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的小猴 发表于 2016-5-14 10:40

【美图】音质很温雅,降噪很爵士——Coolhear V1耳机体验

本帖最后由 顽固的小猴 于 2016-5-14 10:42 编辑

耳机•前言 我们见证了国产手机的崛起,见到了国产无人机的强盛,不过我们却未见到国产耳机的繁荣。脑海里不断回荡着Beats、森海塞尔、AKG等耳机的画面,悠然想问:国产耳机路在何方? 或许,国产耳机的确在崛起,只是对我这样的非耳机发烧友来说不够强烈,接触过这款国产的Coolhear耳机以后,就知道我们的耳机还可以这么做,效果还不差。
包装•配件 正如图示,Coolhear V1的包装简而直观。纯黑色的抗压硬纸盒上印着它的半身渲染图,而我收到的是暗夜黑色版V1,搭配在黑色调的包装上显得尤为统一,即使是包装盒也做成了艺术品。
 包装盒是翻叠式设计,几经翻动会发现它的内部设计与外部设计同样是纯黑色风格,加入了海绵来缓解运输时的暴力跌落。包装就像纯音乐一样,以纯粹的黑色给人一种“饰品之美”。
 配件延续了这种一体感,黑色耳机线、黑色数据线、黑色小布袋,配件也要玩黑调。除此之外,多赠送了一个皮质便携耳机包,设计和规格较为合理。
外观•造型 提到头戴式耳机,我总会想到街边潮人必备黑大粗的玩意。实际上,如今的国际一线耳机厂商早就投身到简洁时尚,小巧灵活的设计。显然Coolhear V1跟上了步伐,配备小巧的铝合金耳壳、厚实的耳垫、适中的头梁弧度,整体显得不大不小。最适合身材小巧或适中的人佩戴,但壮实的胖子戴着就有点奇怪了。
 Coolhear V1造型时尚而不张扬,所以我得到它之后,在街上我会戴着、在咖啡厅等人时也会戴着,即使在公交车上里听完一整首《情歌王》,也不会有人“诧异”的盯着看我,反倒是觉得这款黑色版过于低调,逼格不如白色版。 老实说,Coolhear V1的外观设计虽然达到了千元级别耳机的水准,但我认为耳机行业具备这种“时尚feel”的造型实在太普遍,这并不能成为V1的特色卖点,只能说明它具备应有的颜值。
佩戴•感受 引语:佩戴感受是很直观的东西,说的太好显得吹、说的不好显乱黑。所以评判官方商品介绍(“利用耳罩内空气对流压力差,不热不晕不夹耳”)是否真实,用数据与情景体验来判断较为合理。
 首先,不夹耳这点真实。单从图片就能看出,Coolhear V1的头梁弧度小,戴上的感觉很自然,不会让人耳疼、也便于轻松佩戴和摘下。不像Beats、Bose等耳机头梁弧度大,用“抱紧耳朵”的方式来解决轻易脱落的问题,这就造成戴久了耳朵难受疼痛。相比之下,Coolhear耳机的做法更注重舒适度。 况且,千元耳机只要不达到300g的重量就不会让人的头部有明显负重感,官方数据显示:Coolhear V1的重量为264g,显然V1拥有轻盈的身材。
 她摘下耳机的一刻,耳机就顺着头发滑落,头梁内部质地确实较顺滑。宽头梁+滑质地+轻重量:是不是意味着会轻易滑脱?那倒不会,因为耳塞内部采用了深凹的设计,只要佩戴到头部的上半部分就不会轻易松脱,不过对于剧烈运动就难说了。
 人在广东,白天均温20℃以上。她佩戴着Coolhear V1和我拍摄了近二个多小时,摘下的时候耳朵没有“闷红”,重要的是她没有抱怨过:戴着好热!空气对流的耳塞设计,对排热处理效果还不错,佩戴“闷热”感不强烈。
 不知耳机业内所说的“晕不晕”,是不是像晕车的感觉。从煲机到截稿前,使用时长超过100个小时,整个过程没有过“晕车”感,倒是听着听着睡着过…
音质•感受 Coolhear V1拥有主动降噪静音系统(ANC专利)。当我走在街上播放一曲纯音乐时,“天啦噜”感觉世界都安静了,我所听得的只有两个声音:一个是曲子、一个是喇叭声。喇叭声是因为走着玩手机没看见车,其次降噪技术主要是隔绝中低频的声音,仍能保留喇叭的高频音。 公交车等待红绿灯的时候,你坐在里面是否听到过一种“滋 滋 滋”的发动机声,或者是新买的耳机总能听到一种“电流声”。这便是低频噪音和耳机底噪,体验Coolhear耳机即使开不到1/3的音量,也能隔绝那种烦人的发动机噪音,底噪很干净。 的的确确,Coolhear V1最震撼的还是这“极其安静”的降噪效果,只要一戴上就能安心的听歌,不受其他杂音干扰。用官方话语来说就是:“体验宁静,聆听我心”。
 接下来进入音质体验。器材上,我选择了音乐手机vivo Xplay5,而音乐的选择也是自己最爱听得的三首歌曲,分别是Feist的《1234》、Beyond的《金属狂人》以及 3D版《卡农梦幻》,正好代表了慢节奏人声 快节拍摇滚 3D环绕的三种风格。
Feist 《1234》 老果粉们应该很熟悉这首歌,它曾是iPod的广告歌曲,节奏轻快人声纯净,能够让人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很合适用来测试Coolhear V1的人声处理效果。刚拿到Coolhear V1听得第一首歌就是《1234》,一开声就觉得它的声音很厚、人声朦胧,就像没有成熟的“芒果很涩”。 经过5天的煲机以后,这款耳机才被“催熟”了,生硬的人声变得清新悦耳,缓慢的节拍很有柔和感,尤其是刚开声的“One two three four”很是自然而真实,人声变得有点“甜”。这款耳机对有磁性的中频人声表现出色,这首节奏感强、中频人声的音乐用在Coolhear V1身上毫不逊色。
Beyond《金属狂人》
 1991年,黄家驹赤膊上台演唱《金属狂人》的一幕,还有人记得吗?我所选听的《金属狂人》正是来自生命接触演唱会。这首歌节奏很快,是家驹完全放开了唱的一首重金属音乐。
 这首歌的前奏源自玛斯奈的《沉思曲》,黄家驹将这首小提琴曲用电吉他弹出来,变得颇有金属风格。用Coolhear V1听《金属狂人》的前奏显得有点飘飘然,轻缓的风格有点“抓不住”电吉他的金属狂热范。相反,用Coolhear V1来听小提琴原版的《沉思曲》,则让原本就柔雅的小提琴声多几分舒缓,突显场景的幽静。接着继续播放《金属狂人》,到了黄家驹快速的演唱时,V1虽然保住了清晰的人声、但失去了一种场景的快感。
3D环绕版《卡农梦幻》 听过3D音乐,就会感觉歌曲像是在你的耳边里穿梭环绕。而Coolhear耳机主打3D全息声场,也拥有自家开发的3D音乐APP,我在那里面挑选了这首大家熟悉的《卡农梦幻》。
 Coolhear 3D APP能让歌曲变得体感“运动”起来。APP内有一个小圆环,随着我的手指拖动,音乐也会随着我的拖动而变化声道和远近,形象的比喻:操作起来像打碟,听起来像身临其境。除了手指操控,音乐也会随着重力感应变化。因此这项技术主要还是为了VR开发,当我带上自己做的手工版VR,这种“摇头晃脑”听音乐的感觉真爽!
 回到3D音乐体验,卡农的轻快旋律在Coolhear V1充分保留,尤其是声声鸟鸣清悦动听,V1最大的音乐特色就是能把抓住这些轻缓的歌曲每一处细节,我自己深深爱上了这首歌曲,睡前听了5遍之余,环绕的真实感享受让我不想睡着…… 笔者并非专业的音乐发烧友,掌握的音质描述名词懂得不多,所以在音质总结时有必要引用专业玩家对Coolhear V1的音质总评:“温婉细腻的风格,质感柔软、弹润,细节还原完整,声音密度较高,但速度不是很快,适合听中等偏慢节奏、比较舒缓的音乐。”
 Coolhear V1就像一杯咖啡,播放人声时它很甜、隔绝噪音时它入口清醇,这种体验需要慢慢的品尝。
文末•小谈 形象的比喻,Coolhear V1是一款富有雅兴的耳机。它的造型时尚不张扬、头梁宽松不紧锁、音效缓慢不激昂、降噪安静不底噪,显然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会喜欢这种缓慢安静的旋律。 也因为头梁弧度小、重量较轻盈、音效和缓的特点,Coolhear V1不适合户外剧烈运动时佩戴,这就是它的使用局限。我们的耳机要取得成功,除了拥有性价比和出色音质之外,还得有一项技术优势,或许降噪就是不错的选择。
 或许很多人想知道Coolhear V1作为一款主动降噪耳机,耗电情况如何?实际上,当今大部分主动降噪耳机都能做到长时间续航,根本不觉“那么快没电?”从我自己的实际体验从发,V1使用100多个小时仅充电一次,续航表现合理。我喜欢生活,更喜欢宁静,的确Coolhear V1的降噪效果很不错。

爱吃布丁的小楠 发表于 2016-5-14 16:02

很具体的分析,谢谢分享{znds6}

GEEK慕风 发表于 2016-7-17 15:43

感谢楼主精彩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图】音质很温雅,降噪很爵士——Coolhear V1耳机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