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激光和ALPD激光怎么选?ALPD激光完美解决散斑问题
本帖最后由 数码小天才 于 2023-3-24 17:21 编辑近日,Vidda召开发布会,宣告最新产品——ViddaC1S正式上市。这款ViddaC1S沿用了原版Vidda C1的三色激光及4K分辨率,针对三色激光天生存在的散斑问题,C1S宣布进行了一些方面的提升,比如积分链匀光、OPT消色差和多维动态消散斑等来增强常见的画面表现。但具体消除散斑效果,势必达不到原画面真实通透的效果。而ALPD激光却能够完全扭转传统RGB三色激光产品推广的最大瓶颈——“散斑”问题。
无独有偶,去年12月,投影企业坚果投影也发布了三色激光云台投影坚果N1,号称搭载业内首创LSR动态自适应消散斑模组,可消除96%散斑。
据了解,LSR动态消散斑技术就是坚果N1系列在光机里增加了一个光学器件,在一定的频率下进行震动来消散斑,但是并不能完全消除,不仅会增加噪音,也会为整个机身带来更多的不稳定性。
近年来,每一次发布一个三色激光投影新品,就有铺天盖地的宣传说三色激光效果好。虽然三色激光受到部分用户的关注和追捧,但却一直发展缓慢,研发进展不容乐观。在投影产品的评论区,不乏一批抵制和批判三色激光的用户消费者。
事实上,同是激光光源的投影仪也有不同的区别,特别是在体量较大的家用消费级应用市场中,目前成熟的主流方案仍然以ALPD为主的激光激发稀土技术;以家用产品为例,每100台家用激光投影仪,约有90台采用ALPD激光显示技术.另一种就是上述的传统三色激光技术。
今天,我们就从抑制散斑的角度,详细对比一下ALPD和传统三色激光的效果。
1.三色激光严重的散斑,影响观看体验
首先,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散斑?我们通常将激光照射到粗糙物体表面时,从粗糙物体表面反射或透射的散射光会在传播过程中相干叠加,在空间形成随机无规则分布的亮斑和暗斑,称之为激光散斑,呈现出画面磨砂感类似毛玻璃状形态。如下图所示,无散斑(图左)和有散斑(图右)的对比。
由于激光的相干性,三色激光先天会存在散斑问题,也就是画面上会有重影出现,影院通常都会采用主动震动银幕来消除激光的散斑。但是家用三色激光产品受限于成本问题,目前就难以解决散斑这一问题。
而这些无数的亮暗点,不仅、会严重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降低显示质量,进而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感,市面上很多厂家都五花八门的宣称各种抑制散斑的“秘法”,基本都是采用振动方式的简单原理,水平参差不齐,对散斑的效果也十分有限。
2.ALPD抑制散斑效果卓著
激光作为一种单波长的点状光源,具有相干性,使得其可以在科学仪器、检测设备上得到很好地应用,但到显示画面上,就易出现圆形或条纹状的干涉波纹,给观看者一种“眼睛看花了”的感觉,极其影响观看体验,对于戴眼镜的观众感受更为明显。
虽然有些家用投影仪采用了激光技术,但是采用的是传统的三色激光显示技术,从而导致三色激光投射到视网膜之后,颜色发生了变化。再加上有些家用投影仪在投影中使用了纯激光作为光源,在画面上产生了无序的干涉,形成了随机的无数亮暗点。
业界消除散斑的技术方案大致分为如下几种:
1、引入非相干光;
2、在光线传播中加入震动或者旋转的散射器件;
3、引入具有应力消相干特性的光学器件,例如光纤等;
4、屏幕震动技术;
以上技术以引入非相干光的方案最有效。
ALPD激光显示技术,独创性的引入纳米稀土材料,形成二次发光源,引入非相干光,并且同时从光线传播路径中加入震动和旋转器件,从光线的多角度和多波长等全方位的彻底消除散斑的困扰。大大降低了消费者观影的视觉疲劳。是最自然和最舒服的投影理想光源。
ALPD一直秉承对消费者负责的角度去设计开发产品,让消费者感受到科技之美,激光之美。
综上所述,投影行业的发展需要共同去推动维护和监督,求发展是创新的源动力,我们在追求创新的同时眼界要放得更远,只有真正做出适合消费者友好体验,健康绿色环保的产品才能走得更远。一个有责任有良知的企业,不管什么创新技术有多少缺点和弊端,都能一一解决,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和产品本身承载的价值。
谢谢分享,涨知识了
页:
[1]