获一元钱的杠杆交易,一个手感出色、坚固耐用、设计漂亮的键盘,能陪你直到 N 个电脑退役。
况且,很多时候,机械键盘给我们重新找回码字的乐趣和工作的效率,这本身就是一个无价的收获。
回到 LAMBO 62 本身,它对铝合金设计的理解和运用让人印象深刻,当然还有那手感出色的德国原厂 Cherry 轴体,要说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过小的键盘带来和一些快捷操作的麻烦,需要花一些时间适应。
总体来说,如果你也喜欢它的设计理念,那 LAMBO 62 绝对可以成为你在机械键盘路上的首选。
推荐大家安装当贝市场,然后从当贝市场里面一键下载软件,方便又省事。当贝市场直接下载地址:https://webapk.dangbei.net/update/dbmarket.apk


注:本帖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费老湿 发表于 2016-12-31 16:27

很给力,ZNDS有你更精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苹果风格遇上樱桃口味——LAMBO 机械键盘开箱体验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