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ddxb 发表于 2016-3-10 19:10

由智能穿戴本土化谈智能手表系统

- Android Wear本土化道路
  2014年03月19日,谷歌发布了专为智能手表打造的全新平台Android Wear,之后陆续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更新升级。我们也相继见到了Moto 360、LG G Watch R、三星Gear Live、索尼SmartWatch 3等采用这一OS的产品。Android Wear的卡片式交互、语音操控完全为可穿戴而生,为小屏幕而生。简单的界面逻辑和交互方式,可以很好的避免智能手表屏幕小的劣势,为硬件厂商打造易用的智能手表产品提供软件保障。  
  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虽然诸多国际品牌都带来了相关设备,但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在各大数码电子展会的报道中看个热闹,迟迟未有国内上市的消息。Android Wear在中国的缺席,原因也很明显——Android Wear上搭载的Google服务无法直接使用。即使可以买到水货,实际可玩性也受到很大限制。它是围绕Google Now和谷歌语音控制为核心的一整套解决方案,由于国内政策对谷歌服务的禁止,Android Wear甚至干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未推出中文版界面,相关产品到手后连激活操作都无法完成。  
  Android Wear的中国化道路虽然受到阻碍,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新的进展。去年下半年,曾开发了乐动力运动健康APP的技术团队带来了一款名为小马手表管家的新程序,它是一款将Android Wear本地化的手表助手应用,可以帮助用户完成Android Wear手表的激活,并把国内无法使用的Google Now语音搜索服务用中文语音服务替代(与语音技术厂商思必驰合作),另外,这个App还提供了骚扰电话拦截(通过电话邦的服务)、推送本地天气、找手机、社交消息推送等小功能,并可以下载千款表盘样式,解决国内用户无法登陆Google Play下载表盘的尴尬。目前,小马手表管家已经改名为手表控,支持的功能也实现了进一步丰富。  
  对于Android Wear中国化道路的探索,小马手表管家只是一个开始。相对而言,安装App的这种方案将用户使用门槛尽可能降低,而ROM刷机则可以让更加深入的功能定制变为可能。正如当初成就了小米的MIUI一样,手腕上的定制系统也值得期待。一家由前Google员工组成的技术初创团队“出门问问”就在去年底带来了名为Ticwear的中文智能手表ROM。Ticwear的内核基于Android Wear,最大特点在于全中文自然语音交互,具备极高的语音识别度。同时吸取了谷歌Material Design和苹果扁平化设计思路的精髓,独创了Cubic立体UI。通过与近百家本地移动数据供应商合作的强大数据平台,提供原汁原味的本地化服务。它还具备个性化表盘、中文应用商店等特点,让Android Wear真正“接地气”。  
  出门问问团队在带来本土化Android Wear ROM之后,于今年6月3日正式推出了自家的实体产品Ticwatch,将其ROM与自家设计的硬件相结合。这款智能手表有着圆形仿真表盘,支持与Android和iPhone手机配对使用。其核心的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可以真正提供符合国人需要的日常助理功能,整合了很多软件,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运动健康,甚至游戏和出行,Ticwatch都可以帮你解决。  
  不过作为初创公司的产品,出门问问智能手表的推出并未引起特别大的关注,人们对于Android Wear的中国化道路依旧是处于茫然的状态。直到9月份,由摩托罗拉推出的智能手表Moto 360二代作为国内首款搭载官方Android Wear系统的设备,正式在上海发布,标志着Android Wear终于落地中国。摩托罗拉背后联想公司的中国身份和Moto 360二代的国际化产品身份,让Android Wear成为Google进入中国的突破口。Moto 360二代所采用的语音服务正是由出门问问打造,而它所搭载的也不是Google play和谷歌地图,而是联想应用商店和搜狗地图。在程序扩展方面,中国版Android Wear似乎还没做好充分的准备,依然还有待继续完善。  
  继Moto 360之后,首先于国外发布的华为智能手表也在11月底登陆国内。HUAWEI WATCH系统为Android Wear 1.3版本,与海外版不同的是,谷歌框架和服务没有得到保留,语音服务同样来自出门问问,可安装微信、QQ、支付宝、百度地图等21款应用程序。产品起售价2388元,将于12月9日发售。

  摩托罗拉和华为智能手表陆续于中国上市,标志着谷歌开始接受其Android Wear和原生服务分离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但这并非意味着谷歌向处理手机Android系统那样,把Android wear开源授权给众厂商,谷歌在Android wear的控制力远远大于手机上的安卓系统,目前只有摩托罗拉、三星、华为、索尼、LG、华硕、华为等几家知名国际品牌获得了授权,所有Android Wear设备都可以得到官方推送的最新系统。从还没有碎片化的现状下增强掌控力是一个比较好的思路,正因如此,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Android wear手表还寥寥无几,不过显然谷歌也不愿看到因此而失去庞大的中国市场,这也是摩托罗拉和华为智能手表能够在国内上市的重要原因。
- 发展中的其它手表系统
  
  抛开苹果Apple Watch所采用的封闭系统不谈,Android Wear也并非国内智能手表市场的唯一选择。像前面说到的Ticwear就不可小觑,它的出门问问中文语音服务已经得到了摩托罗拉和华为的认可,而Ticwear系统本身最初便是在Moto 360上面进行适配开发的,后续又推出了自家的Ticwatch硬件产品,如今还支持用在LG G Watch R上面,未来有望出现在更多智能手表当中。  
  三星的智能手表产品线已经非常丰富,其中除了极个别款型采用Android Wear之外,更多是预装三星自主研发的Tizen系统。Tizen通过内置软件提供各种基本功能,比如个人日历安排、电子邮箱、突发新闻获取、健康运动监控等,并且在最新的Gear S2上面开放了对非三星智能手机的支持,旋转表盘的全新操控设计也非常有创意。Tizen系统的设计理念还有个不同之处,那就是可以设计成一款独立的硬件产品,有自己的特性,不必再依附于其他智能设备。  
  国内厂商中,百度带来了专为智能手表而设计的系统DuWear,目前已经支持上述几款设备。DuWear基于Android 5.0修改而来,UI简单优雅,操控容易上手。它支持百度语音搜索,只需说出“Hi 百度”即可开启。DuWear拥有一个自己的百度手表应用市场,目前资源还不是很多,主要是表盘还有些有趣的小游戏。整个系统的核心功能就是移动支付,它内置百度钱包功能,另外还支持百度地图。  
  腾讯也发布了TencentOS系统和“TOS+”智能硬件开放平台战略,并为合作伙伴推出基于TencentOS的智能手表系统解决方案。TencentOS是唯一同时适配QQ和微信的智能手表平台,并向开发者开放,语音控制功能则是加入的小鲸语音助手。今年6月份,国内知名的智能手表品牌映趣科技便带来了首款基于TencentOS的智能手表inWatch T。紧接着到7月份,中兴天机发布会上,配置先进的中兴AXON Watch智能手表也登场,它同样使用的腾讯TOS系统。可以看出,TencentOS正在逐步拓展它的势力范围,由于QQ和微信在中国市场极大的用户覆盖率和粘性,TOS的先天优势就是能做好这两个软件的适配,这极大地增强了TOS系统的竞争力。  
  10月15日,阿里巴巴在云栖大会上打造了YunOS for Wear专场发布会,正式发布YunOS for Wear智能穿戴操作系统,并携手沃邦、inWatch、君正、国通世纪等产业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智能穿戴生态发展。映趣科技和沃邦科技在发布会上分别推出基于YunOS for Wear的两款智能手表新品inWatch Run和Pay Watch。该系统基于阿里巴巴集团账号体系,整合了阿里旗下的天猫、支付宝、高德地图等各项服务。YunOS团队与智能手表厂商深度合作,全流程参与研发,这意味着YunOS的产品设计门槛甚至要更低,以往在电视盒子、山寨手机上常见到的YunOS也将渗透到智能手表当中。借助阿里巴巴电商销售平台,基于YunOS的智能手表销售也提供了便利。  
  除了上面这些叫得上名号的智能手表操作系统,其实还有一种目前采用普遍的平台,那就是联发科所主导的MTK方案。当前淘宝上售价两三百到四五百的低端智能手表普遍都采用联发科芯片,主打功能包括集成通话、健康辅助等等,另外还有主打远程定位/防走丢功能的儿童手表也是如此。联发科方案的特点是极高的集成度,从硬件到软件都配套成型,几乎不需要什么新的设计,加个外壳和Logo就是一款新产品。这类产品价格便宜,但功能表现实在很一般,要么是做成了功能手机的缩小版,要么就只是一个界面简单的定位装置。和联发科同一思路的还有瑞芯微,也是提供整套智能手表方案,但在系统方面的特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结语:
  由Apple Watch引领,Android Wear广泛布局的智能手表如今已经算不上新鲜事物,但距离其发展成熟仍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这其中,软硬件的发展其实并不算关键制约因素,智能手表的实用性价值未被普遍接受才是核心所在。未来时间里,在越来越多厂商助推下,这一市场能否有更大发展,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人见百态 发表于 2016-3-10 19:15

{znds6}{znds6}{znds6}{znds6}这几款智能手表看起来都挺高大上的,但是不知道只是颜值高而已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由智能穿戴本土化谈智能手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