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眼睛,筛选出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
微投行业在经历了长达十年左右的蛰伏之后,终于在近两年凭借技术的积累及资本的驱动进入了爆发期,2016开年后微投发布会接踵而至,有体量较大的家用投影也有体量娇小的便携投影。供需关系相爱相杀,可以说不同的体量衍生出不同使用场景,也可以说它们是消费者多元化场景需求下的产物,但不论怎样,“场景化”永远是微投行业最为核心的词汇之一,正如市场上各商家给本质相同微型投影机的不同命名“××无屏电视”、“××移动影院”、“××口袋影院”、“××手机投影伴侣”、“××家庭影院”……借力打力,“电视”热词造势
同样是大屏显示设备,“电视”这个家家户户必备的东西,显然比投影这个在大多数眼中放PPT的玩意儿更加令人喜闻乐见,本着有事造势没事借势的互联网思维,投影也想在瓜分一下客厅市场,然后就顺理成章出现了“无屏电视”这个组合词,以及今年愈演愈烈的“颠覆电视”说法。从营销的角度来讲,这种做法显然是成功的,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微型投影机。但真要说颠覆电视,大家就听听就好了,笔者估计厂商心里都没谱。为什么没谱?
(酷乐视S1+与某品牌50寸电视对比)
首先,先入为主,电视作为我们几十年的客厅选择,消遣了几代人的家庭娱乐时刻,这种长期积累的固有影响,不是一个正在颠覆中的炫酷产品就可以替代的,很多人对投影仪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投影,微投再好也难以说服用户去扔掉家里已有的电视,去购买新接触到的微投,微投行业仍处于发展的早期,市场和用户都需要进一步培育。
其次,亮度掣肘,微投亮度为大家诟病的事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虽说也能在大部分场景里能有很好的表现,但相对电视能正常白天观看还是太年轻了,不仅对于微投对所有投影都是一样,再高的亮度碰上猛烈的环境光影响也是白瞎,使用时间场景相对受限。
然后,相对电视价格并不便宜,现在除了OLED电视价格居高不下以外,其他电视真是越来越低了,同样在1000-5000的区间里,消费者可供选择的电视机型很多。而虽说两者各有特点,但之前所说的“先入为主”已经让微投失去了很多“颠覆电视”的可能性。
最后,超短焦激光投影机,这是笔者觉得最接近“颠覆电视”的投影类机器,可以和电视机摆放在同样的位置,配上一块“抗环境光微结构幕”就可以完美抵抗环境光的影响,同等屏幕大小肯定完虐电视,至于价格嘛,小编只能说这块幕布的价格1万起。
不过我们也不必深挖“颠覆电视”之说,毕竟只是一个说法,从近两年的微投全球出货量来看,国内如酷乐视、极米、坚果等创新企业已经领跑全球诸如LG、明基、索尼、爱普森等国际大厂,大量的出货不仅证明了微投市场的崛起,更代表了消费者对于微型投影机的旺盛需求。
不谈颠覆电视 微投产业流向何方 雪中送炭永远比锦上添花实在,正如电视机和微型投影机的发展史,电视机在80年代被引入家用娱乐市场一片空白的国内,堪称雪中送炭,随即被称为结婚三大家当物件之一。2010年代的微型投影机一出生,就在一个百花齐放的电子设备格局里,幸好其便携和大屏的独特特性,也能称得上是大屏显示界的锦上添花。虽然说微投出货量在年年攀升,但还是不及电视这个趋于衰减行业的百分之一,这真是个开心又悲伤的故事。
那么不谈颠覆电视!微投产业终将流向何方呢?
投影进入个人或家庭的机会,除了自身技术进步外,主要来源于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也就是目前的玻璃面板电视机无法实现而用户大屏需求的部分,而微型投影又恰好可以很好的平衡屏幕大小与价格,我们从这个方面来分析智能投影未来的机会。
显示设备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屏幕由小变大的历史,可以断定我们有更大屏幕的需求,而这是目前 LCD/LED 玻璃屏很难满足的部分,它们无法做到一个可以随身带走的 50 寸屏幕,而 100 寸的大屏对于这些玻璃屏来说已经是天价了也是极限。
而便携和更大屏幕恰恰是投影技术的优势,既然有需求,原有的电视工业无法满足这个需求,这就是投影技术面临的两个机会:随身的移动私人电视和普通人的家庭影院,笔者将这种需求又称为“补充场景需求”,所谓补充场景需求即:智能微投凭借其独有的优点:易用性、携带性、应用环境等,可以同时兼顾移动和大屏,更易实现多场景切换使用:客厅、卧室、书房、办公室、室外、旅行等。智能微投虽然有“无屏电视”之称,但笔者认为无屏和有屏并不是对立面的存在,它们可以相生相存,电视机继续满足着日常所需,智能微投来满足其他多场景大屏需求。
对于普通人而非土豪的家庭影院而言,价格是关键因素,要普通人用的起。安装简单,操作容易,最好开箱即用,就像家庭影院领域的方便面。当然基本的效果也是关键,屏幕要能达到 70 寸以上,亮度对比度要能够接受。对于以上几种场景的产品,都要做到内部自有内容,无需外部供给,只要连网,应有尽有,如同智能电视一般的操控体验。
总结:
短期来看,与其空谈“颠覆电视”,不如将微型投影视为一种传统客厅之外的“场景补充需求”。先换一个战场占领其它娱乐场景,然后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稳打稳扎,未尝没有真正“颠覆”的一天。不过未来归未来,大家毕竟活在当下,厂商要做好产品,我们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从这些好产品中筛选出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
笔者建议大家购买微投产品时尽量选择有资历的大品牌。国内的本土品牌中,明基(benq)、酷乐视(coolux)、昱为(telestar)是最早专注于智能微型投影机产品的品牌,2013年之后,海尔、极米、联想、zeco、火乐、中兴通讯、山水、神画等50余家新品牌陆续加入。近期酷乐视更是即将推出一款超千流明的2016年微投旗舰,大家不妨关注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