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肩上哭泣 发表于 2014-1-18 11:56

[分享] 真相 是带宽决定电视的清晰度!


评价声音时经常会用到“清晰”或者“模糊”这个词,什么是清晰,什么是模糊?我们很容易在图像处理当中找到近似例子。6 s$ ~3 n0 o3 P. Q) R
1 Q$ L- E, R+ {& B- w& w* z
7 ~" @; L1 w/ O7 \; a
    这是我们拍摄一张某音箱的高音扬声器振膜的微距照片。这是一张相当清晰的照片。正如不同的相机表现同样事物会得到不同的效果一样,不同的音箱表现相同的原始信号也会得到不同的效果。
http://bbs.togic.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401/10/100523nryt5fuxts6x5udx.png( Y' T$ L6 \) f8 u2 m

! w3 P# P# A) {^6 v. j
' V+ y# Z; k7 A' T+ D
    而这是一张比较模糊的图像了。图像为什么会模糊,模糊有很多原因,这只是其中一种,这种模糊是因为相邻的象素相互浸染造成。而扬声器振膜振动时,由于振膜材质或者形状的原因导致相邻时间点的波形叠加导致模糊,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种模糊不可避免,只是程度不已而已。在低音扬声器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很多扬声器根本无法表现出低频的细节,常常有人形容低音浑浊,就是说其低音清晰度不够。造成这种模糊程度加深也可能是因为倒相结构造成,或者摆位的问题,反射或者倒相后的信号与扬声器当前信号也会形成时间差,导致波形衍射变形,变得模糊。在大部分时候,密闭结构的音箱比倒相箱的低音要来得干净。
, q+ S. O5 v7 k* I
. y' F- S0 Z% t8 f6 d7 y5 J
http://bbs.togic.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401/10/100546lgjjghk17jp0s70k.png% TE5 {& Fd8 v


    让原始图像产生重影也会让图像变得模糊,这种模糊不是简单的象素浸染,而是象素被复制一份之后然后坐标偏移到坐标A。偏移到A后的象素又和原A处的象素重叠,导致原A处的象素颜色被改变,造成失真。类似失真也在能体现在声音表现当中,这种失真叫做回音。回音会导致声音整体变得模糊起来,这种模糊和扬声器的关系不大,而是和听音环境有关。如果你感觉声音模糊,可以击掌,如果听到隐隐的回音,那么这个听音环境还有待改善,多摆放一些不光滑软表面物体,例如沙发、枕头等,这些物体本身可以吸收一定声波,他们较大的外形可以改变环境中的声学结构,让声波反射变得更加不规则而不易叠加。


http://bbs.togic.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401/10/100607dwumxw0nplllhfxn.png' ]* b- d! L7 d. @8 Q

$ `) N7 O" Q% C6 B1 w% a
    非矢量图像局部被放大的时候,清晰度会随之下降,就像上面这幅图一样。在声音处理过程当中,也存在很多处放大处理,例如前级放大和后级放大,多次的放大也会让信号变得模糊。
) D- \$ P( s- ^/ j0 s3 l6 ^N

http://bbs.togic.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401/10/100629lm5mim4gdymme145.png

$ t7 M; u% O1 P9 b
    同样是放大,也可以获得不同的效果,这幅显然比前面那幅要清晰一些。声音放大处理一样存在品质差异,使用不同的运算放大器,得到的清晰度是有差异的,使用不同的功率放大IC,也能得到不同的音质。: P, }. t" ]b# a! j' C; c6 S


http://bbs.togic.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401/10/100721wl7epi8kpi8ese8e.png5 N9 c- A9 T8 ^9 q, ~3 ]

. BF$ k?2 H# X& K- KC1 ~
http://bbs.togic.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401/10/100736fbk79j9k17sak7js.png" M& v3 J! H8 q. ?+ l6 a/ ]
& Z( T4 s- T% J9 P/ s& f; T
. d5 F) i# |$ Q1 x' m- x
1 e1 I- W8 F; P# _& J. q& y
    当图像被掺入杂讯是也会变得模糊,这些杂讯会干扰原有象素的色彩值,从而导致模糊。在声音表现当中,类似的模糊效果是最多的,例如箱体的谐振。箱体谐振产生的噪声和扬声器发出的声音重叠,会导致声音变得模糊,此时你需要安装加强筋或者在箱体上压放重物来降低谐振。在某些听音环境中,声音稍大时,你还能听到衣柜、CD盒在振动,这些振动产生的干扰效果类似上图中的杂讯,你需要尽可能让这些东西不出现在听音环境中。还有一些杂讯并不来自谐振或者共振,而是来自电气部分,所有的功放都会有交流声,只是交流声的大小程度不一而已,交流声也会对声音信号的准确性起到破坏作用。
http://bbs.togic.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401/10/100808j66qzc6gu04h7ok1.png+ W. ^, G( C5 g- h


http://bbs.togic.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401/10/100825kecn91422m1lzc1c.png

/ d4 Xl0 H6 I- w1 R' B
0 [& n5 u4 e8 z+ n! i$ Z% Q; e
    适当的增加图像浅色区域的亮度可以获得更强烈的对比度,图像对轮廓的描述能力能够获得提升。在声音处理当中也是如此,适当的提高高频信号的亮度可以让声音听起来更加清晰。过度的增加亮度会导致细节丢失。

7 m( T* J& B, jf* _/ F4 j
    要获得更加清晰的回放效果,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回放设备的升级,升级音源升级功放升级音箱,这是一条不归路,小心为之。我们提倡改善听音环境来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减少回音和谐振,常常能不花钱的升级系统。不要轻易提升声音的亮度来获得清晰度,它其实是以损失部分细节为代价的。清晰度常常用解析力这个词汇表达,实际上清晰度不应该是第一追求目标,清晰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更重要的就是音色了,下篇我们讲述音色的冷暖,敬请期待。% u1 Q6 j; l. G, P- n2 v6 Y' t

冷血の狼 发表于 2014-1-28 16:32

gpedit.msc

pili3761 发表于 2014-2-19 19:34

支持支持再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 真相 是带宽决定电视的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