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xjc 发表于 2016-6-21 13:48

从电视技术的发展,看智能机顶盒的应用

本帖最后由 人见百态 于 2016-6-21 14:09 编辑

论起电视的发展,作为一个电子爱好者,本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显像管到液晶、从无线到有线、从模拟到数字、从数字到智能,等等每一个历史变革。当年这些登堂入室的黑白高档奢侈品,如今都进了电子垃圾场,彻底从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里消失了。
       电视盒子的概念,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从改装模拟信号的有线电视开始,那时仅仅是手动变遥控,存储电台数量由少变多,但这些都是需要有动手能力的、专业人士或资深爱好者才能操作的。
      后来为了具有普遍性和用电脑显示器看电视,模拟电视盒就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有了它,再也不用改装遥控电视机了,当年的这个盒子,只是解决了可以收看有线电视的频道,能遥控换台,能利用电脑显示器看节目。
      当进入数字时代,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迈出了大大的一步,电视节目的资源也被有线电视台独家垄断,有线电视进入家庭,各地的有线网络,选择性的播放一些卫视节目。正是由于这个数字电视机顶盒的出现,电视的免费午餐彻底结束,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各种电视接收天线,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城市里人们房顶上的电视天线逐步消失。

      当城市里的电视天线消亡殆尽时,随着村村通、户户通政策的普及,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大锅、小锅遍地开花、方兴未艾,卫星电视、国外卫视这个免费的午餐,通过卫星传输,又回到了城市,高楼上、平地下,户外是大小锅,屋内是免费资源,搜星族们又通过数字卫星机顶盒,开始了烧星。
      而这个时期,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讲,刚刚淘汰了显像管电视,液晶平板电视、等离子电视技术的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用户只是跟着有线电视机顶盒、卫星电视机顶盒,被动地尝试了一下数字信号的清晰和节目资源的数量,也没有享受到数字电视的实惠,却马上又要面临被智能网络电视淘汰的危险。
       智能电视成了高大上的奢侈品,也是高收入人群的家庭标配。勤俭持家是中国人的传统,经济不富裕的家庭,再投入近万元换智能平板,不如投入近千元增加个网络机顶盒,直接享受网络和智能的快感,甚至有些后期购买、仍有残值的彩色显像管电视机,通过AV接口,跨越了2个代沟,也直接进入了网络智能时代,这样网络机顶盒就堂而皇之地进入到千家万户。
         随着网络的普及,光纤的入户,如今的网络机顶盒又是一个新的功能、新的理念。数码时代、智能时代,电视的概念有了彻底的改变。各种新概念层出不穷,什么没有屏幕的电视机、投幕电视机、口袋电视机等等。一时间看电视没有智能网络机顶盒、电视机不能智能上网,就落后的不是现代人了。       在这个客厅电视革命的转型期,层出不穷的厂家、铺天盖地的产品,使人眼花缭乱,电视机顶盒的发展,是伴随着电视机、显示器等发展起来的,因为电视的发展包括发射、接收等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所以发展相对较慢。回头想想,我国从第一台黑白电视,到彩电用了近30年的时间;从显像管电视变成平板液晶,用了20多年;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用了近10年。无论是彩色的改变、形状的改变、智能的改变,都有一个时间差,这样,有些旧电视就跟不上发展的要求了,这时候,电视机机顶盒就应运而生了。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个升级不同时期彩色电视机的过度产品,包括有线电视机顶盒,作用都是一样。说的通俗一点,机顶盒就是延长了还有使用价值、即将淘汰的电视机的寿命,使其在老化、报废前,再苟延残喘延续残值余生。基于此,盒子的过渡期也不会太长,在不久的将来,智能电视普及之日,就是这些机顶盒寿终正寝之时。       为此,笔者专门趁着搞活动,一次买了亿典、杰科、英菲克等,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4台盒子,加上芒果月光宝盒-开博尔H10,把家里的电视机顶盒来个大拆评,从中科普一下盒子与电视发展的关系,同时也作为献给智能电视网的见面礼,因为在这里发了多次帖子,都因审查不通过,被打入冷宫。今天先发第一篇:从电视机更新换代,看智能网络机顶盒的发展——电视盒子拆评系列之一。如果还不能通过,那就不在这里玩了,同时也会在其它论坛讲讲在这里被另眼相看的故事。

人见百态 发表于 2016-6-21 14:10


分析的很有道理    感谢楼主的分享!{znds8}{znds8}{znds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电视技术的发展,看智能机顶盒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