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发展简史
·1883年圣诞节 德国电气工程师尼普科夫用他发明的“尼普科夫圆盘”使用机械扫描方法,作了首次发射图像的实验。每幅画面有24行线,且图像相当模糊。 ·1908年 英国肯培尔.斯文顿、俄国罗申克夫提出电子扫描原理,奠定了近代电视技术的理论基础。 ·1923年 电视的发明者之一美籍苏联人兹瓦里金(又译维拉蒂米尔·斯福罗金)发明静电积贮式摄像管。1923年发明电子扫书描式显像管,这是近代电视摄像术的先驱。·1925年 英国约翰.洛奇.贝尔德,根据“尼普科夫圆盘”进行了新的研究工作,发明机械扫描式电视摄像机和接收机。当时画面分辨率仅30行线,扫描器每秒只能5次扫过扫描区,画面本身仅2英寸高,一英寸宽。在伦敦一家大商店向公众作了表演。·1951年 美国H.洛发明三枪荫罩式彩色显像管,洛伦期发明单枪式彩色显像管。 ·1954年 美国得克萨期仪器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全晶体管电视接收机。http://image.dfdaily.com/2011/11/30/634582126677726194rca_1954_nEO_IMG.jpg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1966年 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出集成电路电视机。3年后又生产出具有电子调谐装置的彩色电视接收机。 ·1972年 日本研制出彩色电视投影机。 ·1973年 数字技术用于电视广播,实验证明数字电视可用于卫星通信。http://image.dfdaily.com/2011/11/30/634582126988074442qfhh7c00000j027r_nEO_IMG.jpg
看到此图,想到索尼电视的现状,你有何感觉? ·1976年 英国完成“电视文库”系统的研究,用户可以直接用电视机检查新闻,书报或杂志。 ·1977年 英国研制出第一批携带式电视机。 ·1979年 世上第一个“有线电视”在伦敦开通。它是英国邮政局发明的。它能将计算机里的信息通过普通电话线传送出去并显示在用户电视机屏幕上。 ·1981年 日本索尼公司研制出袖珍黑白电视机,液晶屏幕仅2.5英寸,由电池供电。 ·1984年 日本松下公司推出“宇宙电视”。该系统的画面宽3.6米,高4.62米,相当于210英寸,可放置在大型卡车上,在大街和广场等需要的地方播放。系统中采用了松下独家研制的“高辉度彩色发光管”,即使是白天,在室外也能得到色彩鲜艳,明亮的图像。·1985年3月17日 在日本举行的筑波科学万国博览会上,索尼公司建造的超大屏幕彩色电视墙亮相。它位于中央广场上,长40米、高25米,面积达1000平方米,整个建筑有14层楼房那么高。相当一台1857英寸彩电。超大屏幕由36块大型发光屏组成,每块重1吨,厚1.8米 4行9作品共有45万个彩色发光元件。通过其顶部安装的摄像机,可以随时显示会场上的各种活动,并播放索尼公司的各种广告性录像。 ·1985年 英国电信公司(BT)推出综合数字通信网络。它向用户提供话音、快速传送图表 、传真、慢扫描电视终端等。 1991年11月25日 日本索尼公司的高清晰度电视开始试播:其扫描线为1125条,比目前的525条多出一倍,图像质量提高了100%;画面纵横比改传统的9:12为9:16,增强了观赏者的现场感;平机视角从10度扩展到30度,映图更有深度感;电视面像“画素”从28万个增加 为127万个单位面积画面的信息量一举提高了近4倍……因此,观看高清晰度电视的距离不是过去屏高的7倍而是3倍,且伴音逼真,采用4声道高保真立体声,富有感染力。 ·1995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出超微型彩色电视接收机(即手掌式彩电),只有手掌一样大小 ,重量为280克。具有扬声器,也有耳机插孔,液晶显示屏约5.5厘米,画面看来虽小,但图像清晰,其最明显的特点是:以人的身体作天线来取得收视效果,看电视时将两根引线套在脖子上,就能取得室外天线般的效果。 ·1996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向市场“壁挂”式电视:其长度60厘米、宽38厘米,而厚度只有3.7厘米,重量仅1.7千克,犹如一幅壁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